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但他不能相信就是這個結果。
但結果還是一無所成。一直到天快擦亮的時候,這裡的守衛戒嚴,還是沒有一點點的鬆懈。
伍子胥只能退回去另想辦法。他躲在草莽間,心裡翻來復去思量,過昭關只怕真得比登天還難。現在怎麼辦?
他覺得不好再去東皋公的那座農家莊院了。天已大亮,行動很容易暴露,他怕因此泄秘而連累到東皋公。倘若如此,我伍員便是死有餘辜了。他輕輕嘆了口氣,躺在泥地上,他感覺到了那支紫竹簫。他不能吹它,只能在心中低低吟唱著自己已經熟悉的自度曲。
他也覺得無顏再見東皋公。他接著這麼想。
原來這麼幾日之後,伍子胥對東皋公卻開始有了些不信任的感覺,也說不上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伍子胥總覺得自己跟他素昧平生,非親非故,他為何要如此盡心相助呢?就算是他師父扁鵲相托,但也不必擔著身家性命來助人嘛!況且他跟昭關上的蒍越將軍也頗有交情似的。當然,老人善良,還不至於出賣我伍員,只是……
他想,也由此想了許多事。
伍子胥擔憂,想到多少欺騙的人間。甚至都想到自己父親曾經修書讓自己和兄長一道到郢都的事情。他雖然知道父親是情不得已,但卻也說明欺騙到處都存在。要不是自己有分辯和思考能力,只怕也就和父兄同死了,那麼這血海深仇也就再也無人報得。
這種懷疑一切的思想,讓他的心十分沉重。
由於行走匆忙,注意力都在過關上,沒有帶好乾糧,這下子才覺得有些餓了。這時也才想起東皋公的許多好處來。哎,人家對你是如此誠心誠意,把你招待得像是他的恩人似的,可是沒想到你就這麼說走就走,連招呼都不打一個,甚至還懷疑人家。哎哎哎,說不定人家這時候正在到處找人呢?自己這麼一走,只怕是要讓老人牽掛了,真不該呀!
但隨即又想到,是了,這就是東皋公的目的了。他就這樣子一直招待而不說過關,是讓自己知難而退,從此離去,他老人家也招待過了,到時候對師父也有個交待,三下里都好,他一定就是這麼想的嘛。
他好像想不通了,也覺得他是不會再來找自己了,有一陣子悲哀,而後又坦然了。他就結結實實地睡上了一覺了。
醒來的時候天已經斷黑了,在番薯地刨了兩個番薯,在山澗的溪水裡頭洗淨了,就這樣狼吞虎咽著,權且充飢。這讓他又想起先前奔宋途中遇到野豬的舊事來。也又一次為東皋公的誠意所感動。自笑自己不識好心人,徒然受苦,真是活該。
又到了探險的時間了。這一回從另一側切入,希望能夠發現昭關守衛薄弱的地方,可是依然無法靠近,跟前面一個晚上的情況幾乎完全一樣。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昭關昭關,如之奈何!
難道就這樣,完全絕望了麼?
伍子胥暗暗對自己說,不要灰心,一定還有機會的。已經飽受了坎坷和挫折的他,在一再地勉勵自己,而且他還會用那次射死頭狼的事情鼓勵自己,天意一定不會讓我伍子胥長鎖昭關的。昭關縱密,終人之網,非天之網,若為天網,我死而無恨。伍子胥這麼想著,心緒又好受了些。
又過了一個晚上,又在草莽間做著逃亡的夢。他看到了自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喊:“快來捉伍子胥哪,他在這裡呢?”他於是只有拼命跑,街消失了,路消失了,人也消失了,眼前只有懸崖,懸崖……
難道這就是我伍員的最後歸宿?
已經到了懸崖邊上,正將跳下去的時候,突然一人出現在面前:“伍壯士,你在這裡呀!真讓我找得好苦!”
這讓自己陡地一驚,於是醒了過來。說也奇怪,眼前果然站著一人,定睛一看,卻正是東皋公。
此時什麼話也不必說了。於是跟著東皋公,又回到那座農家莊院。
“伍壯士哪,千萬不要再有第二次了!兇險哪!你還是在這裡歇著。只要能夠順利過關,遲一些也沒有最大關係的!”
伍子胥本來想說什麼,但終究什麼話也沒說,而眼睛卻紅了。
又是夜晚了,每一到夜晚他心就煩,他就像一頭雄獅被困在籠子裡頭。貿然過關,無異於自投羅網;但要是老這樣按兵不動,那也是要把人愁死的。耿耿長夜,他無法入睡,靈魂沒有一刻安寧。他聽得見自己的靈魂在哭泣。他心裡罵道:熊居昏君,費無極佞臣,竟然卑鄙到如此下作的地步!但是,清平世界,朗朗乾坤,天是不可欺的!
他就這樣輾轉反側,直到時近五更,才稍稍合眼。
突然一陣敲門聲傳來,他驚而披衣起床,這才發現天已大亮,已經有一抹陽光照到了院子裡。他聽到東皋公的聲音,這才開了門。原來東皋公見時間不早,他還沒起床,不由得心裡擔心,這才來敲門。
東皋公原先微笑的臉卻突然一下子僵住了。
伍子胥察知有異,但不知其究竟。東皋公終於說了:“伍壯士請照鏡子!”並指了指屋子裡的那一面銅鏡。伍子胥一看,差點沒失手打破銅鏡。他看到鏡子裡頭的自己,竟然滿頭黑髮全都變白了。這就是我?這真得就是伍員?天哪!我大仇未報,竟然就這般衰老了!這還會有指望嗎?他長嘆道。
但結果還是一無所成。一直到天快擦亮的時候,這裡的守衛戒嚴,還是沒有一點點的鬆懈。
伍子胥只能退回去另想辦法。他躲在草莽間,心裡翻來復去思量,過昭關只怕真得比登天還難。現在怎麼辦?
