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是梅茵研究員嗎?我是國家CDC的張士遠,有一個問題想請你回答。完畢。”
那邊的聲音也很平和:“我是梅茵。張主任請講。完畢。”
“你應該清楚以下問題的份量,我相信你一定會如實回答。完畢。”
“當然會的。完畢。”
“你的學生薛愈剛剛向會議提出一個可能:疫源不一定來自於美國,有可能是由你研究的白痘病毒所引發的。請問你是否在新野縣天力公司的一個實驗室里研究白痘的變異?完畢。”
那邊頓了一下,雖然時間不長,但在場人都感覺到了。然後那邊平靜地回答:“是的。完畢。”
這簡單的兩個字就像一次核爆,把全場一下震呆了。為了讓記者們能聽到雙方的通話,張主任把通話音調到最大。會場裡極度安靜,後排的記者們側著耳朵辨聽著通話器里的聲音,飛速記錄著。張主任問:
“那麼,依你看來,薛愈的懷疑是否有可能?完畢。”
他的語氣仍很平靜,但平靜中已經含有更濃的寒意。那邊回答:
“有可能。我已經確認,我這兒的病毒確實有致病能力。”
她沒有說“我這兒的白痘病毒”,而有意用了一個比較模糊的提法。人們當時都沒注意到這點細微差別,只是到了真相大白時,薛愈才體會到她當時這樣說的用意。梅茵平靜地說:
“想知道這次的疫源究竟來自於何處,很容易的。請CDC到那個實驗室取樣本,做一個DNA測序,與疫區的病毒來個比對,就可以了,也可用其它方法來鑑別。完畢。”
這句話--她的病毒有致病能力--再次引發一場核爆,記者們知道今天可要逮住一條大魚了,不免喜形於色,儘管他們的喜悅嵌在疫情的大背景下有些殘忍。當然他們也有些疑惑:如果這位梅茵真是疫情的罪魁,她會如此平靜嗎?甚至主動請求作DNA鑑定?張主任非常憤怒,不再掩飾語氣中的嚴厲:
“你這項研究是誰策劃的,誰批准的?完畢。”
“是我的私人研究,沒有任何人批准,甚至天力公司的孫總也不知情。完畢。”稍停她補充道,“我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一切責任。完畢。”
張主任放緩口氣:“責任追究以後再說,現在第一要務是先把疫情撲滅。我馬上派人去那個實驗室取樣本,請你配合。完畢。”
“你們直接去就行,病毒保存在液氮中,反應器內有活病毒。順便說一句,即使確定疫源是那兒,目前的防範措施依然有效,牛痘疫苗也有效,不必做什麼更動。完畢。”
這句話說得太肯定,給人的印象是:其實她對這件事瞭然於心,早已知道是自己實驗室的病毒泄露引發了這場疫情,但一直隱瞞著。張主任抑住內心的怒氣,冷淡地說:
“謝謝。完畢。”
“不必謝,是我的本份。”她有些突然地加了一句,“倒是要謝謝我的學生薛愈,謝謝他的社會責任心。我沒看錯他。完畢。”
大家把目光轉到薛愈,薛愈臉紅了,在眾多目光的燒灼下如坐針氈。他這次“告發”梅老師是被逼出來的,而且他自問毫無私念,良心清白。但是,道德上的自信並不能減輕他對老師的愧疚,尤其是,如果最後導致梅老師身陷囹圄的話(依事態發展看,這已經大有可能了)。在這樣的心態下聽見梅老師對他的誇獎,覺得這是最刻薄的諷刺。他想不會啊,梅老師不是這樣刻薄的人。這時他聽見金市長在喊他:
“小薛,你領著楊科長去吧,你對那兒熟悉。”
薛愈唯有苦笑,好,“叛徒”要被示眾了,要去直面工廠里眾人的鄙視了。他一咬牙,心想去他媽的,反正我沒有干虧心事。他說好吧,我領著去,我對那兒很熟,我曾是梅老師最器重的學生,她曾經想讓我接手那兒的研究哩。張主任同情地看看他的羅索,說:
“咱們都去吧,包括松本先生,記者們願意去的也都去。走吧。”
與CDC的張主任通話時,梅茵和丈夫都在小雪住的小屋裡。小雪的丘疹已經轉為皰疹和膿皰疹,體溫回升,出現了膿毒血症,神志模糊,有時表現狂躁。這些天一直在為她輸水,用特異高效價的抗天花丙種球蛋白進行治療,防止並發肺炎。雖然神志模糊,但她有一件事是清楚的:就是時時刻刻要確認媽媽在身邊。她或者拉著媽媽的手不放,或者在囈語中喃喃地喚著媽媽。看著她的病情,梅茵心疼如絞。作為病毒學家,她在此前就預見到可能有病人出現這樣嚴重的病狀,但理性的認識和感性的感受是有距離的。現在,負罪感在深深折磨著她。她同張司長通完話,對丈夫說:
“我真的感激薛愈,他讓我解脫了。只要在實驗室取來樣本,真相也就大白於天下了。”
丈夫把她的小手握到自己的掌心,說:“那我也同樣解脫了。”
“別傻,一切按既定計劃辦。別去表現你的騎士精神,你頂不了我的罪。”
“但我也脫不了罪的,沒人相信我會一點兒不知情。”
“管他們信不信呢,法律講究證據,你就一口咬定不知道,至少可以爭取個輕判啊。工廠離不了你,孤兒院也得你替我扛起來。還有--咱們的女兒,不能讓她剛有了父母又變成事實上的孤兒。”
