第4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在造艦上,雙方成本就反過來了,德國造價大約是日本的2倍——一條沙恩霍斯特都趕上大和的價格。這些內幕日、德雙方彼此是不清楚的,唯有霍夫曼知道得一清二楚,陸、空軍裝備翻倍報給日本都不要緊,可惜日本軍艦產量不行,否則直接從日本採購會是一條好路子。

  「而且現在買回來的是戰列艦,將來可不是當戰列艦用的,具體方案等海軍軍備重整案上看吧,保管讓你大吃一驚。」

  聯合艦隊最終以同意幫忙攻打肯亞為代價,換取了100架艦載機,然後從出售戰列艦的6700萬中分出720萬採購了12輛虎式,剩餘款項被堀悌吉力排眾議全部用於航空軍備採購——按6萬馬克的均價,堀悌吉掃了1000台各式發動機走,主要是DB601E系列、BMW703系列(榮21發動機德國改進版)和BMW801系列,奔馳公司前段時間積壓下來的發動機一下子就掃空了。

  第028章 交易(3)

  就在柏林與東京忙著進行大規模一攬子交易的同時,凱塞林也在北非和中東進行大量可觀、重要的交易過程。

  法魯克一世很爽快,或者說很識時務,在開羅英軍南下,非洲集團軍進城的當天,就簽署了大量條約和命令,一方面是廢止與英國的一切條約,同時以英國殖民統治給埃及造成大量損失為由沒收英國官方、私人在埃及的全部財產,同時還駭人聽聞地提出了「100億英鎊」的賠款追索;另一方面,他爽快地頒布了聲明,表明埃及完全獨立自主並加入軸心陣營,戰前英國人在埃及最重要的權利,包括運河控制權、駐兵權、各主要港口控制權全交給了德國人。

  這一點就連埃及首相馬希爾都始料不及,他原以為埃及還能有機會在風暴中「嚴守」中立的,但既然國王都簽了字,他也只能被逼無奈地在條款上副署。

  面對馬希爾的抱怨,胖子國王也不懊惱,只講述了自己的理由:「老師,英國人短期內回不來了,德國人卻要在這裡呆很久,他們充其量只比英國人好一點,如果我們不爽快表態,你以為他們會有很好的忍耐力?不會換個人上來?想殺我的亂民和叛黨一直都不少,德國人隨便找個理由就能下手,再換個人就不這麼做了?我可沒那麼天真。這種事就像人生,既然不能抗拒,那就盡情享受吧。」

  一席話說得馬希爾無言以對。

  在這樣的順水推舟之下,德埃雙方協定迅速達成。其實埃及政府從中還是狠狠賺了一筆的,大量的英國產業沒收之後又趁機發賣給了國內與政府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有權人士,只有個別倒霉人物在鬥爭中失敗被當作「叛國賊」給處理了,埃及政府原本債台高築的局面立即緩解了不少,連帶公債的交易價格和埃及國內企業的股票價格也上去了不少——至少現在局面是安定了,埃及在這樣的風暴中居然沒遭到太多損失,簡直就是真主保佑。

  大資產階級對一切很滿意,不但因為他們如願以償地控制了很多原本一直被英國人把持,他們不能涉獵的產業和地塊,還因為他們手中積壓多時的棉花終於找到了銷路——全部由政府以發行公債的方式購買了。棉花是埃及最大宗的出產物資,德國和一干軸心國曾經是埃及棉花非常重要的買家,而英國因為有更便宜的印度棉花和美棉供應,埃及棉花並不是急需。

  戰爭開始後,應英國的要求,埃及棉花逐漸斷絕了賣給軸心國的渠道,但多出來的份額英國方面只象徵性地採購一些,埃及政府和大資產階級一再要求英國包銷,英國只願意出美棉的價格——那價格指數還不到埃及棉花的70%,利益受損的商人們如何肯干。一來二去之後居然積壓了42萬噸棉花,越來越成為嚴重的社會和經濟問題。

  現在,不但積壓的棉花立即有了市場,連後續的生產也提前預定了,凱塞林告訴這些資本家,儘快放開生產農產品,德國全包了。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埃及通過發行公債收購棉花,然後再與德國進行軍火交易——雙方互相對出售價格打8折。埃及一貫使用英國武器,建立獨立國防軍後為與原有武器配套,依然準備採用英國裝備,這使德軍在亞歷山大港和開羅城的繳獲立即就有了市場,除部分緊缺裝備(如謝爾曼坦克、卡車、吉普車等)被德軍收走自用之後,凱塞林表示其餘都可向埃及出售,價格根據英國向埃及出售的價格打9折後再打8折。

  埃及人對德國的開價毫不猶豫地接受了,甚至還竊喜占了點便宜,少壯派軍人則對國王慷慨大方同意擴軍並充實裝備的舉動大為擁護,在英國人掌權時他們可是摸不到坦克邊的,更別說高級軍官的位置,德國人吃相比英國人好看多了,至少他們不會強行安插軍官進來控制軍隊,就連顧問和教官也只每個營安排了一個,隨著埃及軍隊吹氣球一般地擴軍到5個師之後,連帶法魯克一世的威信也提升了一點。

  凱塞林非常清楚,英國曆年出售給埃及的軍火不僅質量差而且價格高,就算是這樣打折其價格還是虛高,而棉花打完折之後卻只比市場公允價貴了一點點,德方其實才撈到了足夠的便宜,更何況這些軍火根本就是無本買賣換來的,等於德國白得42萬噸棉花。當然,棉紡工業這樣低級的產業德國國內目前老早清空了,這些棉花不外乎是去法國、義大利和西歐一些國家轉一圈後變成服裝再回流德國,但對於解決這些國家的失業問題很有幫助——社會安定下來之後,歐洲聯盟才會更具有吸引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