他覺得不好再去東皋公的那座農家莊院了。天已大亮,行動很容易暴露,他怕因此泄秘而連累到東皋公。倘若如此,我伍員便是死有餘辜了。他輕輕嘆了口氣,躺在泥地上,他感覺到了那支紫竹簫。他不能吹它,只能在心中低低吟唱著自己已經熟悉的自度曲。
他也覺得無顏再見東皋公。他接著這麼想。
原來這麼幾日之後,伍子胥對東皋公卻開始有了些不信任的感覺,也說不上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伍子胥總覺得自己跟他素昧平生,非親非故,他為何要如此盡心相助呢?就算是他師父扁鵲相托,但也不必擔著身家性命來助人嘛!況且他跟昭關上的蒍越將軍也頗有交情似的。當然,老人善良,還不至於出賣我伍員,只是……
他想,也由此想了許多事。
伍子胥擔憂,想到多少欺騙的人間。甚至都想到自己父親曾經修書讓自己和兄長一道到郢都的事情。他雖然知道父親是情不得已,但卻也說明欺騙到處都存在。要不是自己有分辯和思考能力,只怕也就和父兄同死了,那麼這血海深仇也就再也無人報得。
這種懷疑一切的思想,讓他的心十分沉重。
由於行走匆忙,注意力都在過關上,沒有帶好乾糧,這下子才覺得有些餓了。這時也才想起東皋公的許多好處來。哎,人家對你是如此誠心誠意,把你招待得像是他的恩人似的,可是沒想到你就這麼說走就走,連招呼都不打一個,甚至還懷疑人家。哎哎哎,說不定人家這時候正在到處找人呢?自己這麼一走,只怕是要讓老人牽掛了,真不該呀!
但隨即又想到,是了,這就是東皋公的目的了。他就這樣子一直招待而不說過關,是讓自己知難而退,從此離去,他老人家也招待過了,到時候對師父也有個交待,三下里都好,他一定就是這麼想的嘛。
他好像想不通了,也覺得他是不會再來找自己了,有一陣子悲哀,而後又坦然了。他就結結實實地睡上了一覺了。
醒來的時候天已經斷黑了,在番薯地刨了兩個番薯,在山澗的溪水裡頭洗淨了,就這樣狼吞虎咽著,權且充飢。這讓他又想起先前奔宋途中遇到野豬的舊事來。也又一次為東皋公的誠意所感動。自笑自己不識好心人,徒然受苦,真是活該。
又到了探險的時間了。這一回從另一側切入,希望能夠發現昭關守衛薄弱的地方,可是依然無法靠近,跟前面一個晚上的情況幾乎完全一樣。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昭關昭關,如之奈何!
難道就這樣,完全絕望了麼?
伍子胥暗暗對自己說,不要灰心,一定還有機會的。已經飽受了坎坷和挫折的他,在一再地勉勵自己,而且他還會用那次射死頭狼的事情鼓勵自己,天意一定不會讓我伍子胥長鎖昭關的。昭關縱密,終人之網,非天之網,若為天網,我死而無恨。伍子胥這麼想著,心緒又好受了些。
又過了一個晚上,又在草莽間做著逃亡的夢。他看到了自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喊:“快來捉伍子胥哪,他在這裡呢?”他於是只有拼命跑,街消失了,路消失了,人也消失了,眼前只有懸崖,懸崖……
難道這就是我伍員的最後歸宿?
已經到了懸崖邊上,正將跳下去的時候,突然一人出現在面前:“伍壯士,你在這裡呀!真讓我找得好苦!”
這讓自己陡地一驚,於是醒了過來。說也奇怪,眼前果然站著一人,定睛一看,卻正是東皋公。
此時什麼話也不必說了。於是跟著東皋公,又回到那座農家莊院。
“伍壯士哪,千萬不要再有第二次了!兇險哪!你還是在這裡歇著。只要能夠順利過關,遲一些也沒有最大關係的!”
伍子胥本來想說什麼,但終究什麼話也沒說,而眼睛卻紅了。
又是夜晚了,每一到夜晚他心就煩,他就像一頭雄獅被困在籠子裡頭。貿然過關,無異於自投羅網;但要是老這樣按兵不動,那也是要把人愁死的。耿耿長夜,他無法入睡,靈魂沒有一刻安寧。他聽得見自己的靈魂在哭泣。他心裡罵道:熊居昏君,費無極佞臣,竟然卑鄙到如此下作的地步!但是,清平世界,朗朗乾坤,天是不可欺的!
他就這樣輾轉反側,直到時近五更,才稍稍合眼。
突然一陣敲門聲傳來,他驚而披衣起床,這才發現天已大亮,已經有一抹陽光照到了院子裡。他聽到東皋公的聲音,這才開了門。原來東皋公見時間不早,他還沒起床,不由得心裡擔心,這才來敲門。
東皋公原先微笑的臉卻突然一下子僵住了。
伍子胥察知有異,但不知其究竟。東皋公終於說了:“伍壯士請照鏡子!”並指了指屋子裡的那一面銅鏡。伍子胥一看,差點沒失手打破銅鏡。他看到鏡子裡頭的自己,竟然滿頭黑髮全都變白了。這就是我?這真得就是伍員?天哪!我大仇未報,竟然就這般衰老了!這還會有指望嗎?他長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