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不勾一個時辰,這船終於抵達對岸。伍子胥長長地吐了一口氣。他忍不住問道:“請教漁丈人,莫非知道在下困境,特來引渡?”漁翁笑著說:“壯士果然機敏!老朽昨夜夢見我這船上,一顆將星自天而墜下,心想近日一定會有應驗,說不定就應在求渡人的身上呢。所以老朽就蕩舟在這江上,不曾想就遇到壯士,壯士一定不是尋常人。壯士可以實情相告,不要對我老朽隱瞞什麼,好嗎?”伍子胥於是就說了自己姓名,並告訴他實情,漁翁聽了之後,感慨良久。然後說:“壯士莫非要急著趕路?看你面有飢色,不如讓老朽回家去,給你帶一點吃的來,而且也帶上一點乾糧,好留在路上吃,壯士暫且在這裡稍等片刻,不知你意下如何?”
見沒異議,漁翁便在一棵楊樹下面拴系了渡船。他回到村里去拿食物,等了好長時間還沒來。伍子胥心想:“人心難測呀,他會不會叫人來捉我呢?這年頭,誰能說得准呢?”他這時又想到了獵戶王猛和李進,還有快到鄭國時候遇到的那個少莊主,於是又躲回到了蘆葦深處。
不一會兒,漁翁果然來了,卻沒有人跟著。他帶來的飯菜還是挺豐盛的。老人來到樹下,發現不見了伍子胥,這一下好生著急,於是高聲喊道:“蘆中人,蘆中人何在?”伍子胥見沒有危險,就應了一聲,從蘆葦中跳了出來。漁翁說:“壯士躲那裡面為何?是不是剛才有什麼險情啊?這一帶村民都善良安分,不會有人對壯士不利!就請放心!”伍子胥嘆道:“慚愧,慚愧!在下因為過多的憂慮,心中常惶惑不已,所以才躲到裡面,覺得那樣,心裡頭就踏實一點,哎,又讓老丈操心了!”
伍子胥吃飽了,就要告辭離去。他解下腰間佩劍贈與漁翁,說道:“老丈引渡之恩,授飯之德,伍員刻骨銘心,無以為報。這把寶劍是先王賜予吾祖,劍裡頭鑲嵌著七顆寶石,價值百金,伍員身無他物,現在就用它答謝老丈的恩惠,聊表寸心。”
漁翁笑笑說:“老朽聽說楚王下令:凡是捉到伍子胥的,賞五百石糧和大夫的爵位,老朽對這些都不稀罕,難道會要你這寶劍嗎?何況這寶劍,對壯士來說,是有用之物,放在老朽這邊,卻毫無用處!所以還請壯士收回!”
伍子胥很是感動,只好收劍入鞘。又說道:“老丈執意如此,伍員不敢相強,只希望賜告姓名,好讓伍員日後報答!”漁翁聽後不喜反怒,說:“壯士哪,大丈夫當以大業為重,何以執念如此?何況老朽也並沒有求報之意呀!”那漁翁雖說不肯說姓名,但見伍子胥一再請求,只好說:“也罷,萬一將來有緣相逢,老朽就叫壯士一聲‘蘆中人’,壯士也就叫我為‘漁丈人’,就可以了!”
拜別了漁丈人,伍子胥剛剛才行走了數步,突然心念一轉,想到了追兵,於是也就有了一種莫明其妙的擔心。他又回頭轉身對漁翁說:“老丈,倘若後面有追兵來追殺我,請千萬不要說出在下的行蹤。”
那漁翁萬萬沒想到伍子胥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看著伍子胥那凝重的神色,他仰天嘆道:“老朽捨命救你,是敬重你,希望日後你能成就大業。老朽這樣行事,壯士卻還是猶疑!那麼老朽要怎麼做,壯士才不會有疑慮呢?哎!”說著,就解開系在楊樹上的纜繩,撐篙開船。
伍子胥好生慚愧,只好掉轉身就走。突然聽到江中撲通一聲,不禁吃了一驚,回頭一看,那船已經倒翻而溺於江心。原來那漁丈人後來想,“倘若追兵從別人船上或其他地方渡過江去,那我何以自明?真是百口莫辯了!既然如此,不如以一死絕他之疑念。”於是這才翻船自溺。
伍子胥感嘆道:“我得到你的引渡,才有了活路;而你卻為了守口,絕我疑念,所以選擇了死!悲哀啊!老丈哪,是伍員害了你!”
不由得悲而痛之,有如萬箭攢心。“蒼天哪!”伍子胥劍插於地,手攥住劍柄跪於地,向著茫茫江面,痛哭流涕,悲嘆不已。
這是一個打擊。當他起來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又只剩下了一副衰老的軀殼了。
他沒想到就在自己將來到吳國之時,竟然會造出這樣一個生命毀滅的大哀。
他於是做了更多的夢,更多的白日夢,不僅是夢見那可憐的老人,勇敢的老人,而且也夢見東皋公,那慈祥的老人,甚至夢見自己的父親,嚴肅的老人。有時候,他感覺,漁丈人、東皋公和父親的形象融為一體了。他也因此像害死了父親似地,感到了自己的罪孽深重了!
罪過呀!就因為自己的多疑!他為此想了許多許多,心情也因此而沉重,沉重!
