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是給了他們57mm,俄制76.2mm反坦克炮和我們自己的88炮了麼?」

  「可這些玩意都是只能用於固定陣地設伏,沒法機動。」

  「他們要機動幹嘛?機動的活有人幹了,胡貝中將的16裝甲師就是用來幹這個。」曼施坦因大手一揮,「讓下面不要胡思亂想,我已安排好了,我又不是沒當過集團軍司令官。」

  韋勒哈哈大笑起來。

  就在曼施坦因和韋勒討論戰局的同時,蘇聯最高副統帥朱可夫也就戰局在最高統帥部內進行講解:

  「從偵查到的情況並結合各種渠道的情報分析來看,當面德國南方集團軍群指揮官是曼施坦因元帥,他手下大約有85-90個師,總兵力在145-170萬之間。今年9-10月份很奇怪,德國人出人意料地解散了軍一級編制,一方面加強了師的力量,另一方面又試圖縮小集團軍一級的編制。不過到目前為止這項工作顯然沒有完成,德國人只把軍給拆開了,縮小集團軍編制的事情還沒做好,比如曼施坦因自己兼任指揮官的第6集團軍據說就有30多萬部隊……」

  東線戰役中蘇德兩軍對編制設置是完全不一樣的,在步兵方面蘇聯採取了小師制,一個師滿編的兵力大約是10500人,可惜絕大多數時候沒法滿編,基本人數在4000-7000間,而德軍步兵師滿編編制大約是1.5-1.6萬,實際人數在1.2-1.4萬左右,如果低於1萬(除非被包圍)一般就要求回去休整補充了。經過霍夫曼「拆軍補師」的行動之後,德國步兵師滿編編制達到了1.7萬左右,而實際人數在1.3-1.5萬左右,考慮到德軍的火力配備,差不多相當於一個德國師等於3個紅軍師。

  在裝甲部隊方面,紅軍採用的是坦克軍-旅-營這樣的編制,一個坦克軍通常轄有3個旅和一些步兵單元,總人數不超過1萬人,坦克數量大約是170輛左右,而德軍採用裝甲師-團-營這樣的編制,一個裝甲師擁有一個裝甲團,下屬3個裝甲營,大約擁有160輛左右的坦克,總人數約在1.2-1.4萬人之間,經過1942年夏天補強之後,大約上升為170輛坦克、1.3-1.5萬左右的編制。所以即便一個紅軍坦克軍與一個德軍裝甲師坦克數量相等(不考慮裝備質量差異)。因為步兵單元的差異,其作戰能力弱於德國裝甲師。

  「當面敵軍分成了三個相互聯繫而又獨立區隔的重兵集團。」朱可夫用教鞭指著南翼2400公里的戰線,「敵軍左翼是霍特集團,中路是曼施坦因集團,右翼是克萊斯特集團——該集團就是原先所謂的A集團軍群,8月底與B集團軍群重新組合成南方集團軍群,在9月份希特勒搞軍內大清洗時,該集群原指揮官李斯特元帥與其發生矛盾後掛冠而去(這也是為什麼曼施坦因在蔡茨勒調侃他是南翼最能打的元帥時一時半會沒反應過來的緣故),敵軍三個集團兵力大致是平均分配的。據不完全統計,左翼敵軍大約是45-50萬人,中路是50-60萬人,右翼是50-60萬人。敵人的裝甲力量也分成了三股,左翼最強,右翼其次,中間是最弱的……」

  最高統帥部的其他人議論紛紛:「曼施坦因這個部署很奇怪啊,這不是擺明了讓我們分割包圍麼?」

  「我看不懂德軍的部署,但平均分配兵力顯然不是一個指揮官應有的做法,看似面面俱到,實際上只會讓部隊顧此失彼。」老資格的紅軍元帥伏羅希洛夫諷刺道,「這位元帥大概還沉浸在克里木半島的勝利中……」

  「或許是他覺得兵力太多,必須分出去一些才便於指揮,畢竟他干集團軍司令的時間也不長。」鐵木辛哥笑道,「不然,他為什麼還兼任第6集團軍的司令官,這真是一個奇怪的人。」

  「如果考慮到他在9月份占據大好形勢的情況下居然還往後退的部署,這點安排完全不奇怪。」莫洛托夫補充道,「我不明白希特勒怎麼會讓這麼一個人混上元帥還執掌南方集團軍群的,或許他很聽話吧——不聽話的都被元首幹掉或者清洗掉了。」

  朱可夫似乎沒聽到這些議論,還是繼續介紹道:「針對敵軍這一部署,我們也做了調整。對中路曼施坦因集團我們擬集中戰線南翼一半以上的兵力和技術兵器壓過去,力爭形成對敵軍2倍到3倍的兵力和裝備優勢,在左右兩翼,我們用3個方面軍進行牽制性作戰,人數略多於敵軍,但技術兵器稍遜於敵軍。我們的作戰期望是:通過對左右兩翼進行牽掣為我中路集群圍殲曼施坦因集團創造機會。在整體戰役設想里,中路是我們主要的進攻方向,我們將分成南北兩路進行夾擊。」

  看著朱可夫畫出來的進攻箭頭,大家基本都點頭認同,畢竟100多萬軍隊不可能淤積在一個方向,那樣根本無法展開也無從發揮兵力優勢。

  「當然……總參謀部也有不同意見,華西列夫斯基同志就希望先行圍殲敵人左翼集團。」朱可夫來了一個轉折,他一邊在地圖上用紅藍鉛筆為中路北側的進攻矛頭勾勒了一個向右拐的箭頭,一邊說道,「他認為可以快速切斷敵軍左翼與中路的聯繫,使用布良斯克、沃羅涅日、頓河三個方面軍的主要兵力圍殲霍特集群,然後再轉向羅斯托夫。」

  史達林放下菸頭,沉聲問道:「您對這種觀點的看法呢?」

  「我不建議這麼做。」朱可夫的回答很乾脆,「敵霍特集團左翼是敵中央集團軍群,右翼是曼施坦因集團,如果我們按照這個方向和路線進攻,並不意味著能包圍霍特集群——他只要往中路一靠就又和中央集團軍群聯繫上了,那樣反而意味著我們遠離曼施坦因集團的側翼,這樣當面之敵壓力便削弱了。我仍然堅持我的主張——應該不顧一切地加強中路力量!當然,中路目前還面臨很多困難,進攻雖然全線發起了,但同志們普遍反映說彈藥和補給缺乏,很難維持高強度的作戰,而夏天新增補的步兵大多沒接受過訓練,現在甚至連隊列都走不齊,如果能再拖些時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