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鄭居中和高強相交八年,自打崇寧四年幫助蔡京復相便已經聯手,經過這麼久的政壇風浪,相互間竟是聯結的越來越緊密,再加上合夥創建交易所,賺的盤滿缽滿,這位大宋國舅爺跟著高衙內,當真是升官發財一樣不缺,身為外戚都能回任宰執,這樣的收穫叫他怎麼能不堅定一貫地團結在高衙內周圍?

  此時見到高強暗號遞出,鄭居中心領神會,出班道:“官家,當日那趙良嗣獻計,若要收復燕雲,須得趁遼國變亂,女真作過時方是時機,如今既然北地亂局已成,國朝亦當及早設定機略。臣以為,彼燕民淪落腥膻二百年,恐怕未必能樂迎王師,最好不過是莫動刀兵,讓遼國將燕雲故地雙手奉上,方策萬全,否則,燕地諸族雜處,萬一生變,大事難知。”

  他這麼一說,殿上有一人卻不大樂意了。誰?正是西北六路經略使,帶樞密副使銜,入內供奉官童貫是也。這位一手掌握大宋數十萬西兵精銳的本朝第一武官,自從當日與高強達成協議之後,早就打起了親自率軍收復燕雲地如意算盤,要知自打當年太宗折戟燕京城下之後,就定了一個規矩,若有人收復燕雲,雖異姓亦得以封王。想想看,太監領兵收復故地,立功封王,這是何等的榮耀?作太監倘若能做到這份上,那當真是千古第一人,方稱了童貫的平生大志了。

  正是存了這個心思,童貫分外聽不得和平收復燕雲的提議,不打仗地話,他還立什麼功勞?當即出班奏道:“官家聖明,想那遼國自五代時竊取燕雲漢地,雄長北地垂二百年,國中精兵健馬、錢糧米谷泰半皆仰賴此二州,燕雲之地實為遼國國本所在,縱使國中大亂,又豈肯輕棄於人?鄭左丞此言,實為難成,愚意不用刀兵,燕雲必難收復。”

  高強聞言,心中只是偷笑。鄭居中這般說話,其實都是他事先設計好的,目地就是引出童貫堅決用兵的主意來。要知道歷史上大宋收復燕雲,打的真是超等的如意算盤,還以為燕雲之民盼望恢復如大旱之望雲霓,王師一出白溝,自必簞食壺漿夾道歡迎,不費一鏃一矢便能盡數收復故地。因此當時童貫出兵之時,朝廷根本就沒有做好打仗的準備,趙給的旨意寫的明白,命童貫“按兵巡邊,曉諭燕民來投”。結果大軍一到白溝邊,迎面就是遼兵咬牙拼死的哀兵之師,大宋這支轉戰南北、抵擋西夏、平定方臘的精銳西軍,就這麼稀里糊塗吃了一個大敗仗。說到底,這是政治的失敗,並不是軍事的失敗。

  “前車”之鑑,高強可不想重蹈覆轍,讓“後人”來為他這個“後人”再來哀嘆,是以便和鄭居中商量好了,要這般引導朝議的走向。當時聽了童貫出來反對,鄭居中亦不以為意,笑道:“童樞密好氣魄。既已得志西羌。還想北破契丹麼?只是請官家細思,當年以太祖太宗之英武,彼時數十年糾合之百戰精兵。與遼兵爭奪數十年,尚且只能定下澶淵之盟,維持一個不勝不敗之局,如今雖說遼勢已衰,不復往日之強盛,我大宋卻亦是承平日久。民不習兵,未有太祖太宗時那等精兵猛將,成敗之數,殊難逆料。臣之愚見,還是須得設一個萬全之法,否則的話,可不能為了一己名利,將我大宋國運都賭了這一鋪。”

  童貫氣的咬牙切齒。卻又不好反駁,難道說自己英明神武,強似太宗太祖?敢說這樣話地人,多半也是太祖級別地人物了。比如現代那位蔑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的一代偉人,童貫要是敢當著趙的面這般放言,只怕什麼領兵立功從此再也休想,趙多半會立時命人賜他一杯御酒,來個杯酒釋兵權2.0版。

  正尋不到合適地言語反駁,卻聽一旁有人笑道:“鄭相公

  那交易所中消磨,敢是見多了有人將身家性命都撲在輸了其狀慘酷,以此方之國政,故而惟務謹慎麼?”眾人視之,卻是當今右相梁士傑。

  這位當日追隨蔡京發跡的寒門學子,在蔡京退隱杭州之後,與高強緊密團結,才算是真正邁入了權力生涯的巔峰,如今他身兼右相和中書侍郎二職,政事大權操於一手,比之當日蔡京的地位也不相上下。不過和蔡京相比,梁士傑有一點好,他目下還只有五十歲不到,年富力強之時,正要在這大宋宰相的位子上作一番事業,因此也算是個敢於任事的官員了。

  鄭居中聞言亦笑道:“不瞞梁相公,某正有思於此。童樞密適才說當用刀兵,道理亦是不錯地,只是勝負難料,等如是用我大宋國運去押了一鋪,智者當不及此。”

  童貫沒好氣地道:“然則以鄭相公之見,當用何萬全之策?莫非遣一介使者去向那遼主天祚稱說,若不還我燕雲,便要興兵來攻,指望那遼主嚇得魂不附體,乖乖奉上燕雲故地?”語氣中的嘲諷之意,任是甚人也聽的明白了。

  —

  鄭居中仍舊笑意不減:“童樞密說笑了,想那燕雲乃是遼國國本所在,如何肯棄?”

  這一下連趙都聽不下去了,說不能打的也是你,說必須要打的也是你,話都叫你一個人說盡了,還讓不讓人說話?“鄭卿家,依你之見,如何才保得萬全?”

  見皇帝開口,鄭居中儘管甚有聖眷,也不敢怠慢,施了一禮,方道:“官家聖明,臣適才所言之意,乃是以為這燕雲之地,一來是遼國國本所在,不肯輕棄,必要用兵方可,二來此處非只漢民,乃是番漢雜處之地,我朝不易安撫。倘若一味用兵,激得群情激憤時,那燕地乃是強兵之地,尋常百姓亦能彎弓走馬,縱使遼兵束手,我亦未必能安定此地。臣之愚見,若要收復燕雲,須得多方著手,一則聯絡燕地豪傑,使其安集百姓,以待王師,二則整兵繕甲,伺機而發,以震懾宵小,安定燕地,三則脅迫契丹,只須有一個名分,那時我收取燕雲,亦不算背盟,師出有名,為此大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