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頁
100年前的奮發有志者,梁啓超曾說:
……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贊曰: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
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
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1000)
華夏合眾國。北平。
1999年12月10日,諾貝爾基金會的部分頒獎典禮,極其破例地改在東方舉行。因為獲獎者中,同樣極其破例地出現三位中國人——三位百歲老人。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剛滿100歲的中國作家老舍。
他的長篇巨著《太平湖畔》,被稱作——“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藝術和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堪稱罕見的文學傑作”。
現年99歲的林巧稚大夫,在80高齡退休後,仍不懈堅持醫學科研,完成了意義重大的人類優生醫學課題:《妊娠早期基因缺陷的發現與避免》,為成千上萬的胎兒健康孕育探索了可行的道路。這位被稱為“東方聖母”的婦產科醫學專家,終於獲得了華人第一個諾貝爾醫學獎。
1999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101歲的周恩來。
他在退休後的30餘年中,多次應邀擔任聯合國特使,奔波世界各地,化解衝突,協調矛盾,尋求和平解決方案、致力於增進民主、改善人權以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
特別是80年代,在平息南亞次大陸幾次衝突、實現印巴兩國民族和解方面付出了長期艱苦的努力,最終促成雙方簽訂了著名的《達卡條約》。
因為三位高齡獲獎者已不能勝任長途旅行,瑞典評獎委員會決定為此破例,特地在東方古都北平,舉行了頒獎儀式。
這個世紀末諾貝爾獎的“中國年”,給這個國家和許多東方民族注入了活力。從而也更加具有世界性。
遺憾的是,重病的周恩來還是未能參加典禮。一個月後,2000年1月8日,他走完了生命的歷程。
中國各地,億萬人們自發地為這位世紀老人送行。
聯合國為他降下半旗。
國際輿論界評價周恩來為“20世紀後半葉的馬歇爾”。——而在1959年馬歇爾與世長辭時,得到的評價是:
“他是我們時代偉人中的偉人”。
一部大型紀錄片《百年恩來》,在華夏所有的電視台播映。
電視解說詞並不悲傷。
因為一位曾經夢想著、並全身心實踐著“中華崛起”的中國少年,在他離去的時候,,他的夢想,和他的人生,同樣充實。
而絕沒有另一個時空中的歷史上的那些遺憾。
(1001)
達里岡皚草原。納蘭崗巒。
公元2005年4月。
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60周年前夕。
清明節這一天,卡爾迅紀念碑前,擺滿了花圈。碑前的祭台上,坐著一隻小小的、黑白相間、潔淨嶄新、沒有一絲血跡的絨布熊貓。它顯得輕鬆而安詳,但卻承載著60年的滄桑。
夕陽古道,芳草連天。暮靄中,有蝴蝶在飛舞。
最後放下花圈離去的,是一群膚色各異的孩子。他們時而回頭顧望著。
一位超時空歷史學者——凱爾雷斯先生,剛剛在台階上作完發揮式演講。他的兒子,9歲的小巴頓站在一旁,幫他慢慢地轉動地球儀。
“好了同學們,要說的就是這些。這一切,來源於這個人的功勞。……現在你們看,這樣一個選擇,是否好於另一個時空中的歷史?……希望將來你們對於歷史的貢獻,比這個人更大。”
孩子們走後,凱爾雷斯沒有離開座位,趁著天色還亮,他要把感想記錄下來。
翻開拍紙簿,他不暇思索地奮筆疾書:
……蘇聯。
戰後這條新道路固然帶來不少失落感,但獲得的最大好處是:它切實地避免了無意義的巨大浪費。
沒有冷戰。沒有過度軍備競賽的徒然無謂的消耗。放棄或不得不放棄領土擴張和意識形態輸出的指導思想……蘇聯,首先是蘇聯人民,而不只是領導集團,成為最大受益者。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對“共產主義”的追求、道路的修正、反思和再努力,一種原本萌芽、或皮毛式的社會形態顯得比較清晰和具體了。蘇聯的不懈嘗試,引來世界紛紛矚目,參觀者絡繹不絕。或毀或譽,都引起廣泛思考。
放棄對外界干擾的同時,換來了自身大大減少了干擾。
蘇聯得益於全神貫注地投入自身經濟建設,在與世界武力對抗的力量對比明顯不利的情況下,它除了保衛自己,在與外界的競爭中,選擇了一條和平與科技進步之路。
