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結果,蘇聯的核武庫僅夠自衛,但卻先於美國把人類送上月球。

  到了21世紀初,蘇聯成為世界上收穫讚譽和好奇心最多的一個明星國家。蘇聯的實力擴充和國家發展,使它已不在乎50年前與鄰居紛爭中的得與失。

  儘管存有內部危機,但蘇聯仍然活得昂首闊步。21世紀的潮流不再是領土和戰爭,而進入另一種層次——科學、技術,制度特色和受民眾擁護的程度……

  蘇聯覺得,這些,無論哪個方面,自己都堪稱一個當之無愧的一流世界大國。

  ……美國。

  如願地保持著世界第一強國和富國的地位。

  沒有冷戰帶來的心理扭曲。仍然象上個世紀初那位強壯、熱心、莽撞、率真的牛仔那樣,關心和參與著世界事務。人們在感激和讚許的同時,也不乏善意的批評,以及驚詫後的理解。

  但是沒有惹起仇恨。沒有不分青紅皂白的恐怖主義報復,更沒有對於本土的任何形式的威脅,包括核威脅。

  沒有劫機。沒有繁瑣的安全檢查。沒有海外士兵無謂的犧牲。沒有家鄉母親哀傷的眼淚。

  沒有旅遊者被作為人質目標綁架的恐慌,也沒有令國會頭痛的巨額軍事預算……

  這個光怪陸離的國家可能會出現許多新思潮和新浪潮,但沒有一個是出於冷戰、出於對立的扭曲心態。

  實惠的收穫是:省下一筆至少10萬億美元的巨量開支。這筆錢可以換算為使整個非洲步入現代社會的基礎耗費。或者使個人電腦在全世界每一個角落得到普及。

  ……中國。

  祖國進步黨人通過多年執政,得出的認識是,即使按照原教旨的共產主義——馬克思本人的理論,共產主義也不應該首先在中國這樣的國家去實現,甚至不應該去試驗。它所帶來的短期效益和它將產生的破壞性與後遺症不成比例。

  中國所走的道路,難免重複了資本主義固有的某些弊病,也呈現著資本積累之路上固有的效率、活力,以及骯髒和血腥。

  國防開支曾是一筆沉重負擔,但在另一個意義上促進了科技進步。

  半個世紀以來的世界潮流依次沖刷著中國。產業浪潮,經濟浪潮,文化浪潮……中國在70年代末期進入小康社會。

  困擾和機遇並存。一方面,青年一代的反叛、傳統的流失、性解放、拜金主義、頹廢主義、老齡化社會的迫近……等等發展中的固有問題,一一再現中國;

  另一方面,國泰民安、價值觀的保存、信息革命、太空探索、人口控制,社會的基本公正,以及諸多前景的可期待性,使這個國家整體健康。

  祖國進步黨人欣慰的是,在他們先後、或輪替執政的40餘年中,祖國,確如他們給自己黨名的定義那樣,實現了社會進步。

  這種進步是紮實的、連續性的、後悔和惋惜較少的。至少大大少於史實。

  這是一條極其現實、清醒,也不乏壯麗的道路。

  他們沒有嘗試那些不切實際的跨越。也沒有條件——用億萬人的生命、青春和福祉作為代價,去進行社會試驗。

  國民黨人也少了很多遺憾。在幅員遼闊的國土上所進行的、健康的、制度的建設,使他們修正了往日的獨裁觀念,也重新擁有了改造自身、問鼎政治的眾多機會。

  黨派政治家明白了,他們理應從屬於人民,而不是相反。

  中國,少了一些偉人,多了一批務實的管理者。一個大的收穫是——令人厭惡、乃至深惡痛絕的腐敗,終於得到有效遏制——雖不可能根除,但切切實實地得到了遏止。這歸功於制度上的有效監督。

  而在另一個意義上,由於減少了犯歷史性錯誤的條件,偉人也許真的成為完善的偉人……祖國進步黨,也給祖國帶來了切實的進步和崛起。

  日本。……

  (尾聲)

  天色暗下來,漸漸看不清了。蝴蝶還在飛。凱爾雷斯還在寫。

  “爸爸!天黑了,該落幕了。”

  9歲的小巴頓終於不耐煩了,他已經安靜地等了一小時。

  “你寫得還不如我寫得快呢!”

  “嚯嚯?你寫?你寫了些什麼?” 父親感到驚奇。

  小巴頓站起來,捧著一個大本子:“哈,你不信?你講的時候我記的——那就讓你見識見識吧!”

  隨後在黑暗中大聲朗讀起來:

  “英國。傷亡人數大大減少。殖民帝國雖然瓦解,但那是沒有辦法的事。

  “德國。沒有被分裂。沒有柏林危機和後來那些冷戰的麻煩。

  “朝鮮。沒有骨肉離散、沒有戰爭流血,和時至今日的對立。

  “日本。沒有遭受原子彈之苦,也就沒有隨之而來的委屈。生存沒有受到明顯的威脅或者敵意;也就沒有軍費開支的必要。而所謂反省問題呢,並非來自外界的壓力。

  “中東。衝突減少。以色列有一個象徵性首都和幾片遠遠大於國土、便於耕作的富庶土地——總之資源分配合理才會這樣。

  “蘇聯。沒有冷戰的巨大消耗,聯盟也沒有解體。獨自進行著‘一國共產主義’的實驗。但擴張主義將受到遏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