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普魯士軍事改革糾紛

  1858 年,普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患精神病,人稱“炮彈親王”的其 弟威廉親王攝政。1861 年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去世,威廉親王繼位,是為 威廉一世。早在威廉攝政時,就提出要改革軍事。他把普魯士軍隊看做是統 一德國應該鍛造的劍。而當時存在的純防禦性的舊後備軍制度已經過時,不 能適應於戰爭了。特別是威廉從軍 50 年,深知其弊,改革之意由來已久。加 之歐洲大國在同一時期內都在大大加強軍隊,普魯士的軍隊數目已遠不及其 他大國了。威廉執政時,普軍是 14 萬,奧地利有 31 萬,法國 42 萬,俄國

  99 萬。因此,擴大軍事編制,延長服役期限迫在眉睫。

  1860 年 2 月 10 日,普魯士政府向眾議院提交軍事改革議案。要求把軍 隊的服役年限從 2 年延長為 3 年;取消國民後備軍;改換常備軍裝備,從下 年度起每年撥款 950 萬塔勒作為軍費。這些措施意味著徵兵額從 4 萬人增至

  6.3 萬人,軍隊從 92 個團增至 147 個團。 本來,加強普魯士的軍事力量作為實現“小德意志方案”的保證,這同

  資產階級自由派的願望是一致的,“但是誰向它保證,它磨快的武器將被為

  它自己的目的而使用呢?”資產階級憂慮著:一方面取消後備軍和延長現役 期,無疑將削弱其在軍隊中的影響;另一方面,這支龐大軍隊中的 2/3 的軍 官、9/10 的教官由容克擔任,包藏著一種危險,即軍隊可能會成為容克反對 議會的工具。而且改革工作又委諸於極端反動的容克保皇派馮·羅恩執行。 於是,以進步黨為代表的資產階級自由派運用 1850 年憲法賦予議會的權力與 政府討價還價。1862 年,陸軍大臣羅恩在眾議院開幕式上提出軍事改革方 案,財政大臣巴托夫提出國家預算,主要稅收增加 25%。進步黨隨即提出要 求:(一)由議會監督政府的財政開支。(二)經費嚴格按照所要求並被批 準的計劃開支(因為政府往往使議會的財政監督和審核權流於形式,即每次 都是在年初邦議會開會時才提出預算,當眾議院討論時,錢已用掉了。此外, 預算的分類很不細,弊端叢生)。(三)採用積極的對外方針(尤其對奧)。 議員賓達指出:“如果真的進入庫爾—黑森或霍爾斯坦因,他們(政府)就 能立刻拿到所需要的款項。”

  對此,普王等保守派極為惱怒。羅恩為首的軍人集團力主使用暴力,破

  壞憲法,解散議會,實行專制統治,維持正統主義和君主團結。他調 50 營軍 隊到柏林周圍,準備武力鎮壓議會。威廉一世也持強硬態度,認為統率和管 理武裝力量是自己的特權,他堅決表示:寧願放棄王位,也不願丟掉 3 年兵 役制的原則。1862 年 3 月 11 日,普王下令解散眾議院。但在 5 月的選舉中, 進步黨得到選民的支持,獲 250 個議席。新選出的眾議院把軍事改革經費列

  入 1862 年預算的“特別開支”項,然後否決了這項支出。人民群眾支持資產 階級的態度,普魯士的形勢驟然緊張。王室陷入困境一片混亂。威廉一世已 擬好退位詔書,準備由 31 歲的王子繼位。

  然而,普魯士資產階級仍然是怯懦的,它並沒有把議會裡的鬥爭同議會 外的群眾運動結合起來,梅林指出:“資產階級只打算在無產階級的幫助下 把糾紛進行到適合單方面的階級利益的程度,一步也不肯多走。它不願同國 王陛下妥協,也不願分給工人一份他們所期望的勝利果實。”這使普王得以

  從驚慌中緩過氣來。

  俾斯麥上台

  在普魯士王權處於一籌莫展的時刻,羅恩向威廉一世推薦了當時的駐法 大使俾斯麥出任要職,收抬殘局。在與羅恩面談時,俾斯麥談出了問題的症 結所在:普魯士的政策在國內太過自由,辦外交卻太過保守,應全翻過來才 對。他表態說:“倘若君主能夠略走兩步,湊合我的意思,我卻很喜歡任事。”

  1862 年 9 月 22 日上午,威廉一世在巴貝爾斯貝格宮接見俾斯麥時說: 如果強迫他屈從於議會的多數,那末他就不可能繼續執政。俾斯麥當即勸慰 道:他願意出來組閣,必要時在反對議員意志的情況下推行陸軍改革和建立 新兵役制。普王很受鼓舞,欣喜地說:“既然如此,我的責任就是設法同您 一起繼續鬥爭”,表示“不退位了”。次日,威廉一世臨時任命俾斯麥為普 魯士首相兼外交大臣。

  奧托·馮·俾斯麥(1815—1898)出生在布蘭登堡阿爾特馬克的申豪森 莊園的一個容克家庭。1817 年隨家遷至波美拉尼亞的克尼普霍夫莊園。俾斯 麥的家庭就其經濟地位而言,算是一個中等容克。中學畢業後。1832 年在格 廷根上大學。1835—1838 年在柏林和亞琛法院工作。1838 年離職回克尼普霍 夫和申豪森莊園。1847 年為普魯士聯合邦議會議員。1849—1850 年為普魯士 眾議院議員。直到這時的俾斯麥還是一個保守的忠於普魯士君主主義的容 克,當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出現在他眼前的時候,他按照中世紀容克的方式, 用火與劍攻擊它們。1848 年革命時,俾斯麥宣稱:“我是個容克,我一定要 壓倒革命。”他甚至準備籌集軍隊前往柏林勤王。他公開聲言:任何東西都 不能改變他的普魯士君主情操。他的祖國是普魯士,他永遠不會離開這個祖 國。對外,俾斯麥主張親俄、法、奧這些德意志分裂勢力的主要支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