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時對面金兵亦到,見宋軍暫時沒有渡江之意,便也開始修建亭障烽燧,每日裡騎兵一隊隊在江岸邊巡視來去,與宋軍隔江相望,少不得扯著嗓子對罵兩句,至於弓箭對射,卻是可免則免,夏季的混同江江面闊達一百五十步,江上風力又大,一箭射到對面早不知飛到哪裡去了。

  高強自己則坐鎮黃龍府,調遣諸軍整飭城防,安置大炮床弩等守城器械,修建火藥庫糧庫與營房等設施,以便長久留兵駐守,他甚至規劃好了,要將黃龍府的城池再擴大一倍,增建八里城牆,可容十萬軍民常駐在此。這黃龍府可是將來大宋制衡北疆的第一重鎮,豈同等閒?連生產火藥的軍器坊,以及城中圈養戰馬地馬場,高強也都一併規劃出來了。

  十萬宋軍,就此在黃龍府周邊安頓下來,每日裡忙個不亦樂乎,絲毫沒有進兵之意。對江地金人始則惴惴,日子久了也有些麻木,巡視之際也就漸漸鬆懈起來,那用來報警的烽燧卻沿著江岸越修越多,已然修了三百里長。

  卻說那金國大將謀良虎,齎了大批金珠子女來到長春州,蕭干列隊出迎,領了旨意,卻是吳乞買加封他為左元帥,統領鴨子河西北地所有兵馬,其中包括幾個女真人謀克,可謂委以重任;又賜他鐵驪王爵,准予開府建衙,可謂寵以尊位;又賜予金珠無數,美女二十,奴僕千數,可謂餌以厚賜。如此三管齊下,國家之待臣子者也厚矣!

  蕭干感激涕零,謝恩領旨,與謀良虎攜手入城,說及抵禦宋軍時,蕭干慷慨激昂,指著東南面黃龍府方向道:“郎君寬心,我當日與那高強在燕京城外交戰,先已取勝,只因他兵多而敗。如今有大澤為地利,又有雄兵萬餘,足可抵擋宋軍,等到冬季雪降,宋軍不耐寒,這野外便是我兵馳騁之所,收復黃龍府指日可待!”

  謀良虎見蕭干所部嚴整,器械亦精,點頭道:“蕭大王素知宋軍深淺,如今宋軍勢大,我軍新敗,只可據險避戰,墮其鋒銳,蕭大王所言深得兵法精要,某甚是佩服。只是蕭大王此處乃是要緊去處,西面尚有契丹之兵窺伺,宋遼之間聞說有兄弟之盟,倘若一起興兵前來夾攻,禍事不小。”

  蕭干嗤笑道:“何謂兄弟?郎君有所不知,當日宋軍興兵取燕雲時,可從來不曾違背盟誓,只說是交割舊地!如此盟誓,特蒙蔽世人耳目而已,不足為憑,契丹人怨宋人趁火打劫,強取三京之地,痛入骨髓,日夜思謀報之不及,怎肯反助宋人取我疆土?我等皆北地之民也,所謂唇亡齒寒,契丹人亦當知之。實不相瞞,前日那遼國耶律大石曾遣數千兵至我疆界,我也道他有心來夾攻,誰料只一見我軍斥候面,兵不及交,便即退避百里,不復前來,如此,想必是有意敷衍南朝,斷不致真箇相攻,郎君不必擔憂!”

  謀良虎見說,一時大喜:“倘真如此,春泰有磐石之安,蕭大王功勞不小,待宋軍兵退之後,狼主必另有重賞!”二人攜手入城,自有一番熱鬧不提。

  第八十章

  當石秀接到高強的指示時,他的第一反應就是自己又要去拼命了:想要在短短兩個月內,讓在遼國位高權重、深得軍心的耶律大石下台,除了集結一班死士去刺殺他之外,石秀簡直想不出還有什麼好辦法。

  縱使對高強死心塌地的誠服,見慣了江湖上刀頭舔血生涯的石秀,對於刺殺耶律大石這樣的重量級人物還是心中發怵。好在身邊還有個李應可以商量,他見石秀面色不佳,便接過了那飛鴿傳書來看,仔細一咀嚼,不由笑道:“三郎,你卻執迷了,衙內傳書中分明寫道,命你須自中京入手,幾時要你刺殺耶律大石了?”

  石秀一怔,也覺事有蹊蹺,奈何這飛鴿傳書之法難保機密,所能傳遞的信息又極為有限,故而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什麼備細的指令來,不過高強既然寫明了要石秀從中京入手,那麼便是要向遼國朝廷方面去作文章了。

  說到政壇上的爭鬥,石秀連平均水準也及不上,更不要說扳倒耶律大石這樣的大動作。好在既然方向明確,他也曉得該找什麼人來幫忙,當下便囑咐李應依舊在上京臨潢府勾當諸事,尤其要注意搜集耶律大石軍中的情報,自己則快馬加鞭,又從上京趕回中京去。

  到得中京,便命人相請劉晏,將高強的傳書交於他看過了,即問道:“這等勾當,卻不是某家所長,少不得要劉兄參詳一二。”

  劉晏看罷,默然半晌,忽地輕笑道:“高相公少年得居樞府,開大宋未有之局面。果然有過人之能,只這一招釜底抽薪,便正中耶律大石要害。”

  石秀精神一振,忙問端詳,卻聽劉晏道:“石三爺,你卻不知,某在使團之中。多與那秦檜使人相談,對於遼國朝廷中的局勢也略知根底。那耶律余睹身為遼主國舅,又有擁立大功,自視極高。那耶律大石自大宋北歸之時,也只一被俘之敗將而已,何期先有擁立之功,亦躋身輔政三大臣之列,後來尾隨金人收復上京。手中又握有兵權,聲威赫赫,隱隱已壓過耶律余睹一頭。即如前日,我朝連書要遼國出兵攻打金國,那余睹見金國大敗,有機可乘,本有心立功,以固己之權勢,誰知耶律大石一意不允,按兵不動。累得余睹在中京要每日應付我國使臣,甚是狼狽。”

  “想那余睹心本不平,放在眼前大好的立功機會又被耶律大石阻攔,他若是再不嫉恨耶律大石,便成了今時的活聖人了!只是耶律大石手中有兵權,聲望又高,余睹輕易也奈何不得他,只得隱忍罷了。我若能善加挑唆。不愁余睹不出手對付耶律大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