正文 第二十九章 乞飯
伍子胥就像是喝醉了酒,有時會覺得靈魂與軀體分離,於是迷茫,腦子一片空白;有時又會覺出靈魂在軀體中的瘋狂。他想到折磨自己,因為正是自己鑄成了大錯,永遠不可挽回的大錯。那時候他頗有點痛不欲生的樣子,他都想到了死!他把老人給的乾糧投到了江中,讓它隨著老人一起去吧!他已經無顏要老人的食物,他也咽不下呢。
從此之後,我伍子胥不休息,不吃飯,不喝水,我要累死自己,餓死自己,渴死自己。他對自己這般吼道。
見沒異議,漁翁便在一棵楊樹下面拴系了渡船。他回到村里去拿食物,等了好長時間還沒來。伍子胥心想:“人心難測呀,他會不會叫人來捉我呢?這年頭,誰能說得准呢?”他這時又想到了獵戶王猛和李進,還有快到鄭國時候遇到的那個少莊主,於是又躲回到了蘆葦深處。
不一會兒,漁翁果然來了,卻沒有人跟著。他帶來的飯菜還是挺豐盛的。老人來到樹下,發現不見了伍子胥,這一下好生著急,於是高聲喊道:“蘆中人,蘆中人何在?”伍子胥見沒有危險,就應了一聲,從蘆葦中跳了出來。漁翁說:“壯士躲那裡面為何?是不是剛才有什麼險情啊?這一帶村民都善良安分,不會有人對壯士不利!就請放心!”伍子胥嘆道:“慚愧,慚愧!在下因為過多的憂慮,心中常惶惑不已,所以才躲到裡面,覺得那樣,心裡頭就踏實一點,哎,又讓老丈操心了!”
伍子胥吃飽了,就要告辭離去。他解下腰間佩劍贈與漁翁,說道:“老丈引渡之恩,授飯之德,伍員刻骨銘心,無以為報。這把寶劍是先王賜予吾祖,劍裡頭鑲嵌著七顆寶石,價值百金,伍員身無他物,現在就用它答謝老丈的恩惠,聊表寸心。”
漁翁笑笑說:“老朽聽說楚王下令:凡是捉到伍子胥的,賞五百石糧和大夫的爵位,老朽對這些都不稀罕,難道會要你這寶劍嗎?何況這寶劍,對壯士來說,是有用之物,放在老朽這邊,卻毫無用處!所以還請壯士收回!”
伍子胥很是感動,只好收劍入鞘。又說道:“老丈執意如此,伍員不敢相強,只希望賜告姓名,好讓伍員日後報答!”漁翁聽後不喜反怒,說:“壯士哪,大丈夫當以大業為重,何以執念如此?何況老朽也並沒有求報之意呀!”那漁翁雖說不肯說姓名,但見伍子胥一再請求,只好說:“也罷,萬一將來有緣相逢,老朽就叫壯士一聲‘蘆中人’,壯士也就叫我為‘漁丈人’,就可以了!”
拜別了漁丈人,伍子胥剛剛才行走了數步,突然心念一轉,想到了追兵,於是也就有了一種莫明其妙的擔心。他又回頭轉身對漁翁說:“老丈,倘若後面有追兵來追殺我,請千萬不要說出在下的行蹤。”
那漁翁萬萬沒想到伍子胥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看著伍子胥那凝重的神色,他仰天嘆道:“老朽捨命救你,是敬重你,希望日後你能成就大業。老朽這樣行事,壯士卻還是猶疑!那麼老朽要怎麼做,壯士才不會有疑慮呢?哎!”說著,就解開系在楊樹上的纜繩,撐篙開船。
伍子胥好生慚愧,只好掉轉身就走。突然聽到江中撲通一聲,不禁吃了一驚,回頭一看,那船已經倒翻而溺於江心。原來那漁丈人後來想,“倘若追兵從別人船上或其他地方渡過江去,那我何以自明?真是百口莫辯了!既然如此,不如以一死絕他之疑念。”於是這才翻船自溺。
伍子胥感嘆道:“我得到你的引渡,才有了活路;而你卻為了守口,絕我疑念,所以選擇了死!悲哀啊!老丈哪,是伍員害了你!”
不由得悲而痛之,有如萬箭攢心。“蒼天哪!”伍子胥劍插於地,手攥住劍柄跪於地,向著茫茫江面,痛哭流涕,悲嘆不已。
這是一個打擊。當他起來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又只剩下了一副衰老的軀殼了。
他沒想到就在自己將來到吳國之時,竟然會造出這樣一個生命毀滅的大哀。
他於是做了更多的夢,更多的白日夢,不僅是夢見那可憐的老人,勇敢的老人,而且也夢見東皋公,那慈祥的老人,甚至夢見自己的父親,嚴肅的老人。有時候,他感覺,漁丈人、東皋公和父親的形象融為一體了。他也因此像害死了父親似地,感到了自己的罪孽深重了!
罪過呀!就因為自己的多疑!他為此想了許多許多,心情也因此而沉重,沉重!
正文 第二十九章 乞飯
伍子胥就像是喝醉了酒,有時會覺得靈魂與軀體分離,於是迷茫,腦子一片空白;有時又會覺出靈魂在軀體中的瘋狂。他想到折磨自己,因為正是自己鑄成了大錯,永遠不可挽回的大錯。那時候他頗有點痛不欲生的樣子,他都想到了死!他把老人給的乾糧投到了江中,讓它隨著老人一起去吧!他已經無顏要老人的食物,他也咽不下呢。
從此之後,我伍子胥不休息,不吃飯,不喝水,我要累死自己,餓死自己,渴死自己。他對自己這般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