那邊的聲音也很平和:“我是梅茵。張主任請講。完畢。”
“你應該清楚以下問題的份量,我相信你一定會如實回答。完畢。”
“當然會的。完畢。”
“你的學生薛愈剛剛向會議提出一個可能:疫源不一定來自於美國,有可能是由你研究的白痘病毒所引發的。請問你是否在新野縣天力公司的一個實驗室里研究白痘的變異?完畢。”
那邊頓了一下,雖然時間不長,但在場人都感覺到了。然後那邊平靜地回答:“是的。完畢。”
這簡單的兩個字就像一次核爆,把全場一下震呆了。為了讓記者們能聽到雙方的通話,張主任把通話音調到最大。會場裡極度安靜,後排的記者們側著耳朵辨聽著通話器里的聲音,飛速記錄著。張主任問:
“那麼,依你看來,薛愈的懷疑是否有可能?完畢。”
他的語氣仍很平靜,但平靜中已經含有更濃的寒意。那邊回答:
“有可能。我已經確認,我這兒的病毒確實有致病能力。”
她沒有說“我這兒的白痘病毒”,而有意用了一個比較模糊的提法。人們當時都沒注意到這點細微差別,只是到了真相大白時,薛愈才體會到她當時這樣說的用意。梅茵平靜地說:
“想知道這次的疫源究竟來自於何處,很容易的。請CDC到那個實驗室取樣本,做一個DNA測序,與疫區的病毒來個比對,就可以了,也可用其它方法來鑑別。完畢。”
這句話--她的病毒有致病能力--再次引發一場核爆,記者們知道今天可要逮住一條大魚了,不免喜形於色,儘管他們的喜悅嵌在疫情的大背景下有些殘忍。當然他們也有些疑惑:如果這位梅茵真是疫情的罪魁,她會如此平靜嗎?甚至主動請求作DNA鑑定?張主任非常憤怒,不再掩飾語氣中的嚴厲:
“你這項研究是誰策劃的,誰批准的?完畢。”
“是我的私人研究,沒有任何人批准,甚至天力公司的孫總也不知情。完畢。”稍停她補充道,“我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一切責任。完畢。”
張主任放緩口氣:“責任追究以後再說,現在第一要務是先把疫情撲滅。我馬上派人去那個實驗室取樣本,請你配合。完畢。”
“你們直接去就行,病毒保存在液氮中,反應器內有活病毒。順便說一句,即使確定疫源是那兒,目前的防範措施依然有效,牛痘疫苗也有效,不必做什麼更動。完畢。”
這句話說得太肯定,給人的印象是:其實她對這件事瞭然於心,早已知道是自己實驗室的病毒泄露引發了這場疫情,但一直隱瞞著。張主任抑住內心的怒氣,冷淡地說:
“謝謝。完畢。”
“不必謝,是我的本份。”她有些突然地加了一句,“倒是要謝謝我的學生薛愈,謝謝他的社會責任心。我沒看錯他。完畢。”
大家把目光轉到薛愈,薛愈臉紅了,在眾多目光的燒灼下如坐針氈。他這次“告發”梅老師是被逼出來的,而且他自問毫無私念,良心清白。但是,道德上的自信並不能減輕他對老師的愧疚,尤其是,如果最後導致梅老師身陷囹圄的話(依事態發展看,這已經大有可能了)。在這樣的心態下聽見梅老師對他的誇獎,覺得這是最刻薄的諷刺。他想不會啊,梅老師不是這樣刻薄的人。這時他聽見金市長在喊他:
“小薛,你領著楊科長去吧,你對那兒熟悉。”
薛愈唯有苦笑,好,“叛徒”要被示眾了,要去直面工廠里眾人的鄙視了。他一咬牙,心想去他媽的,反正我沒有干虧心事。他說好吧,我領著去,我對那兒很熟,我曾是梅老師最器重的學生,她曾經想讓我接手那兒的研究哩。張主任同情地看看他的羅索,說:
“咱們都去吧,包括松本先生,記者們願意去的也都去。走吧。”
與CDC的張主任通話時,梅茵和丈夫都在小雪住的小屋裡。小雪的丘疹已經轉為皰疹和膿皰疹,體溫回升,出現了膿毒血症,神志模糊,有時表現狂躁。這些天一直在為她輸水,用特異高效價的抗天花丙種球蛋白進行治療,防止並發肺炎。雖然神志模糊,但她有一件事是清楚的:就是時時刻刻要確認媽媽在身邊。她或者拉著媽媽的手不放,或者在囈語中喃喃地喚著媽媽。看著她的病情,梅茵心疼如絞。作為病毒學家,她在此前就預見到可能有病人出現這樣嚴重的病狀,但理性的認識和感性的感受是有距離的。現在,負罪感在深深折磨著她。她同張司長通完話,對丈夫說:
“我真的感激薛愈,他讓我解脫了。只要在實驗室取來樣本,真相也就大白於天下了。”
丈夫把她的小手握到自己的掌心,說:“那我也同樣解脫了。”
“別傻,一切按既定計劃辦。別去表現你的騎士精神,你頂不了我的罪。”
“但我也脫不了罪的,沒人相信我會一點兒不知情。”
“管他們信不信呢,法律講究證據,你就一口咬定不知道,至少可以爭取個輕判啊。工廠離不了你,孤兒院也得你替我扛起來。還有--咱們的女兒,不能讓她剛有了父母又變成事實上的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