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咦?前次蔡茨勒總長詢問您是否需要莫德爾將軍來接替這個職務您為什麼拒絕?」

  「莫德爾主持防禦當然是非常得力的,說起來是我們這邊的頭號防禦專家,但他有個問題……」曼施坦因嘻嘻哈哈地說道,「他在防守時總是管別人伸手要這要那,今天要空軍、明天要坦克,後來最好再給他兩個步兵師——沒有的話一個也行。元首說了,沒有援兵給我,所以我不敢要莫德爾,也要不起他。」

  「哦……」韋勒笑著發出一聲長嘆。

  「其實我最早的時候想要原51軍軍長塞德利茨前來協助我,不過元首沒同意,只說他不可靠,一腳把他踢到了西線給龍德斯泰特元帥擔任軍事參議官,讓他在保盧斯手下當差。」

  「不可靠?」韋勒壓低聲音問道,「這什麼意思?」

  「這還能有什麼意思?」

  「他敢反對元首?」韋勒驚呼起來,「沒聽說這方面的事啊,他又不是哈爾德一路的人……」

  「我本來也不明白元首的想法,但上次塞德利茨給我拍了一封電報,我就知道元首看人沒錯了——比我們都高明。」

  「電報怎麼說?」

  「一堆牢騷,儘是些對前途悲觀失望的氣話——這一點不得不承認古德里安比他們強得多,至少這位老兄被解職後還操心新一代坦克發展,操心部隊建制與訓練,對元首依然還算是恭敬,我從沒在公開場合聽到他的牢騷——這就是他和霍普納命運不同的地方。」曼施坦因說道,「哪怕不做古德里安,也應該像李斯特元帥那樣一言不發才是,更何況元首還沒拿他怎麼樣呢,至少他還在軍隊裡任職,軍銜、級別都不變,無非是在西線換個清閒一點、責任沒那麼重的崗位,保盧斯不也照樣在西線幹得有滋有味?——他原來可是正經的第六集團軍司令官,職位還不比你塞德利茨高?怎麼沒那麼多牢騷?更沒有變著法子來拍我馬屁,試圖讓我給他找條出路。」

  「可我也不記得您和這位老兄有交情啊?」

  「是啊,我沒有。」曼施坦因意味深長地笑了,「可他在龍德斯泰特元帥那裡摸清楚了情況,他大概知道我擔任過老元帥的參謀長並且交情還不錯,想走這個門路……」

  「哼,倒是挺會鑽營的。」

  當然,曼施坦因不知道的是,霍夫曼不願意用塞德利茨最深層次的原因是這傢伙歷史上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率領部隊率先後退,以既成事實逼迫保盧斯給他下達後退命令,打亂了全局部署——雖然退不退都是死,但這顯然給保盧斯造成了額外壓力;然後他又投降了蘇聯人,這還不算完,投降之後還試圖變成弗拉索夫一類的人物,企圖糾集蘇聯戰俘營里的德國士兵為布爾什維克而戰,這比保盧斯還可惡——後者被俘後最多只順水推舟地揭發了一下,塞德利茨這種德性一早就被霍夫曼在政治前途上宣布了死刑,正好借著這次裁軍擴師的統一行動把他打入冷宮。

  「現在您打算推薦誰呢?」

  「現任第4集團軍司令官的哥特哈德·海因里希上將。」曼施坦因揚了揚手裡的電報,「元首反應很快,昨天我的請示電報發過去還不到3小時他就正式回電同意了,明天你就能看到海因里希過來上任。」

  有一個原因曼施坦因沒告訴韋勒,他與莫德爾的關係一般,但與海因里希關係很不錯,因為後者是龍德施泰德的表弟,彼此關係十分密切。在龍德施泰德執掌南方集團軍群時,曼施坦因是他的參謀長,老帥沉穩、曼施坦因奇招迭出,雙方配合很好,很是打了不少勝仗,後來因兵力不足被迫退出羅斯托夫時(第二次羅斯托夫戰役),龍德施泰德自己承擔了全部責任而把曼施坦因撇得乾乾淨淨,甚至還力薦後者接任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官的位置,雖然當初希特勒用博克代替了龍德施泰德,但曼施坦因也在老帥不遺餘力的推薦下出任克里木戰役指揮官並在最終攻克塞瓦斯托波爾後獲得了元帥軍銜,現在他自己捏著整個南方集團軍群,自然也要投桃報李,選擇關係密切的海因里希。

  海因里希是一個虔誠的新教信徒,他的妻子是猶太人(在結婚時希特勒當場贈送給她榮譽日耳曼人證書以示拉攏,所以有關反猶的種族政策其實是看人的),曾經有人就海因里希的宗教信仰提出異議,認為這種做法與黨和國家社會主義不兼容,但海因里希無視這種警告,在下一周還是繼續前往教堂做禮拜,不但自己親自去,連妻子、女兒也一併前往。對這一點曼施坦因表示很欣賞,一個軍人特別是一個高級軍官,是該要有一些始終堅持的信念,沒有這種信念,一味趨炎附勢很難在防禦中做到堅如磐石。這種特點在莫德爾身上表現得也很明顯,他是元首的愛將不假,但莫德爾的地位不是靠溜須拍馬、趨炎附勢弄來的,他是真的相信國家社會主義,真的崇拜元首——雖然和元首頂起牛來他比誰都狠。至於塞德利茨這種人,哪頭風向有利就倒向哪頭,不惟霍夫曼看不起他,曼施坦因現在對他的觀感也很差。

  而霍夫曼批准這個任命的原因很簡單:海因里希是歷史公認的防禦專家,防禦能力可以在莫德爾之後排第二,如果談以弱御強的水平或許可以稱得上第一——1945年柏林之戰前的奧得河戰役指揮官就是海因里希,他手裡只有大約82萬疲憊不堪、士氣低落、年齡混雜的部隊,坦克只有1一百零七輛,面對的則是由蘇軍最精銳3個方面軍組成的,裝備著超過6千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的250萬大軍,但在澤勞弗高地防守戰中他成功地阻擋了朱可夫三天,打斷了朱可夫獨占柏林的榮譽,讓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蒙受了巨大損失——陣亡官兵3萬人,受傷21萬人,837輛坦克被摧毀,被擊傷的坦克和自行火炮數量達1653輛,幾乎打斷了該方面軍的脊樑。至於希特勒厭惡海因里希的宗教信仰與猶太人因素,對霍夫曼而言根本就不復存在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