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也許一切都是貌合神離吧!可是他和太子建又是怎樣走到貌合神離的這種地步呢?生活的確是有了安逸,安逸得不再想舉起雄心,而只想享用這些快樂到終老,永久的安逸下去。事實說明太子建已經學會了及時行樂,這讓伍子胥提前感受到了一個昏君是如何煉成的。他現在非常清楚了太子建的情況,他浮躁,懦弱,貪慾,昏憒。他甚至都讓伍子胥想到了楚平王,也許太子建將來就是另外一位楚平王。他覺得與太子建之間,已經橫亘上了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
後來的一次面見鄭定公,也是在筵宴上,還是美酒,還是美人!太子建也在。鄭王借著酒意問伍子胥:“伍公子文武雙全,孤王身邊就缺少公子這樣的人才!若姬寧冒昧,邀公子以輔助孤,不知尊意如何?”伍子胥聽聞此言,當即起而行了個揖禮,陳辭道:“伍員深謝鄭王厚愛,但請恕伍員不能從命!伍員乃楚國罪臣,若在貴國為官,便是結下貴國與楚國之仇,對鄭國有害而無益,懇請大王三思!”
鄭定公點了點頭,手一揮說:“公子請坐!不想公子在此等狀況下,還能處處為敝國著想,難得呀!有氣度!不愧是棟樑材!好吧,暫且就依公子。不過孤王是真得賞識你!”
伍子胥現在也開始犯迷糊了,這是不是因為安逸日久,才會如此反應遲鈍呢?他無法想像,像鄭定公這樣的貪圖安逸的國王,真得會有富國強兵的雄心?真得會希望伍子胥將是下一個子產,赤心輔助他這樣的明君?
又是一個難以成眠的晚上。日子在安逸中,散發出腐臭的氣息,舒適的床榻卻困不住一心復仇的伍子胥。他的眼睛明亮在昏黑的夜晚。他苦苦籌劃著名將來,自己將何去何從,鄭國不行,那就應當走。可是,太子建怎麼辦?伍子胥猶豫著要不要把心事告訴他,伍子胥是不敢相信,他就此捨得棄離安逸,然後跟自己一起走,再過危險的飄泊的生活。
第二天,伍子胥沒有想到,一輛華麗的馬車停在了府邸前。竟然是太子建登門拜訪。這真是個意外,但更加意外的是,他竟然跟伍子胥說,他有一樁重要的事,要與伍公子商量。伍子胥納悶了,心想難道除了復國、復仇,還有其他什麼大事不成?於是問太子建,到底是怎樣的一樁事,他卻避而不答,反而笑著說:“子胥,還是你先說說為何不在鄭國做官的理由吧!”
這時伍子胥對太子建又喚起了僅存的幻想,他也曾懷疑自己是否對太子建成見太深,太子建也許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種人。這麼一想他舒心了許多,覺得一切都有假相,也許太子建這樣做,有他的不得已。
“在下以為鄭王既然對太子的復國大業漠不關心,一直不肯發兵相助。那伍員就算在朝為官,又有何用?鄭王貪圖安逸,缺乏雄才大略,終難以依靠!”
“子胥所論甚是!只是依子胥之見,建將何去何從?而子胥亦將何去何從?”
“太子!既然鄭王無心相助,不如離開鄭國!”
“那將往何處去?”
“在下以為,可以考慮往吳國!”
太子建沉默了,好像是循環了一周,現在又回到了。太子建又有些恍惚起來。伍子胥一看情況不對,好不容易激發起來的太子建又要復歸原狀,那不成!於是追逼了一句:“那太子的意思呢?”
“子胥!吳國也是在近年剛剛興盛,根基還淺,吳國太遙遠了!也太危險!去吳國,就是意味著還要經過楚國,好不容易逃出楚國,現在又要往奔楚國,這……何況聽說一些關隘把守得特別嚴,右司馬蒍越就把守著昭關,那裡是通往吳國的必經之路,只怕難以過關哪!”
這話說得伍子胥的心裡冷一陣熱一陣。但他到底也加深了對太子建的認識,原來那張永遠蒼白的臉,也不是天生生就的,太子建一定也是對前途千思萬想,憂慮萬分哪。他的及時行樂也可能是借酒消愁的方式吧。
而後,伍子胥的情緒卻又發生了另一種變化。太子建到了此時,才真正把心中的機密透露。他說:“現在只有一條路,子胥!只能走這條路了!”他說。
“太子的意思是……”
“要是鄭國發生內亂,要是鄭王被擒……”
伍子胥有些呆住了。太子建的言談間透出了某些詭秘,伍子胥預感了一種危機的逼臨,這應該不是太子建的意想天開,這會不會就是晉頃公的陰謀呢?
“在下以為,那對我們只有壞處,而不會有好處!宋國內亂,就是個證明……”伍子胥說。
這時太子建卻笑了,這種笑帶著某種狂妄、愚蠢和猙獰。他感覺太子建成了千變狀態了。正驚惶間,太子建終於說出一個驚天大秘密。
雖然太子建說出來的秘密,伍子胥已心有所料,但還是像一聲霹靂巨響。難道生活就是這般殘酷地將一個人的心扭曲了,使人變成了魔鬼?
