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1935年12月9日這天的遊行示威我沒參加。中午吃飯的時候聽說學生上街了,被水龍沖了,被警棍打了,有些學生受了傷,有些學生被捕。到了11、12號,我們正上物理課,聽到緊迫的鐘聲,隨著呼喊同學們都到體育館集合。這時候,有燕京大學的幾位同學,介紹愛國遊行被鎮壓的事實,講到抗日救亡的願望,號召同學們參加救亡的行列,痛哭流涕,慷慨激昂,群情振奮,匯文同學一致決定參加救亡行列。大會上我們讀書小組有位同學,提名我做非常學生自治會的委員。從即日起,宣布罷課。到12月16日,參加了北平學聯組織的遊行示威活動。"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經過曲折、迷悟、探索、追求,從此我執著走上了愛國救亡的道路。
以上,我說的是我們這個家庭在北大當過學生的幾個人的情況。我今年七十四歲了。從“一二·九”算起,到現在已經54年了。看到的、聽到的更多更多的事實,說明愛國要愛得正確,是不容易的;愛國要愛得執著,更不容易。有愛國的願望、愛國的想法、愛國的感情,是好的,但光有這些還很不夠。有了愛國的願望、愛國的感情,一個人也好,一個團體也好,一個民族也好,也可能犯錯誤。小錯誤必不可免,大錯誤則應力求避免。問題是犯了錯誤怎麼辦?有的人犯了錯誤,就沿著錯誤的道路走下去,一直走到反動的道路,甚至於賣國的道路。問題在哪裡呢?犯了錯誤,能從國家、民族的利益出發,認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就可以一步一步地走上正確的道路。有人說,愛國有心,報國無門。門在哪裡?就在於你誠懇地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只要這樣,錯誤甚至於失敗,確實可以成為寶貴的財富,使你更加成熟,更加真誠。錯誤往往是正確的先導,接受錯誤的教訓,正是進步的新起點。愛國愛得正確尤其重要。我家裡的人也好,或者我的同志和戰友也好,有些人在一個時期、一個段落,甚至一二十年,都是愛國愛得正確的,都是跟著正確的道路前進的。可是到了一個時候,一個關鍵時刻,有的人動搖了,有的人轉向了。就拿前面我說過的表哥來說,他引導我走上了救國的道路,坐牢一直到1936年同薄一波等同志一起出獄,整整三年,一直很堅強,一直表現很好。出獄以後,他見到我,說想回家看看,他家裡人也希望他回去看看。沒想到一回家,就不出來了。抗日戰爭爆發,他重新參加了抗日救亡的活動,但是不是來找黨,而是找到蔣經國,在贛南公署幹了好幾年,下場很不好。
還有延安馬列學院,一個經過長征的老幹部,畢業以後分配到國民黨區做地下工作。被國民黨抓起來後,叛變了。還有,一個在馬列學院院長領導下的黨總支五個常委之一的人,被派回家鄉做工作,被國民黨抓住以後,也叛變了。
相反,有些人原來走錯了路,經過歷史的教訓,最後走上了正確的道路。其中包括當了戰犯的,後來成了愛國的將領。另外我還可以說到陶峙岳將軍,他曾經當過新疆綏靖區總司令。到1949年,響應黨的召喚,並受到張治中將軍的影響,在五十七、八歲的時候,和包爾漢領導了新疆的和平起義。從此以後,他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搞愛國事業,屯墾戍邊,保衛邊疆,建設邊疆,做出了很突出的成績。一直到1981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實現了最高的願望。
我們北大的同學,有些人在今年那幾個月里,也可能做錯了事,說錯了話,原因很多,但總的來講,只要認識了,接受了教訓,都沒有什麼不好。黨和政府是理解的,人民也會諒解。怕就怕固執錯誤,堅持錯誤,不願意改正錯誤。
至於愛國要愛得執著,愛得堅定,愛得徹底,堅持到死那天為止,確實是個艱難的過程,要隨時準備接受考驗。這裡核心的問題,是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國家前途和個人前途、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係問題。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可以說是難以愛國愛得執著的重要原因或者說唯一原因。換句話說,就是個人利益、個人命運、個人前途的位置擺得不妥當,就不可能愛國愛得執著。
現在流行一種說法:要以個人為中心,進行自我設計、自我完善。堅持這樣的觀點,堅持這樣的立場,他口頭上也說是愛國,實際上很難說是真愛國,即使一時一事愛國,也不可能堅持到底。在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如果把個人利益、自我完善擺在高於一切的位置上,個人主義思想膨脹到極點,不惜損害國家利益、踐踏民族尊嚴,還不知悔改,就難免不走到賣國的道路上。這已經為很多的事實所證明。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常遇到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個人前途和國家前途的矛盾。遇到這種矛盾,特別是在這種矛盾尖銳的時候,必須自覺自愿地把國家利益、國家命運、國家前途放在第一位,把個人利益、個人命運、個人前途放在第二位,甘心情願地、真心實意地以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甚至於犧牲個人利益。我們成千成萬的先烈不正是這樣做的嗎?不正是因為他們這樣做了,我們的國家才有今天嗎?
