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幾句話說下來,趙佶原也不是那等嚴肅恭謹的皇帝,也就暫解愁眉。坐在殿中四下望,見鄭皇后几案上放著一本書,折放著內頁向上。顯然是聽到自己來時剛剛放下,便隨口問道:“皇后近日讀什麼書?”

  鄭皇后見問,便道:“見讀神宗正史,觀神考與王安石君臣事。”

  趙佶一聽,頓時來了興趣。他得國是靠著英宗向太后一力贊襄,當時宰相章敦並不想立他,認為他不能象哲宗那樣厲行熙豐新法。正因為皇位不穩,因此趙佶登基之後不久,便決意大力繼承熙豐法。打著紹述父兄遺志的旗號,以顯示他與父兄謀政是一脈相承,正合繼承大統。

  一面和鄭皇后說話,一面走到案前,待要伸手拿起那本書來看時,卻微微一怔,眼見那案頭還放著兩本書,卻是一模一樣的神宗正史。復又將手中這本打開封面來一看,也是神宗正史,且都是同一冊。

  鄭皇后走到他身後,拿起那兩本書來道:“官家,你可是見這三本書一般無二,故而疑惑?臣妾初時也道是這般,哪知三本書參看之後,方知同為正史,內里大有不同哩!”便信手打開手中的一本來,將書頁翻到一頁,趙佶已見那書中用硃筆劃了幾行,說的正是熙寧七年鄭俠上書神宗,求盡廢熙寧諸法之事,對其評價為“奸佞小人,妄發遞鋪,以細事搖動聖聽,謀沮新法,賴聖心聰慧,不為所動,越三日,遂雨下沾襟,兆民歡悅,俠謀遂不成。”

  趙佶看時,不解其意,卻聽鄭皇后道:“官家請記,此乃官家踐祜以後時所修神宗史。這一本卻是元佑時所修的神宗史,且看這一段。”說著又將另外一本翻開,趙佶看時,又是一段硃筆圈出:“俠雖小吏,忠奮激發,不顧其身,以未信之身而諫,能以片言悟主,殃民之法幾於是一舉而空,雖然其謀終不成,而此心亦足以白於天下後世矣!”

  趙佶眉頭大皺,心說怎麼同樣一件事,就弄出不同的評說來?旋即醒悟,卻道:“此必元佑黨人所為爾!”

  鄭皇后微微冷笑,向趙佶道:“官家聖聰,果然能識其實,只是官家看這字體,可有幾分相似?”

  趙佶再看時,只覺得眼熟,猛的省起,愕然道:“莫非這都是出自蔡京之手?”

  鄭皇后再不說話,只是冷笑不止。趙佶將她手中兩本拿過來,和著自己手上的那本,翻來覆去地看,內中各處但有不同處,都被鄭皇后用硃筆點劃出來,彼此對比,異同處一望便知。趙佶越看越怒,終於將三本書一起擲於桌上,拍案道:“好個蔡京,口口聲聲紹述為志,卻原來只是反覆媚上,如此小人!”

  鄭皇后嘆道:“神考變法,富國強兵,哲廟承神考之志,屢挫夏賊,俱是不世之功業。官家留意治道,欲紹述熙豐良法,正是理所應當,但先皇變法時,每以得人為要務,謂雖有良法,亦須待良臣,倘若行法不得其人,則良法適足以害民爾。神考警言,官家何不記取?”

  趙佶連連點頭,道:“非皇后言,朕幾不悟!原來蔡京動輒紹述。卻是以此來迎合於朕,倘若朕要盡罷熙豐法,行元佑之道,只怕他也是一般兒贊襄如故罷?”

  鄭皇后盈盈秋水凝注,滿眼儘是傾慕之意:“官家如此聖明,當真天聰難掩!”

  美人垂注,趙佶心中頓時象吹了氣一樣膨脹起來,他本是素性輕佻易於激動的。思緒就像野馬一樣奔騰起來:“神考用王安石秉政,前後八年,後終其世不再復用,卻仍舊行新法如故,可見這法出自上,而非在於臣,如今諸法俱在,足食足兵,朕可垂拱而治,何必變法之臣贊襄?況且神考用王安石秉政八年。哲廟用章敦秉政行新法。前後亦是八年,如今蔡京前後兩相,統算也逾八年矣!可見一相八年。不可再用,如章敦末年奸言害朕,若非太后一力遮護,朕這皇位幾乎不保!可見一相日久,必然養威弄事,氣凌其主。”

  趙佶越想越覺得有道理,鄭皇后在一旁又不再多說,只是拍他地馬屁,這藝術家皇帝的思維一旦展開,種種附會之處不一而足。一會想:“王安石逢大旱與星文而免,蔡京亦前後遭逢星文與大旱,兩者皆秉政八年,神考既然不再用王安石,我又何必必用蔡京?”

  一會又想:“蔡京之弟蔡卞,為王安石之婿,始終贊助熙豐新法,雖經元佑更化亦不改初衷,似此方可稱為紹述之臣了!只可惜因牽連張懷素謀反案。此生亦不得起用矣!”

  種種念頭紛至沓來,終究匯成一條:“蔡京不必復用,亦不可復用,此種反覆小人,如何可信之?”想通了這一節,趙佶心頭猶如放下一塊大石,頓時覺得這仁明殿裡的空氣都比剛才新鮮通暢了許多,而鄭皇后看上去更是美艷如花,宛如仙妃一般,自是色心大動,攜入帳中顛鸞倒鳳不提。

  只是藝術家的激情,來的快,去的也快,不過盞茶功夫,趙佶已經偃旗息鼓,伏在鄭皇后身上呼呼喘氣,任憑皇后喚來宮人,伺候皇帝清潔。

  激情釋放之後,大腦格外空靈,趙佶忽然想起一事要緊:“只是如今蔡京已經被朕宣召入朝,朝野咸謂朕將大用於他,於今縱是不用,卻如何了當?更兼朝政未明,大臣威權不足,唯恐蔡京去後,政令不行,如之奈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