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久仰久仰!”高強連連施禮,心說我還真是久仰了!歷史上擔任首次宋金海上之盟的使者,就是您了!

  馬政顯然不知道自己曾經在歷史上占據的要害位置,對高強客套了幾句。

  隨即上來兩個年輕人,都是二十歲上下,身材高大。英氣勃勃,上前以軍禮參見,自報家門。一個是馬政的兒子馬擴,另一個自稱劉琦。

  “咦喂,哪個劉琦?”高強不大不小吃了一驚。北宋末南宋初。有個劉琦大大出名,順昌一戰據城死守,以寡破眾,打敗了完顏兀朮十萬大軍。眼前這位……不是同名不同人罷?

  劉琦小伙子開朗的很。見高強脫口說了這話,露齒笑道:“想是高太尉已經有信到來,往後末將還有地叨擾高知府,萬祈海涵則個。”

  高強這下更奇怪,沒想到這人居然是自己老爹高俅面上來的,怎的又與宗澤作了一路?心中許多疑竇。無奈此間並非說話的所在,趕忙廝見過了。將一行迎入城中,府衙安置。

  許貫忠尋個空拉過高強,袖子裡遞了一封書信過來,高強一看,乃是老爹高俅的手書。原來這劉琦果然是高俅遣人送來,那太尉府相隨的幹辦路上逢了許貫忠,將這差事交卸了便自回去,這封高俅的手書便由許貫忠轉交。

  高強展信,原來劉琦的父親是當今熙河路安撫副使、知西寧州劉仲武,當年高俅被徽宗派到西北軍中混軍功,就是作的劉仲武的副將,兩人軍中甚為相得,仗著崇寧初年地幾次大勝,西北軍升遷了一大批軍官。高俅本來就是皇帝派去混資歷的,自然功勞大大,劉仲武沾了他的光,升官發財也比同袍快了許多,一來二去,索性結了通家之好,雖然不久高俅便奉調回京,接著坐火箭一樣幾年中升到太尉,與劉仲武卻仍舊相通問。崇寧四年時西北軍大將高永年敗沒,劉仲武等十八將險些牽連被殺,高俅為之奔走說情,也是出力不少。

  既然是通家之好,二人便有意結成世交。恰好劉仲武地幼子劉琦剛剛成年,高俅很是仗義地安排他承父之恩蔭,補為禁軍閣門祗候。這劉琦年少好動,自小又在西北軍中跟隨父兄,在京城繁華之地怎麼也待不安生,高俅沒空管他,又怕他惹事,對劉仲武未免不好交代,想想兒子高強在青州作知府,一方稱尊,劉琦到了那裡,闖出什麼禍來也好遮掩,便揮函送了過來。至於劉琦為何與宗澤一路,書中並未提及。

  高強噓了口氣,按照信上所說,劉琦既然是劉仲武的兒子,那多半錯不了,這剛剛二十出頭的小子就是歷史上地南宋名將了。“呃,好似本衙內也是二十出頭的小子罷?嗯嗯,魯迅說過,就算再有天才的詩人,出生之後的第一聲啼哭也不會是一首好詩,若不到滄海橫流,怎知英雄本色?罷了,且讓本衙內來和劉琦練練。”

  他轉出廳堂,吩咐擺宴給宗澤一行接風。原本計劃著宗澤等人今日要到,這酒席早就預備下了,頃刻間便排布好,眾人紛紛入座。

  見菜餚簡約,酒不過一壺,宗澤微微點頭,卻不知高強摸著他的脾氣,不敢大肆鋪張。

  酒席之中,高強隨意問起劉琦地來由,原來他與馬政的兒子馬擴卻是好友,二人同在禁軍御前班中作閒職。聽說馬擴要隨父去往登州任上,劉琦有些不舍,恰好高俅要他來青州高強帳下,正是同路,便與之同行,他與宗澤原本是不相熟。

  高強這才釋然,聽說馬擴與劉琦乃是好友,本著“英雄相惜,臭味相投”的原則,劉琦既然是個角色,這馬擴多半也有些本事,便很是客氣了幾句。

  宗澤飲了兩杯,忽向高強道:“高知府,老夫在南邊時,聽人說高知府將門虎子,甫到任上便平了境內悍匪,不知可否說來聽聽?”劉琦馬擴都是年輕軍人,所謂的少壯派,提到軍事就來精神的,一聽宗澤談起這個話題,耳朵都豎了起來。

  高強笑著將去年剿滅桃花山一役的經過說了,又指著堂下站著地曹正道:“這曹節級便是當日夜襲不成,歸降朝廷的一員頭領,只是他投降之後,不肯帶隊進山,因此不曾立功,到今天還委屈在我府中作個節級,管著百十名弓手。”

  劉琦看了看曹正,撇了撇嘴,故意大聲道:“頑劣之輩,不知大義所在,能保全項上首領已屬不易了!”

  第二十八章 迎宗澤(下)

  曹正雖然是招安的草寇,卻是林沖的掛名徒弟,算起來與高強也是同門,加上本人頗得高強賞識,因此在這青州城中也算一號人物,劉琦這麼個京城裡來的年輕軍官哪裡在他眼裡?哼了哼,眼角也不望他一下,梗著喉嚨道:“嘴上沒毛,辦事不老,陣前金鼓一響,多管連家門在哪都找不著了罷!”

  劉琦年輕氣盛,將門世家出身,父親是西北名將,在京城又有高俅護著,雖然不是什麼惡少脾氣,要說城府什麼的就談不上了,加上對方又是一個草寇投降而來,哪裡受得了這樣的冷語?也顧不得這裡是高強的府衙,從席上直跳起來,叫道:“鼠輩安敢欺我?”他可不是說說就算了,也不知從哪裡摸出一張弓來,搭上箭就要射曹正。

  高強大吃一驚,心說你就算是在西北軍中橫慣了,總不能才到我這裡就要殺人罷?雖然知道劉琦未必就起了殺心,但弓箭乃是軍中利器,動不動就能要人命的,倘若這一箭出去中了要害,豈不糟糕?趕緊出言勸阻,又叫曹正賠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