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日、美雙方之所以都把菲律賓作為決戰的首要戰場,主要是這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菲律賓群島由7000多個島嶼組成,離亞洲大陸約500海里,在台灣以南230海里。它從棉蘭老島起向北延伸,通過比薩揚到最大、最重要的島嶼呂宋,共長1150英里。只有11個島的面積超過1000平方英里,其中棉蘭老和呂宋兩島占陸地總面積的2/3以上。萊特是菲律賓群島的心臟,它的海灣寬廣,是招引海上進攻的好地方。特別重要的是,菲律賓是防衛日本本土的最重要的屏障。

  1944年8月,尼米茲命令美國第三艦隊司令哈爾西從南太平洋北上,接替斯普魯恩斯指揮中太平洋艦隊,並計劃參加即將到來的對菲律賓的進攻。為了給進攻菲律賓的部隊準備前進基地和後方供應基地,哈爾西的部隊要在1944年9月15日拿下加羅林群島西部的帛琉群島,以及帛琉與馬里亞納群島之間的猶里蒂珊瑚島。此外,哈爾西還要支援麥克阿瑟的西南太平洋部隊,於9月15日攻入摩羅泰,然後再向菲律賓南部和中部進軍。

  9月初,美國第三艦隊司令哈爾西在他的旗艦“新澤”號上與第三十八突擊隊會師,並開始對菲律賓中部進行空襲,以便對即將進行的進攻摩羅泰島和佩列流島給予戰略支援。空襲結果令人振奮,美第三十八突擊隊以損失8架飛機和10名駕駛員的代價,擊毀日機約200架,炸沉貨船12艘、油船1艘。哈爾西從這次空襲中得出結論,菲律賓中部日軍防禦空虛,因而他急電尼米茲,建議麥克阿瑟儘可能早日進攻萊特。尼米茲把這個決議轉交當時正在魁北克開會的美國參謀長們。他們在徵得麥克阿瑟同意之後,就命令尼米茲和麥克阿瑟聯合起來,於10月20日向萊特發動進攻。

  首先,美國西南太平洋部隊和中太平洋部隊協同一致,於9月15日對日軍控制的兩個島嶼摩羅泰和佩列流發動突然襲擊。西南太平洋的第七兩棲作戰部隊越過了重兵防守的哈馬里拉島,運載28萬名部隊,一舉攻下了摩羅泰島。島上日本守軍幾百人倉皇逃入山中。美軍工程兵很快就在摩羅泰修建好兩個轟炸機場和一條戰鬥機跑道。

  進攻4公里長的佩列流島的戰鬥打得非常艱苦。島上日軍約1萬人,一半是精銳部隊,並且貫徹了日本大本營的最新指示,採用縱深防禦,負隅頑抗。美軍傷亡1萬人,直到1945年2月才完全肅清了島上的殘敵。

  9月間,美軍還占領了附近的小島安戈爾和東北部的猶里蒂島。這兩個小島也作為空軍基地和後勤基地,為進攻萊特提供了方便。

  對菲律賓群島的空襲是從10月份開始的。美國第三艦隊的任務是打擊菲律賓的北翼。10日空襲琉球群島,11日襲擊呂宋機場,12日開始,連續3天轟炸台灣。據累計,在9、10月間,第三艦隊在一系列的空襲中,炸毀日機1200架以上,其中很多是新近從日本本土起飛的。

  以中國為基地的第二十轟炸機隊的B—29和陳納德將軍的第十四航空隊的中程轟炸機,也襲擊台灣和中國大陸沿海一帶的日本空軍基地、軍艦和運輸船隻。

  美國第三艦隊的艦基飛機和其他地區空軍的廣泛出擊,收效良好,使麥克阿瑟的進攻部隊平安到達萊特地區。這支大軍由700艘艦隻組成。海軍中將金凱德指揮的第七艦隊提供海空支援,它分為南北兩個突擊隊轟炸萊特和阻擊敵軍。第六集團軍司令克魯格上將指揮地面部隊:第十軍偕同北路突擊隊登陸,第二十四軍隨同南路突擊隊進攻。從10月10日到15日,他們分為幾個梯隊向萊特進發。

  在麥克阿瑟的目標萊特島上,日本守軍只有第十六師團,不到2萬人。這支部隊是在1941年聖誕節前夕在呂宋東岸登陸的,在參與奪取馬尼拉之役後,曾在巴丹作戰。但這支部隊現在的大部分成員,包括司令官牧野四郎中將都是新換來的,從來沒有打過仗,這個師團在日本的名聲也不好。他們大都是從京都、大阪地區徵集來的,“做生意還可以,打仗卻不行”。

  萊特像個楔子插在兩個大島之間,東北面是

  薩馬,南面是棉蘭老,形狀像顆臼牙,牙根指向棉蘭老。其東海岸沿雷伊泰灣是一片長35英里的肥沃平原。海岸空曠,沒有暗礁保護沙灘,是理想的登陸作戰地點。但進入內陸幾英里後,麥克阿瑟的部隊就必須越過地形複雜的沼澤地、河流和水稻田,在雨季時除非走大路,否則幾乎無法通過,而雨季已經開始。島上其餘的地方是山區,到處是茂密的森林,攻或守同樣困難。島上還有眾多的小股游擊隊,他們經常襲擊日本人,對麥克阿瑟部隊的登陸起了有力的配合和支援作用。

  島上人口約100萬,除了3000多名華人和少數歐洲人、美國人和日本人外,都是靠種田和打魚為生的比薩揚人。主要作物是水稻、甘蔗、玉米和椰子,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富饒的魚米之鄉。

  此時,在東京方面,大本營為了加強菲律賓的防務,迎接美軍的進攻,解除了黑田將軍的菲律賓方面軍司令官的職務,因為他散布了悲觀情緒,曾經公開地預言,日本陸基飛機不能挫敗美國的海上力量。接替他指揮各島地面部隊的是早期取得勝利的英雄之一、號稱“馬來亞之虎”的山下奉文將軍。在新加坡戰役以後,山下被調往滿洲去訓練部隊。山下接到命令後心神不寧,他在南下途中私自對他的親信作戰參謀說,他深恐菲律賓戰役“將是又一次湊川之戰”,是一場指揮官一開始就知道沒有希望打勝的戰役。但是,他卻不能向其他的參謀人員流露他的悲觀情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