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附屬區包含:波蘭總督轄區、烏克蘭專員轄區、奧斯蘭專員轄區(內含 白俄羅斯地區、愛沙尼亞地區、拉脫維亞地區和立陶宛地區)、波希米亞— 摩拉維亞保護國。

  按照德國政府的聲明,總督轄區既不是德國的一部分,也不是大德意志 國的一部分,而是大德意志國的“附屬地區”,但經過改造,可以成為大德 意志國的一部分。波蘭總督漢斯·弗蘭克直接對希特勒負責,同時領導著全 部由德國人組成的總督轄區政府,在區內實行全權統治。

  烏克蘭專員轄區和奧斯蘭專員轄區的地位一直不很明確。主管這兩個地 區的德國東方占領區事務部部長羅森貝格曾設想讓烏克蘭成為一個同德國緊 密結盟的自治國,讓奧斯蘭成為一個殖民地式的“保護國”,由來自各日耳 曼民族國家的合適移民在那裡定居,使其德意志化。但結果烏克蘭成了殖民 地區,而奧斯蘭的大部分地區卻獲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當地原有的行政機 構保留了一部分管理職能。駐烏克蘭和奧斯蘭的德國專員科赫、洛澤是當地 最高民政首腦,但隸屬於德國東方占領區事務部領導。

  波希米亞—摩拉維亞保護國比較特殊,它不是總督轄區,有名義上的自

  治政府,但它是”德國關稅區”的一部分,並受德國法律的管轄,大體上屬 於附屬區的性質。它同總督轄區一樣,經過“德意志化”,可以成為大德意 志國的一部分。駐該保護國的德國保護長官牛賴特(1943 年 8 月由弗里克繼 任)是希特勒的直接下屬和“唯一代表”,直接接受希特勒的指令,但德國 政府的各個部門可以獨自在該地設立行政辦事處,不受保護長官的管轄。保 護長官的職責主要是監督“自治”政府的運行。

  占領區,在軍事和經濟方面受德國控制,但並不併入大德意志國。屬於

  這類地區的是除上述三類地區之外的所有德軍控制區,包括:比利時、法國 被占領區、荷蘭、丹麥、挪威、希臘、塞爾維亞。其中,挪威和荷蘭由德國 專員特波文和賽斯—英夸特統治,兩國原有的政府機構繼續保留;丹麥,自

  1942 年 10 月起由德國全權代表通過外交途徑干涉其內政;其餘地區,都由

  德國軍事司令官在文職人員協助下進行統治。 “作戰區”,指義大利向盟國投降後被德國接管地區。有亞得里亞海沿

  海地區和阿爾卑斯地區。這兩個地區分別歸卡恩滕行政區和蒂羅爾——福拉 爾貝格行政區管轄,行政區的長官兼任“作戰區”的最高專員。作戰區的首 要任務是阻止盟軍進入,填補政治真空。

  對占領區的經濟掠奪

  二戰全面爆發後,德國的經濟也從備戰經濟進入戰時經濟階段,整個國 民經濟都要受戰爭需要的支配。但在戰爭初期,也就是 1941 年底以前,納粹

  德國並沒有實行總動員。希特勒認為依靠閃擊戰能迅速取勝,戰爭不會延續 很久。因而納粹政權依靠掠奪占領區的糧食、石油、工業品、勞動力、武器 裝備等資源,來補充戰爭消耗,實行“以戰養戰”,其經濟實力有了相當的 提高。

  納粹德國占領了歐洲大部分國家,先後成立了“東方信託總局”(隸屬 德國政府)、“中央電業局”(隸屬四年計劃辦公室)、“全國票據交換所”

  (隸屬經濟部)、“軍備檢查指揮所”(初隸屬於最高統帥部戰時經濟局,

  1942 年歸軍備彈藥部領導)等機構來專門處理占領區的經濟事務。 德國對占領區經濟管制的方式,根據各占領區在政治新秩序中的不同地

  位,劃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已經或即將併入德國的地區,這類地區完全 納入德國本土經濟的的軌道。第二種是德國直接進行經濟管制的地區,包括 波希米亞—摩拉維亞保護國、波蘭總督轄區、蘇聯被占領區和巴爾幹諸國。 納粹政權把這類地區視作經濟掠奪對象,最大限度地利用其生產能力。第三 種是德國進行間接經濟管制的占領區,包括挪威、丹麥、比利時、荷蘭、法 國和義大利北部。這類地區的日常經濟管理工作仍由當地經濟管理部門負 責,但納粹政權在其之上設立相應的機構加以監督,左右其決策;同時還控 制重要經濟部門,接管為德國服務的企業和猶太人、敵僑的產業。

  由於納粹當局忙於戰爭,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有效地組織占領區的經濟、

  常常採取殺雞取卵式的野蠻快捷的經濟掠奪,以應付戰爭的急需。 占領區的經濟資源和戰略物資是納粹當局重要掠奪對象。德軍控制歐陸

  大片土地後,僅繳獲的武器裝備就可武裝 100 多個師。其餘還有數百萬輛各

  式交通工具,15 億美元以上的黃金外匯,大量的工業製成品。德國的原料和 燃料也主要通過對占領區的大量掠奪來補充,僅鐵礦石一項,1942 年德國就 從被它占領的洛林和盧森堡等地掠奪了 1730 萬噸。在農產品方面,僅糧食一 項,就解決了德國戰時需要的 1/7 到 1/5。德國新老壟斷集團通過沒收、征 用或賤價收買股票等辦法,把占領區 2/3 以上的大企業據為己有。大批地主 富農湧進波蘭、捷克等地,強奪農民的土地,建立起自己的莊園。1940 年, 希特勒以保護文物為名,委派羅森貝格設立“羅森貝格特別工作處”,負責 徵收法國和其它占領國的藝術珍品。據羅森貝格的報告,從 1940 年 10 月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