或者流芳千古,或者遺臭萬年,關鍵的一點,是把個人的利益、命運、前途,放在什麼位置上。據說曹操說過,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這話是否真的說過,需要歷史家去考證。但作為一個真正的愛國者、執著的愛國者來說,無論如何不能負國家、負人民,絕對不能時時刻刻想的是國家負我什麼,沒給我什麼,而應該時時刻刻想著我為國家少做了什麼,少貢獻了什麼。對我們這樣一些六七十歲的人來說,解放後四十年,和舊中國相比,確實是天翻地覆的變化。用毛主席的一句話來說,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我們走到大陸的任何一個地方,再也看不到帝國主義侵略者像過去那樣污辱、欺凌我們的事情了。但是從歷史發展的前途來講,還是需要我們奮發圖強,勵精圖治,艱苦奮鬥,甘於奉獻,使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更加富強,更加進步。為此也就需要我們年青一代,不止一代,還要下幾代,為我們的國家,為我們的民族,繼續做出貢獻,繼續做出犧牲。
以上,我說的是我們這個家庭在北大當過學生的幾個人的情況。我今年七十四歲了。從“一二·九”算起,到現在已經54年了。看到的、聽到的更多更多的事實,說明愛國要愛得正確,是不容易的;愛國要愛得執著,更不容易。有愛國的願望、愛國的想法、愛國的感情,是好的,但光有這些還很不夠。有了愛國的願望、愛國的感情,一個人也好,一個團體也好,一個民族也好,也可能犯錯誤。小錯誤必不可免,大錯誤則應力求避免。問題是犯了錯誤怎麼辦?有的人犯了錯誤,就沿著錯誤的道路走下去,一直走到反動的道路,甚至於賣國的道路。問題在哪裡呢?犯了錯誤,能從國家、民族的利益出發,認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就可以一步一步地走上正確的道路。有人說,愛國有心,報國無門。門在哪裡?就在於你誠懇地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只要這樣,錯誤甚至於失敗,確實可以成為寶貴的財富,使你更加成熟,更加真誠。錯誤往往是正確的先導,接受錯誤的教訓,正是進步的新起點。愛國愛得正確尤其重要。我家裡的人也好,或者我的同志和戰友也好,有些人在一個時期、一個段落,甚至一二十年,都是愛國愛得正確的,都是跟著正確的道路前進的。可是到了一個時候,一個關鍵時刻,有的人動搖了,有的人轉向了。就拿前面我說過的表哥來說,他引導我走上了救國的道路,坐牢一直到1936年同薄一波等同志一起出獄,整整三年,一直很堅強,一直表現很好。出獄以後,他見到我,說想回家看看,他家裡人也希望他回去看看。沒想到一回家,就不出來了。抗日戰爭爆發,他重新參加了抗日救亡的活動,但是不是來找黨,而是找到蔣經國,在贛南公署幹了好幾年,下場很不好。
還有延安馬列學院,一個經過長征的老幹部,畢業以後分配到國民黨區做地下工作。被國民黨抓起來後,叛變了。還有,一個在馬列學院院長領導下的黨總支五個常委之一的人,被派回家鄉做工作,被國民黨抓住以後,也叛變了。
相反,有些人原來走錯了路,經過歷史的教訓,最後走上了正確的道路。其中包括當了戰犯的,後來成了愛國的將領。另外我還可以說到陶峙岳將軍,他曾經當過新疆綏靖區總司令。到1949年,響應黨的召喚,並受到張治中將軍的影響,在五十七、八歲的時候,和包爾漢領導了新疆的和平起義。從此以後,他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搞愛國事業,屯墾戍邊,保衛邊疆,建設邊疆,做出了很突出的成績。一直到1981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實現了最高的願望。
我們北大的同學,有些人在今年那幾個月里,也可能做錯了事,說錯了話,原因很多,但總的來講,只要認識了,接受了教訓,都沒有什麼不好。黨和政府是理解的,人民也會諒解。怕就怕固執錯誤,堅持錯誤,不願意改正錯誤。
至於愛國要愛得執著,愛得堅定,愛得徹底,堅持到死那天為止,確實是個艱難的過程,要隨時準備接受考驗。這裡核心的問題,是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國家前途和個人前途、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係問題。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可以說是難以愛國愛得執著的重要原因或者說唯一原因。換句話說,就是個人利益、個人命運、個人前途的位置擺得不妥當,就不可能愛國愛得執著。
現在流行一種說法:要以個人為中心,進行自我設計、自我完善。堅持這樣的觀點,堅持這樣的立場,他口頭上也說是愛國,實際上很難說是真愛國,即使一時一事愛國,也不可能堅持到底。在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如果把個人利益、自我完善擺在高於一切的位置上,個人主義思想膨脹到極點,不惜損害國家利益、踐踏民族尊嚴,還不知悔改,就難免不走到賣國的道路上。這已經為很多的事實所證明。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常遇到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個人前途和國家前途的矛盾。遇到這種矛盾,特別是在這種矛盾尖銳的時候,必須自覺自愿地把國家利益、國家命運、國家前途放在第一位,把個人利益、個人命運、個人前途放在第二位,甘心情願地、真心實意地以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甚至於犧牲個人利益。我們成千成萬的先烈不正是這樣做的嗎?不正是因為他們這樣做了,我們的國家才有今天嗎?
或者流芳千古,或者遺臭萬年,關鍵的一點,是把個人的利益、命運、前途,放在什麼位置上。據說曹操說過,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這話是否真的說過,需要歷史家去考證。但作為一個真正的愛國者、執著的愛國者來說,無論如何不能負國家、負人民,絕對不能時時刻刻想的是國家負我什麼,沒給我什麼,而應該時時刻刻想著我為國家少做了什麼,少貢獻了什麼。對我們這樣一些六七十歲的人來說,解放後四十年,和舊中國相比,確實是天翻地覆的變化。用毛主席的一句話來說,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我們走到大陸的任何一個地方,再也看不到帝國主義侵略者像過去那樣污辱、欺凌我們的事情了。但是從歷史發展的前途來講,還是需要我們奮發圖強,勵精圖治,艱苦奮鬥,甘於奉獻,使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更加富強,更加進步。為此也就需要我們年青一代,不止一代,還要下幾代,為我們的國家,為我們的民族,繼續做出貢獻,繼續做出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