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斯特關於經濟統一的主張及努力雖受到奧地利為首的封建勢力的阻 礙,卻為普魯士所接受。

  1815 年成立的德意志聯邦並非是個切實意義上的國家實體,它僅僅虛構 了一個統一的外貌,各邦仍保有絕對的獨立性,內政外交自行其是,這導致 了關稅的縱橫交錯,稅制繁多。當時的德意志聯邦,從馬格德堡到德勒斯登 須過 16 道關卡,從漢堡經易北河到德勒斯登的貨物須納 35 次過境稅。更有 甚者,各邦(包括普魯士)內部也存在嚴重的關稅壁壘,直至 1818 年,普魯 士境內還保有 60 個稅卡。眾多的關稅無異於條條繩索,束縛著勃興中的德意 志資本主義經濟。儘管聯邦條例第 19 款規定各邦在貿易與交通方面要採取一 致行動,然而囿於私利的大大小小邦國卻遲遲未能就統一的經濟政策、稅收 政策達成協議。

  面對德意志聯邦在關稅問題上的無能為力,以普魯士財政大臣莫茨(1775

  —1830)及其繼任者馬森(1769—1834)為代表的有識之士感到普魯士完全 可以越過聯邦採取單獨行動,率先統一普魯士關稅,以此影響全德關稅的統 一。1818 年,普魯士通過了關稅法,首先在本邦內實行統一稅制,取消省際 和城市間徵收的複雜混亂的稅收,從而創建了一個約 1000 萬人口的統一市 場。1819 年起,與鄰近一些小邦國分別締結了關稅協定。具有決定性意義的 是,1828 年與黑森—達姆斯塔特締結了雙邊條約,1929 年與南德商業同盟締 結條約,並很快挫敗了薩克森、漢諾瓦等組成的“中德商業同盟”的作梗, 把南北兩個關稅區連成一片。1833 年,普魯士——黑森關稅同盟與南德商業 同盟合併,正式組成德意志關稅同盟。它包括普魯士、萊茵黑森、庫爾黑森、 圖林根、薩克森、巴伐利亞、符騰堡等 18 個邦國①。加入同盟的地區占全德 領土 4/5,有 3300 萬居民。同盟條約規定:廢除內地關稅,同盟各邦之間免 除關稅,對同盟外邦國實行統一進口稅;關稅收入按人口比例分配於各邦。 關稅同盟的建立,排除了各邦之間的經濟樊籬,作為一個經濟政策整體 出現的統一的經濟區建立起來了,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民族的統一奠定了經

  濟基礎。同時,它也成為普魯士最終統一德意志的先聲。

  南德、北德各邦反封建專制鬥爭

  ① 1835 年巴登和拿騷,1836 年法蘭克福,1824 年不倫瑞克和盧森堡,1850 年漢諾瓦和奧爾登堡,1867 年

  梅克倫堡和呂貝克,1888 年漢堡和不萊梅先後加入。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極大地衝擊了德意志的封建制度,普魯士改革 更激發了德意志的民族覺醒。德意志人民反對封建專制、爭取自由和國家統 一的鬥爭日益高漲。早期的自由主義者在自由與統一問題上往往更注意實現 本邦的自由立憲,所謂“寧要沒有統一的自由,不要沒有自由的統一”便是 這一傾向的典型概括。

  1817—1819 年的大學生運動,掀起了德意志第一次立憲運動浪潮,標誌 著“自由與統一”運動的開端。1819 年 8 月聯邦代表會議通過“卡爾斯巴德 決議”,將大學生協會、新聞自由等視為非法,學校設政府代表,監督學生 的活動和教授的教學。大學生運動被鎮壓。30 年代,法國七月革命的勝利, 使自由派重新振作,掀起第二次立憲運動浪潮。

  在南德,1831 年巴登議會開幕,自由派教授韋爾克爾提出一系列立法建 議,經過激烈爭辯,議會批准了新聞法和廢除尚在農村中保留著的什一稅。 巴登的新聞法是對聯邦法中新聞檢查的公開對抗。它的實施鼓舞和活躍了自 由主義運動,巴登、巴伐利亞、黑森及法蘭克福等地的自由派頻頻越界接觸, 民族統一遂成為自由主義運動的主題。韋爾克爾進而動議,“把德意志聯邦 發展成盡力促進德意志民族統一和德意志公民自由的組織”,實際上是要求 建立“德意志的統一自由的國家。”

  巴伐利亞的萊茵普法爾茨,自由主義運動更為深入。反對派人士不僅在

  議會中激烈抨擊政府的財政政策和稅收政策、迫使國王撤掉民憤極大的內政 大臣愛德華·馮·申克,更重要的是,把鬥爭引向議會以外,立法自由派發 展為激進民主派。1832 年 3 月,成立了一個“新聞和祖國協會”,明確提出 議會的目的是“以民主的精神,組織一個德意志國家”。協會在各地建立分 會,甚至波及南德、中德和西北德。“新聞和祖國協會”是繼大學生協會之 後,又一個超越邦界的全德性政治組織。它頂住反動勢力的高壓,喚發各邦 人民奮起投入“統一與自由”運動。在協會的感召下,不少地方群眾舉行政 治集會,民族統一和人民主權成了共同的呼聲,普法爾茨的居民還種了自由 樹,升起三色旗,有的甚至以武力還擊軍警的鎮壓。

  在北德,運動表現了鮮明的特點,參加者包括社會各階層,尤以城鄉下

  層人民為主,運動的火藥味很濃。

  1830 年 9 月,不倫瑞克的市民由於要求召開邦議會被拒絕而舉行起義。 起義者建立國民軍,進攻並燒毀了公爵宮殿,趕走了眾所切齒的查理二世公 爵。由貴族、官員和市民代表組成的邦議會任命查理二世之弟不倫瑞克—— 厄爾斯的威廉公爵接管政府。1832 年頒布的新憲法,規定建立一院制議會, 賦予議會立法權,加強資產階級和農民階層在議會的地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