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怎麼頃刻之間,這朝中的暗戰就成了明刀明槍的廝殺了?”即便明知事情未必會到這最後的地步,但是面對著有可能刺刀見血的前景,高強還是有些接受不了,心說大宋朝的官員們原來也不是那麼書生迂闊嗎!

  出乎他意料之外,次日,當楊戩奉旨向蔡京府中宣示,將由官家趙佶在玉清樓欽賜鹿鳴宴,為蔡京接風的時候,蔡京當即將裝著哲宗實錄的玉函取出,託付楊戩轉交趙佶,口稱罪臣蒙皇恩,得以重返汴京天子腳下,已經是過其所望,更不敢受鹿鳴嘉宴,因此托楊戩轉交哲宗實錄給皇帝。

  楊戩自不敢接,奈何蔡京一再堅持,只得應了。待回宮之後,將玉、函獻於趙佶,趙佶聽說蔡京如此謙抑,也是喜歡,隨打開玉函,取出哲宗實錄來翻閱,但見滿手儘是蔡京那一手秀挺漂亮的字體,趙佶乃是書法大家,自然識貨,邊看邊點頭叫好,如同賞玩一部藝術精品一般。

  翻到最後,見是一頁題記,闡明了奉旨編修實錄地本末,又簡述哲宗朝大事,末了將趙佶比作神宗,蔡京自況為王安石。

  趙佶一面看,一面心中奇怪,照著題記上地口氣,蔡京已是自揣必將大用,這自比王安石,又期望皇帝作神宗,其意甚明矣。為何適才楊戩所說,蔡京還那麼謙抑,連趁鹿鳴宴親手進呈哲宗實錄都不敢?

  他這裡只顧看,那邊梁師成侍立一旁,見趙佶出神,便走到楊戩身旁,猛的叫了起來:“楊戩,你那冠上是何物?”

  楊戩吃了一驚,正要拿下冠來看,趙佶被這一聲驚醒,也注意到了楊戩帽子上有一塊白色物事,為是較為細小,乍一看不易看出。便叫楊戩將帽子脫了,獻上來自看。

  楊戩將帽子摘下,一看好似是一角紙,心中已是雷擊一般,情知中了梁師成的詭計,否則他晨間去往蔡京府第宣旨,周身上下都是收拾妥當地,如何會有這一角紙在帽子上而不知?現在官家叫喚,他稍一遲延,一旁梁師成怕他出狠招將那紙吞下去,劈手便奪了過來,呈上給趙佶看。

  趙佶將那一角紙從帽子縫中取出,展開看時,不由得勃然大怒,拍案怒喝道:“好個楊戩,竟敢溝通外臣,妄求富貴!你眼裡還有朕嗎!”原來那紙上寫著一行小字,道是“蔡京求以太師總領三省。”趙佶看了,只道是蔡京串通了楊戩,要他為自己求官。

  楊戩懵然不知深淺,但見趙佶如此雷霆震怒,嚇的魂不附體,連冤枉都不敢叫,跪在地上只顧磕頭,此時生死關頭,磕頭也須盡力,那頭撞在地上咚咚有聲,不一會額頭上已經是血跡斑斑了。

  趙佶這一怒非同小可,也不管楊戩老臣,又這般懇求,當命梁師成將楊戩拖下去重重杖責,而後關押起來。梁師成與楊戩鬥了許久,如今好容易用高強的計策,占了這回上風,如何不趁機下死力?吆喝一聲,上來兩個太監將楊戩拖了下去,四十大板打得楊戩一條命去了七成。

  第三十章

  一團高興啟封翻閱玉函,不想卻得了這個結果,趙佶自是掃興,不過楊戩與蔡京為死黨,他也不是第一天知道了,只為這兩人都是老臣子,各自又有一班勢力為羽翼,輕易也不便動,故此隱忍。不過這知道是一回事,親眼看到又是另外一回事,居然當著自己的面從楊戩身上搜出他和蔡京勾結的證據來,叫趙佶怎不惱火?

  只不過,惱火歸惱火,頭腦稍微冷靜下來之後,趙佶心裡也明白,這不過是事有必然而已。蔡京年紀漸高,他罷相之後,朝政也稱得上平穩過度,倘若這次函進哲宗實錄不能封相,那恐怕就是終身無望再度宣麻了,是以交結楊戩,乃是必然。

  趙佶想了一會,不禁心中煩躁:“本以為蔡京老臣,謀國有道,兼得眾望,故而斥退張商英之後,便想要再度引進他為相。如今看來,蔡京權欲甚重,交結近侍,如今宰執中三人出自他門下,倘若再度起用他,之後恐有尾大不掉之患,如之奈何?”

  趙佶之所以猶豫,原因在於蔡京秉政多年,確實有一幫人擁護他。如今張商英既去,這些人認為反對蔡京的勢力倒台,自然要輪到蔡京上台了,故而為之搖旗吶喊者著實不少。再者,蔡京在日,改革茶鹽諸法,朝廷理財有道,也是他的政績;而他兩度罷相之後,無論是趙挺之還是張商英接任,為了表示和蔡京不是一個路子,都採取了悉數推翻蔡京成法的做法。自來為政須有一貫之道,利不百,不變法,這兩位宰相如此做法,自然是引起了許多混亂,由此頗有一部分人懷念蔡京在日,起碼蔡京對於改善官員待遇是不遺餘力的,加薪加的不亦樂乎。幾次官制改革,都給廣大官員帶來了實惠。

  一時不得要領,再看手中那蔡京的書法,趙佶只覺得異常刺眼,悶哼了一聲,將那書冊都丟在玉函中,吩咐梁師成收起來,來日交給太史官。自己袖子裡籠了那頁題記。逕往仁明殿來,尋鄭皇后說話。

  到了彼處,鄭皇后率押班、御侍等宮人迎接。這鄭皇后乃是趙佶在潛邸時結識的,當時是向太后身邊的押班。趙佶即位之後,她與另外一位王押班一同被賜給趙佶,兩女俱都有寵,如今一個作皇后,一個便作了賢妃,也是四大夫人之一。

  這時延福宮還未擴建,趙佶宮中遊樂之所甚少。加之鄭皇后自來與他相諧。治理宮中又甚是嚴謹,有賢后之名,故而趙佶對她甚是敬愛。皇帝與皇后見禮畢。自要說些話兒,這鄭皇后自來聰明,見趙佶若有憂色,情知必定是朝中有事,便揀些有趣話兒,東拉西扯地哄趙佶開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