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登陸艦隊已順利返航,雖然中途也出了一點岔子——2艘運輸艦被馬爾他島所屬的潛艇擊沉,不過這艘膽大妄為的英國潛艇也被擔任護衛的驅逐艦迅速擊沉,這點損失德國人還是承受得起的。

  「哈哈哈哈!」晚餐時分,餐廳里一片笑聲,到處都是相互祝願的高級軍官,霍夫曼心情頗好地讓人開了那瓶波爾多紅酒,給幾個心腹手下每人倒了一杯,高斯少將在指揮部值班沒有參加,隆美爾考慮到還有指揮任務,只輕輕品嘗了一口便放下了酒杯。

  凱特爾端起酒杯,討好般地說道:「拿下埃及和運河以後,英國從印度到本土之間的聯繫就必須改走好望角,而且會徹底暴露在我們的側翼攻擊面前,為紀念這一歷史性的時刻,我提議將來在著名的獅身人面像周圍樹一個元首雕像,比他們那個還要大,要告訴全世界有關元首的豐功偉績。」

  「這個……」其他幾位不知道該這麼接茬,總覺得這件事聽起來怪怪的,不過涉及到元首,他們也不便公然反對。

  霍夫曼知道凱特爾喜歡拍馬屁的毛病又犯了,也不以為意,當場輕描淡寫地說道:「這恐怕不合適,人家會認為是在為征服者塑像——這不利於鞏固我們的地位,我們是來打破大英帝國殖民體系的,必須獲得當地民眾的接納。」

  「這倒是,這倒是。」凱特爾尷尬地笑著。

  「不過勝利以後確實可以搞一個塑像,用於銘記德意志民族幫助阿拉伯民族戰勝英帝國奴役並將他們從殖民壓迫中解救出來的豐功偉績。」霍夫曼斟酌著用詞,「另外,對埃及戰役結束後我們要迅速發起中東戰役,最高統帥部對此要有下一步作戰方案,同時物色人員去接觸當地政治勢力,如果他們願意獨立建國並斬斷與英國的聯繫,我們可以承認他們的利益以便儘快讓局勢穩定下來,在這方面我們也需要有自己的勞倫斯。」

  「明白!」約德爾接過了任務。

  「現在就等明天船隊和義大利艦隊趕到,然後將第二波登陸部隊送上去……」霍夫曼躊躇滿志地說道,「埃及,我們來了!」

  就在邱吉爾傷心不已的時候,史達林同志的心情也不太好——在頓河河曲部血戰過後,他原以為可以向英美開口索要大批物資和裝備,但兩國不無苦惱地告訴他,裝備有卻還在海上,至少一個月以後才能抵達。考慮東西雖然沒拿到手,兩國態度還是很積極的,這讓他感覺到了一絲溫暖,但隨後發生的事情卻讓他很不舒服。

  在溝通完援蘇物資事宜之後,英國代表驚恐地向俄國人打聽有關德國新式坦克的事,並掏出了從空中拍攝的虎式照片,朱可夫一開始以為倒霉的蒙哥馬利又被T-34們給教訓了,臉色不太自然,但對方這回沒糾纏T-34的爛帳,反而繪聲繪色地描繪起「超級坦克」的模樣來,越聽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眉頭皺得越緊。

  史達林看出了兩個部下的不對勁,疑惑地問道:「這是……」

  「史達林同志,英國方面說的這種坦克,我們的同志也反映過,現在看來是真的,照片上的裝備和我們接到的報告很像,這種坦克有一門88mm火炮,防禦結實,機動力比我們的KV-1\KV-2都要靈活,戰鬥力非常驚人。」

  「非常驚人?具體是什麼意思……」

  「我們的坦克——不論是KV-1、KV-2還是T-34,包括其他反坦克炮,都不能對其構成威脅,而德國人的新坦克甚至在1500米外面對T-34的正面裝甲仍可以毫不費力地貫穿……前天我們一個旅和敵人一個連新坦克交了手,我們用盡了各種武器,敵人毫髮無損,我們卻損失了包括KV\T-34等各型號在內的27輛坦克,最後敵人揚長而去。」

  「27輛?」史達林倒吸一口冷氣,本有些惱火朱可夫在外人面前自曝家醜,沒想到英國人也像小雞啄米一樣地頻頻點頭,一邊點頭一邊還說:「對!對!就是這樣子,這種超級坦克實在太可怕了,我們目前所有的坦克、反坦克炮都不是對手,至今為止只摧毀了10多輛,絕大部分還是空軍的功勞,而且戰後連殘骸都沒能拿到。」

  史達林最開始以為這種坦克數量不多,但從英國人的口氣中聽出來北非前線有100-200輛,頓河前線有50-80輛,他便上了心,英國人一走就立即對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說:「這不是一種罕有武器,是敵人即將大規模裝備的前兆,必須迅速找到應對之法,否則總出現損失27輛卻對敵人無可奈何的事情會大大挫傷士氣,所以我們啟動新坦克研製的時間不能再拖延了。」

  華西列夫斯基苦惱地說:「應該定什麼樣的指標呢?我們甚至都沒能繳獲一輛來驗證。」

  對研製新裝備、新武器的熱情史達林同志一點也不比霍夫曼低,他思考了一下後說道:「我看可以用邱吉爾坦克的防禦水平做基準,要求新坦克至少能在1200米距離上擊穿邱吉爾坦克的正面裝甲。對了,德國人用的是他們出名的88炮,我們可以把我們的85mm高射炮搬到坦克上去——我認為T-34可以適當改進以便容納這款高射炮。」

  「可T-34的裝甲太薄,不等他打到敵人就會先被幹掉了。」朱可夫擔憂地說道。

  「那只是一個應急方案,我們還應當研製一款在火力、防禦、速度等各方面均略勝於敵人的新坦克——這方面不能指望英美了,他們比我們還不如。」

  兩人對此都表示同意,事實上紅軍對於下一代重坦克是有技術儲備的,本來早應該進行研製並推出,但戰爭爆發改變了一切,為給損失慘重的前線提供裝備,新坦克的研製一再耽擱,老型號的生產不斷簡化——簡化是簡化了,質量也下降了許多。本來T-34/76對德國坦克是有優勢的,但隨著新4號的G、H型號入役,這種優勢也不復存在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