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3 歲),“忠誠與美麗”等組織,後者是為 17 歲的女青年準備的,成員在 其中接受家政科學和生活美化等方面的訓練,為婚姻作準備。1935 年 6月 26 日,政府頒布《國家勞動服役法》,規定 18—25 歲男青年必須在“國家勞動 服役隊”從事為期半年的低報酬勞動服役,18—21 歲女青年則必須到農村家 庭從事家務服役 1 年,幫助農民料理家務並參加田間勞動。

  納粹宗教政策

  納粹黨在宗教問題上的最終目標是用納粹主義信仰取代宗教信仰,但是 希特勒在口授《我的奮鬥》一書時就已看到“在以往的全部歷史經驗中,一 個純粹政治性的黨派要進行宗教改革是從來沒有成功過的。”納粹黨執政後, 其首要任務是獲得教會和天主教中央黨對納粹“一體化”的支持,並進而控 制教會,以所謂“積極的基督教”即無須接受教會教義束縛的基督教概念取 代原有的概念,使教會成為其鞏固國內統治的一種特殊工具。

  德國天主教會在經濟大危機期間曾對納粹運動持保留甚至反對的態度,

  納粹黨執政後,它為了求得生存,開始謀求同政府合作。1933 年 3 月 23 日, 希特勒在國會審批“授權法”之前發表演說,讚揚基督教信仰是“保障德國 民族靈魂的要素”,宣稱其政府的“志向是謀求教會和國家之間的融洽協調”, 改善同羅馬教廷的友好關係”。當天,天主教中央黨投票支持“授權法”。

  從 4 月份開始,中央黨前領導人卡斯代表羅馬教廷同納粹政府商討簽訂契約

  之事。7 月 20 日,德國代表巴本和梵蒂岡代表紅衣主教帕切利在羅馬簽訂宗 教協定。協定禁止天主教神職人員進行任何政治活動,在此前提下,納粹政 府同意教會有權“獨立安排和管理自身的事務,並在其職權範圍內向其教徒 頒布具有約束力的法令和規定。”然而,希特勒利用這一協定達到加強集權 統治的目的後,即開始干預和控制天主教會,警察以個別教士從事外幣走私 或有同性戀行為,逮捕了數以千計的教會人士,禁止數十種天主教出版物發 行,並破壞懺悔室的神聖性。1937 年 3 月 14 日,羅馬教皇庇護十一世發布 題為《焦慮不安》的通諭,指責納粹政府“規避”和“破壞”了宗教協定, 並指出納粹主義和天主教教義在解釋世界和生活方面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 此後,納粹政權對天主教會的壓制進一步升級。

  納粹政權同新教教會的關係和新教內部各派之間的矛盾混雜在一起。德 國的新教徒除少數屬於浸禮教會和監理教會等獨立教會外,大多分屬於 28 個邦教會。這些邦教會不是信仰路德教便是信仰東正教,或者是兩種信仰的 聯合。德國新教和天主教不同,與魏瑪政權的關係一向比較疏遠。隨著納粹 運動的泛濫,追求所謂“本民族”基督教的“德意志基督徒信仰運動”也發 展起來,該運動以希特勒的信徒、東普魯士軍區隨軍牧師米勒為領袖,擁護 納粹黨的種族學說和領袖原則。同這一運動相對立的是“明認信仰教會”, 該教會由馬丁·尼默勒領導,儘管他們支持納粹黨執政,但不接受納粹種族 理論,並反對使新教教會納粹化。1933 年 7 月,全國各新教教會實現聯合, 制定了教會章程。在希特勒和納粹黨徒的壓力下,“德意志基督徒”在全國 和各地的教會會議中占據了多數席位,米勒當選為全國主教。該派在教會選 舉中得勝後便企圖以自己的主張改造全國教會。1933 年 11 月 13 日,“德意 志基督徒信仰運動”在柏林體育館舉行群眾集會,主講人建議摒棄作為“猶 太畜生和烏龜之書”的舊約全書,使耶穌的教導“完全符合民族社會主義的 需要”,要求全體牧師宣誓效忠於希特勒,主張“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 個信仰”,並要求把猶太人驅逐出教會。此舉使新教徒再次分裂,約 6000 名牧師在尼默勒呼籲下組成“牧師非常聯盟”。在 1934 年 5 月和 10 月舉行 的全國新教第一、第二次教義會議上,“明認信仰教會”和路德派教會主教 簽署一項神學聲明,表示“拒絕這種錯誤的學說,即國家似乎應該並能夠超 越其特殊使命成為人類生活唯一的和全面的制度,也能夠完成教會的天職”, 並拒絕“違反聖經精神,把世俗的領袖原則引進教會並據此要求無條件服 從。”第二次新教教義會議還公布《教會非常法》,據此成立“明認信仰教 會”的最高機構“兄弟會”。1934 年 11 月,兄弟會和漢諾瓦、符騰堡及巴 伐利亞教會主教決定,設立“德國新教教會臨時管理處”。面臨全國新教教 會的分裂,納粹政府於 1935 年 7 月增設宗教部,由親納粹人士克爾任部長, 以加強對宗教人士的控制,同時尋釁逮捕包括尼默勒在內的 1000 多名牧師, 沒收“明認信仰教會”的經費並禁止其收集捐款。從 1936 年秋天開始,對所 有基督教會的迫害都加劇了。

  二次大戰期間,身為“納粹黨全部文化哲學教導事務領袖私人代表”的

  羅森貝格為“德國總教會”擬定了“三十點綱領。”綱領規定德國境內的全 部教會都是“民族性教會”,必須根絕“各種異己的外來的基督教信仰”, 停止出版和傳播《聖經》,從供壇上清除一切耶穌受難像、聖經和聖徒像, 各教堂必須撤除基督十字架,代之以納粹卍符號。綱領還宣稱《我的奮鬥》 一書“不僅包含了最偉大的倫理,而且體現了對德國民族目前和將來的生活 最純粹和最正確的倫理”,必須和劍一起放置在教堂的供壇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