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曼施坦因感慨元首的作風果然變了,若是以前,這26000補充兵肯定會被組建成2個新編步兵師,讓前線部署看上去兵力更為「雄厚」一點,但實際上除了番號增加與心理安慰之外,兵力並不會發生變化,甚至還有可能削弱——兩個完全由新兵組建起來的新編師論實力發揮還不如將其編入現有師能發揮更大作用。

  除坦克以外,第一批下線的追獵者殲擊車也給南方集團軍群送去了40多輛,現在他終於不用再和海因里希爭奪裝備了,不過他發現抽調三號突擊炮加入裝甲師的好處很多,這次戰役中第16裝甲師和警衛旗隊裝甲師之所以能打得如此出色與犀利,完全是因為額外配屬了三號突擊炮部隊的緣故。另外,胡貝中將對警衛旗隊師的希姆萊管風琴眼熱不已,這次也要到了一個連,胡貝老爹迫不及待地就編入自己的裝甲師去了。

  在關注重型裝備的同時,南方集團軍群對有關輕裝備與後勤的反饋也在報告中進行了詳細闡述,海因里希認為STG43與G43步槍都是不錯的武器,但還有一些地方與細節需要修改,在具體裝備上他不建議步兵班全部使用STG43,那樣對後勤補給的壓力太大,他認為配備2支STG43步槍同時再搭配G43步槍的火力足夠了,鑑於新武器產量不高,他希望能優先配備給各部隊中最為突前也最為精銳的裝甲擲彈兵們,讓他們可以最大限度發揚火力。

  由於這次在作戰中表現不錯,特別是在硬頂布良斯克方面軍進攻中經過整頓的羅馬尼亞和義大利人表現突出,另外羅馬尼亞內河艦隊在河曲部堅持作戰給了很大德軍很大的火力支援,霍夫曼決心進一步利用剩餘物資武裝他們,除答應給羅馬尼亞人那幾艘法國舊艦外,還指示曼施坦因將第16裝甲師和克萊斯特裝甲群中坦克補充換下來的一共56輛3號坦克全部給了羅馬尼亞人,另外軍需總監施蒙特也將換裝下來的50多門37mm反坦克炮一股腦兒塞給了羅馬尼亞人和義大利人,加上在突擊瓦圖京後衛部隊中繳獲的反坦克炮,這兩個集團軍的反坦克力量一下子突飛猛進。現在所有人都認為這些經過調整充實的盟國部隊不再是累贅,雖然他們在很多方面還趕不上德軍,但戰鬥力與精神面貌已有了質的提升。

  整個南方集團軍群的裝備水平提高得很快,基本換成了4號坦克(除最新的4號G型外,尚有一部分4號老型號)還率先擁有了東線最早的重裝甲營,這讓北方、中央兩個集團軍群都很羨慕,施佩爾再次重申保障他們在年底前完成所有3號坦克換裝,這幾位司令官才沒有繼續糾纏與發難。

  大戰過後,力量對比發生了深刻變化,德軍與紅軍的總兵力對比由160萬:250萬變成了160萬:230萬——雖經史達林從多方面極力搜羅,紅軍總體數量沒能夠恢復到戰前水平,同時雙方坦克數量也從1800輛:2500輛變成了1900輛:2200輛,在整體性能上德國坦克完全超越了對手,雙方的力量對比進一步接近了,這對於下一階段作戰是十分有利的。

  關於下一步作戰方針,三個集群的最高司令官都有不同看法。曼施坦因是鐵了心要將攻勢防禦進行到底,克萊斯特則認為可以利用黑海制海權的局部優勢進行外高加索地區的登陸作戰,而霍特則認為應該抓住有利天氣(頓河下游尚未結冰)的最後時間進行裝甲突擊戰,優先目標建議是西南方面軍。

  但不利因素也很多,紅軍三個方面軍結合在了一起,總兵力高達90萬,短期內不可能啃得動的,特別是情報顯示紅軍在頓河對岸還準備了30萬從西伯利亞方向抽調而來的預備隊後,再想重演頓河部的精妙如手術刀般戰役變成了不可能,抱成團的紅軍重兵集團就像一個蜷縮起來的刺蝟,很難下口。

  爭論了半天,最後曼施坦因拍板並徵得霍夫曼與蔡茨勒的同意,還是堅持穩固防守再反擊的策略,霍特集群的優先打擊目標可以暫時從三個重兵集團上挪開去對付布良斯克方面軍。不過,第四裝甲集團軍指揮官萊因哈特上將有一種強烈的危機感,他認為下一階段紅軍的作戰矛頭可能會首先指向該集群,特別是吃了虧的瓦圖京和西南方面軍絕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

  對此可能性,國防軍大本營表示了高度重視,但霍夫曼還是那句話,除補充之外沒有援兵,希望各部隊能自己渡過難關。由此,對南方集團軍群的最大考驗即將來臨了……

  第六卷 咆哮:猛虎出埃及

  第001章 第二次航空軍備重整案(上)

  11月26日,施佩爾在柏林主持召開了第二次航空軍備重整會議,早在會議開始前一周,所有的飛機和航空發動機製造商都已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

  特別是在第一次軍備重整案中被砍掉He-111,He-177等多個型號、受容克斯公司擠兌而積壓了一肚子氣的亨克爾公司事先已放出話來,要好好打一次翻身仗,因為這次他們手裡有好東西——受梅塞施密特公司搶奪零式戰鬥機的啟發,亨克爾和容克斯公司對日本海軍方面提供的彗星、天山兩款艦載攻擊機下了大力氣,結果也沒有讓他們失望。特別是彗星這款日本在亨克爾公司早年競標落選的He-118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俯衝轟炸機性能出眾,誰都沒料到這個日本私生子居然能大放異彩,不但遠遠超過了當初亨克爾出售時的設計指標與發展期望,甚至比該公司目前開發的新設計還要好。大喜過望的亨克爾公司立即將其當作支柱項目開發,拿到圖紙以三班倒的拼命精神進行復原與完善,經過結構補強(日本飛機到德國設計師手上第一件事就是這些)、發動機馬力提升後(日本山寨水平到底不如DB601的原版),同時再根據新的重量和重心對翼展和機身進行了微調,亨克爾拿出了代號He-218的新型號俯衝轟炸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