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馬丘·比丘對世人總有著一種特殊魅力。儘管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馬丘·比丘就

  處於一個恐怖組織煩擾的地區,但它仍不失為秘魯的旅遊勝地之一。

  馬丘·比丘的巨大魁力部分來自於一位發現它的歷史學家的精彩故事,就像斯蒂文

  ·史匹柏製作的影片中精神抖擻的印第安瓊斯那樣,這位歷史學家也是一位戴著寬

  邊帽、帽沿下垂,穿著卡其布茄克衫的冒險者;而另一部份的魅力,則來自於馬丘·比

  丘的環境,它頗具特色地處於兩座綠色險峰之間的一處高地上。在西班牙人入侵時期前

  後或更早一些時期,馬丘·比丘似科潘城一樣就被它的建設者們拋棄了。西班牙人沒有

  在馬丘·比丘進行劫掠,甚至他們根本就沒有發現過它。在西班牙的編年史上也沒有提

  到過這個神聖的隱密的場所以及它在印加人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一切都隱藏在神秘的雲

  霧之中。當今,馬丘·比丘以其獨特的山頂建築和世界上已知的最龐大帝國之一的遺蹟

  而屹立於世上。

  第十二章 吾珥(Ur)對《聖經》的注釋和證實

  令人吃驚的是,這一切都出現在“創世紀”所說的年代,這是

  人類的黎明時期。《聖經》中大洪水、諾亞方舟的故事,在吾

  餌的出土物中得到了證實。

  《聖經》中的大洪水、諾亞方舟的故事在我的出土物中得到了證實,可以肯定,

  諾亞的後代就是當時生活在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

  ——吾珥王陵發現者 伍利

  考古學者們對墳墓情有獨鍾。他們已經知道死者的埋葬方式可以告訴人們許多古時

  人們的生活信息。以宗教祭品和人工製品同死者一起埋葬,顯然是人類一種非常古老的

  風俗。考古學家們在一座發掘的史前的墓藏中發現了繪畫或花紋痕跡,它向我們表明人

  們在開始耕種或聚居城市之前的數千年就已經對儀典感到興趣了。

  在世界各地崛起的多種文化都伴隨產生了精心安排的葬禮儀式,或許他們認為通過

  這些儀式死者就能夠平安順利地走向來世。死者,尤其是王室成員或貴族死者都會有大

  量的物品隨之埋葬。所以,一處埋藏遺址的發現就總會成為考古者在發掘活動中最令人

  興奮的一件事了。

  當英國考古學家倫納德·伍利(1880~1960)在1922年在伊拉克南部發掘一座大型

  古墓的初始,他無法預知會有什麼發現。這個高達60呎的墳堆位於伊拉克南部距幼發拉

  底河12哩處,早已知道這一地區有較多的早期歷史文物。歷史學家稱譽美索不達米亞地

  區為富藏古代文物之鄉。在十九世紀中葉,一些旅遊者和考古者就已探查過美索不達米

  亞的奧秘。早在1854年一位英國外交官T·E·泰勒就已經探察過倫納德·伍利將要去研

  究的這個墳堆了。泰勒曾經發現過一些小型雕刻有楔形文字符號的園筒狀陶瓷器皿,這

  種形狀的文字符號已知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被考古學家們稱之為基礎物的就是這種刻

  有楔形文字的園筒形陶器。它們被埋在一建築的角落,是用來記載巴比羅尼安的工作的。

  英國一位曾經幫助破譯這些符號的楔形文字專家——享利·克里施韋克·羅林森讀到了

  被泰勒發現的皇家陶製園筒上的文字記載。羅林森確認這個墳堆就是吾珥遺址。吾珥是

  在聖經創世紀(基督教《聖經》中《舊約全書》的第一卷)一卷中提到的一座古城,這

  里是亞伯拉罕(基督教《聖經》故事中猶大人的始祖)的誕生地。

  在泰勒考查之後,吾珥僅引起個別考古學家的關注。直到1922年伍利考察隊進駐之

  後,吾珥才成為了大規模系統發掘的目標。與泰勒和許多其他十九世紀文物收藏家不盡

  相同之處是伍利並不是一位單純的僅僅熱衷於遺蹟探索的人。在真正意義上的考古學和

  追求真知方面伍利都做出了極大努力,他擔任了由英國博物館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

  學贊助的一支組織嚴密的現場考察隊的總監,他們的目的不是要去尋找令人稱奇的或價

  值高昂的古代文物,而是要運用在二十世紀早期發展的考古學原則去進行發掘。這些新

  技術包括地層學的應用,即是根據古代文物被埋藏的土層來確定這些文物的年代;以及

  分區標繪測定法,即在發掘遺址時以縱橫線條形成格柵來復蓋全部遺址,這樣就可以使

  每一個被發現文物的位置都能精確地標繪在圖紙上。

  伍利雖是考古的新手,但他卻說:“我們的目標是去獲得歷史,而不是要去找回各

  種混雜一堆的珍品用來充實博物館的陳列架。”他確實實踐了他的諾言。他密切地監視

  著當地雇員的挖掘工作,以確保在遺址現場的發掘工作有條不紊、循序漸進地開展。然

  而這種耐心細緻的工作也遠不是枯燥乏味的。在吾珥的發掘早期就展現出在公元前6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