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被稱作是第二次技術革命的 19 世紀後半葉的鋼鐵時代,德國脫穎而 出,躍居歐陸之冠。凱恩斯在評述德國迅速發展鋼鐵生產的意義時指出:“德 意志帝國與其說是建立在血與鐵之上,不如說是建立在煤與鐵之上更真實 些。”

  在交通運輸部門,德意志帝國亦取得重大的進展。德國地處中歐大陸,

  不能像英國那樣利用大海來解決內陸運輸問題,它的河流多為南北流向,也 難以形成河網運輸。1835 年德國建成第一條鐵路。帝國建立後,出現了修建 鐵路的高潮,到 80 年代,就形成為鐵路網,鐵路長度在中歐與西歐首屈一指。

  1870 年 1.9 萬公里,1913 年增至 6.1 萬公里。直到 1870 年,全德半數的鐵

  路都為較大的邦國所有,私營鐵路亦受各邦國節制。從 1879 年起,俾斯麥開 始分段實行鐵路國有化,到一次大戰爆發,所有鐵路都合併為“德國國有鐵 路”。鐵路網的形成,把沿海與內陸,原料產地與工業中心,城市與鄉村都 溝通起來了,造成了一個巨大的國內統一市場,刺激了鋼鐵工業、機械業、 冶煉業的高速發展,從而全面推進了 19 世紀晚期德國工業的發展。

  1845 年,在杜伊斯堡製造的第一艘德國輪船“希望”號下水,沿萊茵河

  而下駛往南美洲。1879 年,杜伊斯堡已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內河港口,為 魯爾地區輸入礦砂和糧食,輸出煤和鋼鐵製品。海運方面,80 年代起,漢堡、 不萊梅兩個港口擴建,不斷開拓海外新航線,1880 年漢堡的輪船總噸位為 9.9 萬噸,不萊梅為 5.9 萬噸。20 年後,兩個港口的輪船噸位已分別增至 74.6 萬噸和 37.5 萬噸,由這兩個城市外航的航線分別為 12 條和 4 條。德國輪船 行駛於世界各地,成為自從蒸汽時代以來第一個能與大英帝國一爭高低的船 隊。90 年代,德國開始大規模發展造船業,使船隊總噸位猛增。1870 年不到 百萬噸,1900 年近 200 萬噸,1910 年已達 300 萬噸。航運業,尤其是遠洋運 輸業的發展,為德國開拓了廣闊的市場,為德國資本主義經濟的迅猛起飛提 供了廣闊的舞台。

  工業革命的完成,舊工業部門的改造,新工業部門的成長,德意志帝國 已在新技術基礎上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到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德國便 以其飛速發展的態勢躋身於歐洲工業強國的行列。1850—1900 年,國民生產 淨產值從 105 億馬克增至 365 億馬克。工業生產的絕對值增加了近 6 倍。德

  國已成為歐洲頭號的工業強國。

  第三節 德國工人運動的廣泛開展 全德工人聯合會

  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德意志工人運動也蓬勃興起。一些城市的工人團 體在前共產主義者同盟盟員的推動下,要求建立脫離資產階級的獨立的政治 組織。1862 年秋,50 名德國工人去倫敦參觀世界博覽會。回國以後,他們多 次在公開集會上進行鼓動宣傳。柏林、漢堡、萊比錫、紐倫堡等地工人遂即 籌劃召開一次全國工人代表大會。10 月 7 日,萊比錫工人組成一個 25 人委 員會,籌備成立全德工人大會。

  10 月底,經過同柏林工人協商,萊比錫籌委組成籌備大會的萊比錫中央 委員會。其成員有弗里茨舍和瓦爾泰希等 10 人。11 月中旬,中央委員會根 據萊比錫、柏林、紐倫堡工人大會的決議精神,發表了由瓦爾泰希起草的告 全體德國工人書,要求建立各地區委員會,一俟條件成熟便召開全德工人代 表大會。

  經過一系列磋商和籌備工作,1863 年 5 月 28 日,全德工人聯合會在萊

  比錫成立。萊比錫、漢堡、哈爾堡、法蘭克福、科隆、杜塞道夫、巴門、 埃爾貝費爾德、佐林根、美因茨、德勒斯登等 11 個城市的 12 名代表出席了 成立大會。此外還有數百名萊比錫工人參加。拉薩爾以貴賓身份出席大會。 聯合會的會章規定;每個工人可自由人會退會,理事會有權接受和開除 會員,理事會由 1 個主席和 24 個理事組成(其中設司庫和書記各 1 人),理 事會處理聯合會事務,書記處處理日常行政工作。代表大會每年舉行一次, 聯合會存在的期限定為 30 年。拉薩爾當選為全德工人聯合會主席。瓦爾泰希 當選為書記。漢堡的《北極星報》被定為聯合會臨時機關報(後定為《社會

  民主黨人報》)。到第二年的 8 月,聯合會已擁有 4000 多名會員。

  全德工人聯合會是德意志工人階級第一個全國性的政治組織,它的成立 是工人組織上擺脫資產階級自由派的一個重要步驟,顯示了無產階級已逐漸 成為統一的力量。按照德意志工人(特別是一些共產主義者同盟老盟員)的 願望,這個聯合會應當成為反對普、奧統治,為爭取國家統一和民主而戰鬥 的中心。然而,這個良好願望未能實現。聯合會並沒有發展成為革命的無產 階級政黨。相反,由於拉薩爾占據著聯合會的要職,終使聯合會日益脫離馬 克思主義的軌道。

  斐迪南·拉薩爾(1825—1864),出生於德波交界的布勒斯勞一個猶太 富商家庭。1843 年至 1846 年,拉薩爾在布勒斯勞和柏林大學學習哲學和歷 史學。1846 年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1848 年歐洲革命期間,拉薩爾成了杜 塞爾多夫民主運動領導人之一,同馬克思、恩格斯結識。後被政府逮捕,坐

  了 6 個月的牢房。革命失敗後,他一方面致力於哈茨費爾特伯爵夫人婚姻訴 訟案,一面從事著述。到 50 年代末期,拉薩爾的哲學觀和社會政治觀已基本 形成。它包羅了各種小資產階級、資產階級社會主義,雜以黑格爾的唯心主 義、費希特的折衷主義、再有一些馬克思主義的詞句裝潢門面。60 年代初的 德國工人階級強烈要求擺脫資產階級的思想影響,但又對馬克思主義缺乏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