原來太子建果真中了晉頃公的圈套,企圖聯晉滅鄭,跟他作了一路去了。那晉頃公一向以來,對鄭國就是虎視眈眈。現在,他利用太子建急於求成的心理,說好了只要給他刺探情報,再裡應外合,擒住鄭王,大事可定。屆時晉國一定發兵相助,以成就復國大業。現在太子建也把痛快之音落實到“大事可定”這四個字上頭了。他的眼睛看著伍子胥,他需要伍子胥的配合。
後來的一次面見鄭定公,也是在筵宴上,還是美酒,還是美人!太子建也在。鄭王借著酒意問伍子胥:“伍公子文武雙全,孤王身邊就缺少公子這樣的人才!若姬寧冒昧,邀公子以輔助孤,不知尊意如何?”伍子胥聽聞此言,當即起而行了個揖禮,陳辭道:“伍員深謝鄭王厚愛,但請恕伍員不能從命!伍員乃楚國罪臣,若在貴國為官,便是結下貴國與楚國之仇,對鄭國有害而無益,懇請大王三思!”
鄭定公點了點頭,手一揮說:“公子請坐!不想公子在此等狀況下,還能處處為敝國著想,難得呀!有氣度!不愧是棟樑材!好吧,暫且就依公子。不過孤王是真得賞識你!”
伍子胥現在也開始犯迷糊了,這是不是因為安逸日久,才會如此反應遲鈍呢?他無法想像,像鄭定公這樣的貪圖安逸的國王,真得會有富國強兵的雄心?真得會希望伍子胥將是下一個子產,赤心輔助他這樣的明君?
又是一個難以成眠的晚上。日子在安逸中,散發出腐臭的氣息,舒適的床榻卻困不住一心復仇的伍子胥。他的眼睛明亮在昏黑的夜晚。他苦苦籌劃著名將來,自己將何去何從,鄭國不行,那就應當走。可是,太子建怎麼辦?伍子胥猶豫著要不要把心事告訴他,伍子胥是不敢相信,他就此捨得棄離安逸,然後跟自己一起走,再過危險的飄泊的生活。
第二天,伍子胥沒有想到,一輛華麗的馬車停在了府邸前。竟然是太子建登門拜訪。這真是個意外,但更加意外的是,他竟然跟伍子胥說,他有一樁重要的事,要與伍公子商量。伍子胥納悶了,心想難道除了復國、復仇,還有其他什麼大事不成?於是問太子建,到底是怎樣的一樁事,他卻避而不答,反而笑著說:“子胥,還是你先說說為何不在鄭國做官的理由吧!”
這時伍子胥對太子建又喚起了僅存的幻想,他也曾懷疑自己是否對太子建成見太深,太子建也許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種人。這麼一想他舒心了許多,覺得一切都有假相,也許太子建這樣做,有他的不得已。
“在下以為鄭王既然對太子的復國大業漠不關心,一直不肯發兵相助。那伍員就算在朝為官,又有何用?鄭王貪圖安逸,缺乏雄才大略,終難以依靠!”
“子胥所論甚是!只是依子胥之見,建將何去何從?而子胥亦將何去何從?”
“太子!既然鄭王無心相助,不如離開鄭國!”
“那將往何處去?”
“在下以為,可以考慮往吳國!”
太子建沉默了,好像是循環了一周,現在又回到了。太子建又有些恍惚起來。伍子胥一看情況不對,好不容易激發起來的太子建又要復歸原狀,那不成!於是追逼了一句:“那太子的意思呢?”
“子胥!吳國也是在近年剛剛興盛,根基還淺,吳國太遙遠了!也太危險!去吳國,就是意味著還要經過楚國,好不容易逃出楚國,現在又要往奔楚國,這……何況聽說一些關隘把守得特別嚴,右司馬蒍越就把守著昭關,那裡是通往吳國的必經之路,只怕難以過關哪!”
這話說得伍子胥的心裡冷一陣熱一陣。但他到底也加深了對太子建的認識,原來那張永遠蒼白的臉,也不是天生生就的,太子建一定也是對前途千思萬想,憂慮萬分哪。他的及時行樂也可能是借酒消愁的方式吧。
而後,伍子胥的情緒卻又發生了另一種變化。太子建到了此時,才真正把心中的機密透露。他說:“現在只有一條路,子胥!只能走這條路了!”他說。
“太子的意思是……”
“要是鄭國發生內亂,要是鄭王被擒……”
伍子胥有些呆住了。太子建的言談間透出了某些詭秘,伍子胥預感了一種危機的逼臨,這應該不是太子建的意想天開,這會不會就是晉頃公的陰謀呢?
“在下以為,那對我們只有壞處,而不會有好處!宋國內亂,就是個證明……”伍子胥說。
這時太子建卻笑了,這種笑帶著某種狂妄、愚蠢和猙獰。他感覺太子建成了千變狀態了。正驚惶間,太子建終於說出一個驚天大秘密。
雖然太子建說出來的秘密,伍子胥已心有所料,但還是像一聲霹靂巨響。難道生活就是這般殘酷地將一個人的心扭曲了,使人變成了魔鬼?
原來太子建果真中了晉頃公的圈套,企圖聯晉滅鄭,跟他作了一路去了。那晉頃公一向以來,對鄭國就是虎視眈眈。現在,他利用太子建急於求成的心理,說好了只要給他刺探情報,再裡應外合,擒住鄭王,大事可定。屆時晉國一定發兵相助,以成就復國大業。現在太子建也把痛快之音落實到“大事可定”這四個字上頭了。他的眼睛看著伍子胥,他需要伍子胥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