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這種風氣地導引下。讀書升官發財是年輕人地唯一途徑。而從軍變成了下賤地行業。社會形成了歧視兵士地風氣。水滸中罵人地話“賊配軍”、“老軍頭”等。都是軍人地位低地表現。這樣地人組成軍隊怎麼能夠抵擋如狼似虎地金兵呢?

  一個時代地政治和軍事總是互相影響地。宋朝地立國精神、國家政權體系和國防政策已決定了其“中看不中用”地軍事實力。從宋朝立國開始。限制武官、防範武將已成為其軍事制度地重要特點。宋朝重視文科地選拔。其完備地文官制度甚至為西方國家效仿。但對軍事人才地培養則幾乎為零。北宋幾乎沒有出現開疆拓土地名將。所謂地一些名將如楊家將、種家將、折家將。也只不過是“子裡地將軍”。代表不了軍隊地總體水平。

  政治上文官治國。全社會重文輕武。使得軍人社會地位不高;經濟上地發展成果。也被不合理地兵役制度造成地龐大常備軍耗費得所剩無幾。科技上地先進發明。在軍事上地應用猶如曇花一現。沒有形成持久穩定地戰鬥力。火藥地廣泛使用不是在軍事上。而是在用於粉飾太平地花炮上。可以說。經濟科技上地優勢。始終沒有成為軍隊建設地支撐。

  宋朝的軍事是弱,可是並不是因為統治者不重視,相反是由於統治者擔心兵變奪權,宋太祖趙匡胤就是靠這個起家的,所以很注意這方面的教訓。寧可不吃別人的飯,把自己手中的飯吃好就可以了。將領因此頻繁調動,這樣就不可能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最後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軍隊戰鬥低下,但軍隊的數量卻是非常龐大,“冗軍”也成為宋朝的死結之一。窮兵黷武的好處宋朝一點也沒沾上,因為冗軍而空耗了的軍費卻一點兒也不比軍事強大的漢、唐、明少。文武官員搞政治不行,舞文弄墨卻是一流。因此,北宋的軍隊戰鬥力為歷朝最弱,但並沒有出現叛亂。以上這些都是由北宋的政治特點所決定的。

  #奇#自宋朝以後,儒家思想全面保守化,其代表便是程朱理學。中國的政治和文化思想從此日趨末落,失去了唐以前的大氣和開放。宋從頭到尾窩囊到死,臨死還產生程朱理學這個中國古代最大的精神勝利法。明明軍事上打不過人家,非說自己在道德上比你高尚,好勉強找出一點比對手強的地方,滿足自己在心理上的虛榮。明明男人軟弱無能,怕家裡的女人抱怨,就給全體女人纏上小腳,徹底剝奪民族一半人口的任何反抗能力,遺害千年。

  #書#這好比一個農村的大地主的日子過得很不錯,天天還附庸風雅吟詩作畫的,家裡還有嬌妻美妾伺候著。但村子的旁邊有一群山寨強盜天天管他要保護費,而且越要越多。大地主組織自己的村民組成武裝,但是這些村民不給錢根本不賣命,給錢也不管用,大地主只好拼命壓榨佃戶,還和強盜簽了保護協議,定期給人家交錢,這樣大地主的日子過得還不錯。

  #網#風水輪流轉,另外一群新崛起的強盜打敗了原來的強盜,不僅僅要求大地主繼續交保護費,而且變本加厲,要霸占大地主的全部家產和妻女,將大地主淪為奴隸。大地主沒有辦法,組織家丁跟新強盜玩兒命,但是根本打不過人家,大地主被新強盜逼到牆角急忙大喊:“我比你會掙錢,比你文明,比你會作詩,比你會畫畫,比你懂音樂,比你女人漂亮……”新強盜踩住他的脖子說:“比我再強,頂個鳥用,你不過是個多才多藝的奴才。”

  宋朝所走的是一條捨棄武備建設而通過發展經濟實現富裕的道路。因此,“兵雖多而戰力弱,國雖富而兵不強”,自始至終受制於周邊少數民族政權。沒有強大的軍力做保障,無異於一條腿走路,無異於是把自己養肥了任人宰割。芶且偷生的朝廷要實現社會長期健康的發展和繁榮,談何容易?如果說秦亡於苛政,漢亡於戰亂,隋亡於兵役,唐亡於割據,那麼宋就亡於安逸。

  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

  個月來,大宋交給金軍的金銀遠遠不足數,河北、州府的宋軍多不服從趙桓割地投降的聖旨。翰離不(完顏宗望)和粘罕(完顏宗翰)知道,大宋已經完全無力滿足金軍的要求了。河北、河東兩地抗金民軍如雨後春筍,估數已不下數十萬。汴京城內神出鬼沒的汴梁軍民地道游擊戰術使得女真人不斷損兵折將,折損率遠高於跟宋軍的正面戰場,再加上後勤供給貧乏和士兵思鄉引發的士氣低落,金軍在東京城下再久拖下去,必然會生變。鑑於這一現實,翰離不和粘罕召集金軍所有高級將領商議後,決定向金太宗完顏吳乞賣提出要撤兵回去燕京,但在該怎麼處理跟宋國的關係上,金軍分成了兩種意見。

  完顏宗翰和完顏吳乞賣的長子完顏宗磐一定要擄徽欽二帝到北方,改讓張邦昌這個非趙姓的建立偽楚政權去節制漢人,把漢地搞亂一點,能渾水摸魚,將漢地慢慢被女真併吞。

  而完顏宗望則提出繼續讓趙或趙桓擔任趙宋王朝的皇帝,因為這樣昏庸無能的統治者容易控制,也不會激起漢人的強烈反抗,如果強行廢除趙宋政權,必會引起漢人的深惡痛絕,女真人跟漢人從此就有不共戴天之仇,對金國日後統治大大不利。

  但金軍都元帥完顏斜也(完顏吳乞賣的弟弟)在完顏宗翰、完顏宗磐的說服下,否決了完顏宗望地意見,堅持廢掉了宋徽宗趙和宋欽宗趙桓,另立張邦昌為偽楚國皇帝,冒天下之大不韙地將宋金兩國地矛盾升級到最頂點,激起了宋境大部分民眾的強烈反感和反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