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家都清楚龐德說的第三點完全不是危言聳聽:拋開德國躲在挪威的提爾皮茨號不論,單單地中海方向,義大利有3艘新銳的維內托號戰列艦服役,第4艘帝國號在德國方面的主持下正在快速建設,預計再過3-4個月就可以服役,再加上德國從法國弄來的2艘敦刻爾克級戰列巡洋艦,在剔除喬治五世和光輝級航母后,已構成對皇家海軍的嚴重挑戰,而且義大利4艘新銳戰列艦的戰鬥力明顯大於君權級那幾艘老艦。

  「此外還有一點……」龐德繼續補充道,「從前次日本突然投入使用超長門級戰列艦的作戰情況來看,在有合適空中掩護的前提下,超級戰列艦完全不是100架以內的艦載飛機可以啃得動的,而3艘光輝級航母艦載機加起來也就100多架飛機,因此重新審視戰列艦特別是強防禦且快速的超級戰列艦建造具有特別意義。」

  這句話對眾人觸動尤大:原以為日本在中途島一口氣丟了4條航母后就再也翻不了身,沒想到這麼快又幹掉了3個美國特混編隊,雖然裡面戰果取得大部分靠的是航母,可如果沒有那條超級戰列艦吸引美國人的視線與火力,日本機動艦隊絕沒有輕易成功的道理。這條超級戰列艦讓人不寒而慄,連美國海軍也深感棘手,要不然為啥美國人一聽說支援他們4艘喬治五世及3艘航母后就爽快地答應了在埃及登陸的要求?現在看來幸虧是當初首相當機立斷做了這個決定,不然現在埃及和中東就丟定了。

  「既然海軍迫切需要主力艦,敵人也在努力加強他們的海軍軍備,我認為2艘獅級應當繼續開工,爭取1944年年中與勇士號一起投入使用,同時還要準備設計、開工新一代戰列艦——當然,這可以留到下一次會議討論。」邱吉爾不等眾人將信息消化完畢,就迫不及待地拋出了他的觀點。

  現在眾人已明白了,龐德肯定在會議前就與首相溝通好了,他用首先表態支持首相意見這樣的辦法換取邱吉爾同意重新啟動2艘戰列艦的建造——這傢伙做了一筆好買賣!

  大家議論紛紛,但沒人不知趣地跳出來反對——這等於是同時和首相與海軍過不去,艾德禮迫於無奈,只能站起來說道:「可調整預算在議會那裡不好通過吧?還有,當初停工除了經費和資源問題,似乎我們在技術上也有一定瓶頸?」

  「議會那裡我親自打招呼去說服,大不列顛是要省錢,但省錢不是目的,如果這是目的的話,我們乾脆投降算了——打仗多費錢啊!至於第二點……」邱吉爾馬上轉過頭看龐德。

  後者聰明地接過話頭:「獅級當初出問題在於16寸艦炮,我們的技術和製造能力不足以支撐這款新艦炮,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美國人有成熟款式,我們完全可以向美國訂購。」

  邱吉爾立即表態:「我會寫信給羅斯福總統,請他們支援2艘軍艦需要的艦炮……」他故意在「支援」上加重了口氣,大家立即心領神會——這是要美國人掏腰包的意思,哪怕最後實在賴不過去也可以等將來打贏了再說。

  眼看首相和第一海軍大臣一唱一和把這個議題給幹完了,總參謀長布魯克實在看不下去,果斷插話道:「海軍軍備重整我贊同,別說2艘戰列艦,再多1-2艘也應該,可陸軍怎麼辦呢?」

  第039章 出埃及(9)

  聽布魯克說起陸軍軍備,眾人一下子也想到了這個問題,心裡不禁一陣刺痛:第八集團軍除最後那個埃及軍,其他部隊估計都是要完蛋的節奏,能多逃出來1萬人都是幸運——這比敦刻爾克還慘,那次好歹還把人給救了出來。

  「您的想法呢?」邱吉爾馬上問。

  「第八集團軍需要重建,特別是其中的4個裝甲師更是刻不容緩。」

  說到要重建裝甲師,大家又是一陣抽風似的牙疼,戰列艦是吞金獸不假,裝甲師也是拿錢堆出來的——一條戰列艦的造價也就只能新建2個裝甲師,布魯克一口氣提出4個裝甲師就等於2條戰列艦,而且看他這架勢似乎4個裝甲師還只是補充,後續作戰說不定還要追加。

  果然,布魯克又用沉痛的語氣說道:「我記得托布魯克戰役前蒙哥馬利將軍說他需要再增加5個裝甲師才有把握,當初這被我們嘲笑說異想天開,現在看來他說的一點兒都沒錯——德國人雖然數量比我們少,但他們的裝甲師尤其是坦克比我們厲害得多,如果當初能多給他5個裝甲師,說不定現在就打贏了。」

  邱吉爾聽得心裡十分鬱悶,布魯克當初也認為兵力夠了,現在卻張口閉口5個裝甲師,完全是推卸責任的節奏。說句心裡話,他當初是痛恨蒙哥馬利獅子大開口,但現在卻無比懊悔——早知道打成這樣砸鍋賣鐵也給第八集團軍送去,他理解布魯克和眾人的心情,但不能再讓布魯克把話說下去,否則對自己的威信損害太大,他皺著眉頭強忍著不快把話全部聽完,不等眾人陸續發表意見便搶先開口:

  「補充4個裝甲師的建議我贊同,但現在不能光看數量,質量也很要緊,軍備部門要努力開發新坦克——前線已反映德國人動用了新坦克,我們所有的坦克、反坦克炮都不是他們的對手,如果再是低水平建設,將來依然免不了吃敗仗。」

  艾登站起來給首相解圍:「通過外交渠道接觸,俄國方面已堅決否認了同德國新坦克的關係,並表示他們也在前線遭遇了這款坦克,他們的情況基本和我們一樣,沒有現役坦克是對手,損失很大……至於T-34的事,俄國人表示了抱歉,但這已是事實而無法扭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