……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贊曰: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
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
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1000)
華夏合眾國。北平。
1999年12月10日,諾貝爾基金會的部分頒獎典禮,極其破例地改在東方舉行。因為獲獎者中,同樣極其破例地出現三位中國人——三位百歲老人。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剛滿100歲的中國作家老舍。
他的長篇巨著《太平湖畔》,被稱作——“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藝術和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堪稱罕見的文學傑作”。
現年99歲的林巧稚大夫,在80高齡退休後,仍不懈堅持醫學科研,完成了意義重大的人類優生醫學課題:《妊娠早期基因缺陷的發現與避免》,為成千上萬的胎兒健康孕育探索了可行的道路。這位被稱為“東方聖母”的婦產科醫學專家,終於獲得了華人第一個諾貝爾醫學獎。
1999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101歲的周恩來。
他在退休後的30餘年中,多次應邀擔任聯合國特使,奔波世界各地,化解衝突,協調矛盾,尋求和平解決方案、致力於增進民主、改善人權以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
特別是80年代,在平息南亞次大陸幾次衝突、實現印巴兩國民族和解方面付出了長期艱苦的努力,最終促成雙方簽訂了著名的《達卡條約》。
因為三位高齡獲獎者已不能勝任長途旅行,瑞典評獎委員會決定為此破例,特地在東方古都北平,舉行了頒獎儀式。
這個世紀末諾貝爾獎的“中國年”,給這個國家和許多東方民族注入了活力。從而也更加具有世界性。
遺憾的是,重病的周恩來還是未能參加典禮。一個月後,2000年1月8日,他走完了生命的歷程。
中國各地,億萬人們自發地為這位世紀老人送行。
聯合國為他降下半旗。
國際輿論界評價周恩來為“20世紀後半葉的馬歇爾”。——而在1959年馬歇爾與世長辭時,得到的評價是:
“他是我們時代偉人中的偉人”。
一部大型紀錄片《百年恩來》,在華夏所有的電視台播映。
電視解說詞並不悲傷。
因為一位曾經夢想著、並全身心實踐著“中華崛起”的中國少年,在他離去的時候,,他的夢想,和他的人生,同樣充實。
而絕沒有另一個時空中的歷史上的那些遺憾。
(1001)
達里岡皚草原。納蘭崗巒。
公元2005年4月。
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60周年前夕。
清明節這一天,卡爾迅紀念碑前,擺滿了花圈。碑前的祭台上,坐著一隻小小的、黑白相間、潔淨嶄新、沒有一絲血跡的絨布熊貓。它顯得輕鬆而安詳,但卻承載著60年的滄桑。
夕陽古道,芳草連天。暮靄中,有蝴蝶在飛舞。
最後放下花圈離去的,是一群膚色各異的孩子。他們時而回頭顧望著。
一位超時空歷史學者——凱爾雷斯先生,剛剛在台階上作完發揮式演講。他的兒子,9歲的小巴頓站在一旁,幫他慢慢地轉動地球儀。
“好了同學們,要說的就是這些。這一切,來源於這個人的功勞。……現在你們看,這樣一個選擇,是否好於另一個時空中的歷史?……希望將來你們對於歷史的貢獻,比這個人更大。”
孩子們走後,凱爾雷斯沒有離開座位,趁著天色還亮,他要把感想記錄下來。
翻開拍紙簿,他不暇思索地奮筆疾書:
……蘇聯。
戰後這條新道路固然帶來不少失落感,但獲得的最大好處是:它切實地避免了無意義的巨大浪費。
沒有冷戰。沒有過度軍備競賽的徒然無謂的消耗。放棄或不得不放棄領土擴張和意識形態輸出的指導思想……蘇聯,首先是蘇聯人民,而不只是領導集團,成為最大受益者。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對“共產主義”的追求、道路的修正、反思和再努力,一種原本萌芽、或皮毛式的社會形態顯得比較清晰和具體了。蘇聯的不懈嘗試,引來世界紛紛矚目,參觀者絡繹不絕。或毀或譽,都引起廣泛思考。
放棄對外界干擾的同時,換來了自身大大減少了干擾。
蘇聯得益於全神貫注地投入自身經濟建設,在與世界武力對抗的力量對比明顯不利的情況下,它除了保衛自己,在與外界的競爭中,選擇了一條和平與科技進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