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霍夫曼輕輕地搖頭,看表情似乎不太高興。

  「要不,和日本人再溝通一下,看看能不能打個折?」施佩爾皺起眉頭,「日本人付出的和他們索求的完全不成正比,又不是他們打下來送給我們,只是讓他們幫著提供一下海軍支援而已。」

  「帝國石油儲備還能頂多久?」霍夫曼冷不防問了這個問題,他記得施佩爾是來匯報油料儲備的。

  「情況不容樂觀,隨著大量新增的坦克和飛機投入使用再加上對義大利方面海軍燃料的供應,預計下月燃油供應將出現缺口,當月收支無法平衡,只能用儲備彌補。」施佩爾遞過來一份表格,「根據我的預測,隨著坦克與飛機生產力度的進一步加強,油料消耗預計將進一步增強,如果沒能得到新增來源或其他儲備,整體油料儲備將在1943年年底時掉入危險區……」

  霍夫曼清楚地記得,之所以歷史上德國在1943年沒陷入油料危機,一方面是因為史達林格勒戰役中損失了大量的坦克與飛機,同時北非方向也完全失敗,少了很多吃油的傢伙;另一方面是因為義大利投降後德國控制了義大利北部,從那裡繳獲了大量義大利人藏起來的油料。現在這兩個因素已不復存在再加上軍備供應提前爆量,油料危機也會比歷史上更早出現。

  他擺擺手道:「沒那麼多時間,你要知道這兩個月東線沒什麼特別激烈的戰事,如果類似於颱風這樣的大型戰役多來兩場,燃油消耗會加速增加——這個危急時刻可能會提前到8月底甚至更早。」

  施佩爾懂了霍夫曼的意思:在放棄爭奪高加索油田後,中東產油區遠比他想的還重要,他試探著問道:「那答應日本人的條件?或者再略微打個折扣?」

  「都答應他們,不過要求他們把黃金、鎢、鉻、錫、鉛的供應量再翻一倍,作為回報,我給他們額外提供10套大型地面預警雷達,100套艦載雷達。另外,那兩個印度人……」說到這裡霍夫曼一下子卡殼了。

  「印度獨立領袖錢德拉·鮑斯與他的主要助手哈比·哈桑少校。」科爾提示道。

  「就是這幾個人,立即用飛機給日本人送去。」

  「是,元首。」

  「你儘快去找里賓特洛普部長準備全權代表證書然後飛去日本簽字。」霍夫曼拍拍科爾的肩膀,「這段時間你辛苦了,你幹得很出色,現在你就是上校了,回來後還會得到一枚橡葉騎士十字勳章作為獎勵。」

  「感謝元首。」

  科爾走後,霍夫曼立即撥通首席副官達爾格斯的電話:「通知古德里安,日本這頭已基本搞定,他可以動手了……」

  「是,元首,我正想和您匯報。」達爾格斯說道,「剛剛統帥部轉來戰況通報,俄國人在東線南翼的反攻開始了。」

  「史達林果然耐不住寂寞了,很好。」霍夫曼冷笑道,「讓曼施坦因和蔡茨勒去應付,我相信他們。」

  科爾第二天傍晚便把修改後的意見發給了遠在東京的秘書,並告訴他將在兩日後協同錢德拉·鮑斯等人一起飛東京。

  「貴國的消息令人十分振奮,其他修改條款都可以答應,唯獨黃金……」前來迎接的古正之不好意思地說道,「敝國沒那麼多……」

  科爾當然知道對方在扯淡,日本光進攻東南亞就撈了不少黃金,現在這麼說無非是想再壓點價,他沒理會期間的彎彎繞繞,反而裝作驚訝地說:「閣下,這些推動印度獨立與民族解放所需要的代價當然不能完全由日本來支付,印度人民是不是也該為這種幫助承擔一些呢?我聽說印度大大小小寺廟裡可是藏著上千噸黃金的……」

  「這是真的?」古正之不明真假,便把問詢目光投射到錢德拉·鮑斯身上。

  錢德拉·鮑斯知道整件事情能不能成就看自己表態了,他一咬牙後說道:「敝國人民有佩戴、使用黃金的風俗,各處寺廟通過歷史積累也確實有一點黃金,不過沒幾千噸這麼誇張,幾百噸說不定有,只要軸心同盟各友邦幫助印度擺脫英國殖民統治並提供武裝鬥爭所需要的軍火裝備,我們願意出錢購買,我可以承諾將來提供不少於200噸的黃金,德國需要的那些黃金就由印度支付了,剩餘部分算是購買日本軍火、撫恤負傷犧牲日本將士的開支。」

  「200噸?」古正之感到一陣暈眩,印度還真是肥得流油的地方啊,難怪都說印度次大陸是大英帝國皇冠上的明珠,此言誠不虛。現在有了冤大頭買單,一切問題都解決了,古正之也不好意思再裝下去,便匯報裕仁聖裁。

  「經過與美國方面通過秘密渠道的反覆磋商,事態已發展到如此明朗的一步,即我方準備的甲案改、甲案已完全失敗,大本營、外務省經過研究認為到了已必須採用乙案的地步,經過前期溝通,我們認為德、意兩國對乙案抱有特別贊同的態度、雙方已就相關條件溝通一致,印度獨立運動領導人錢德拉·鮑斯也已歸來,並表示願意和日本形成緊密同盟並參加大東亞共榮圈,同時承諾在印度獲得獨立後支付報酬。」

  當與會重臣聽到德國方面答應提供的資源和裝備時已按捺不住興奮,當聽說印度人一開口就是200噸黃金並暗示成功後還有其他額外回報時,若不是顧忌御前會議的場合,很多人幾乎都要高興得跳起來,向來喜怒不形於色的裕仁也露出了笑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