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史學研究] 《德國史綱》主編:孫炳輝、鄭寅達【完結】

  前 言

  德意志是一個變化頻繁的國家。翻開德國史籍,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 幅變幻莫測的景象:邊界在變,國旗在變,首都在變,頭銜在變,語言在變, 就連國名也變個不停。同一部德國史,對這個國家的形像的描繪,前面篇章 與後面篇章迥然相異。它時而如溫馴的綿羊任人宰割,時而如咆哮的雄獅顯 威於世界,真是反覆無常,迷離混沌。尼采寫道:“德國人的靈魂深處埋藏 著許多曲折環繞的通道,它們之間互相連接著,那兒有洞穴、躲藏處和地牢, 它的雜亂無章使它更加迷人和神秘;德國人是熟悉這些混亂的通道的”。經 過幾代人的探索與開掘,德意志終於從這“混亂的通道”里走了出來,發展 成為舉世矚目的中歐強國。

  德意志是一個民族分合無定的國家。從古老的法蘭克王國分離出來的德 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是一個徒具虛名的統一體,最多的時候,全國分 為上千個邦國;最少的時候,也有幾十個。經過幾百年的苦苦奮鬥,終於在

  1871 年實現了建國以來的首次民族大統一,卻又因兩次大戰的失敗,國家再 度分裂,直至近年才又統一。一部德國史就是一部民族分裂、統一、再分裂、 再統一的歷史。從這個意義上說,民族問題成了德意志史的主軸。

  德意志是一個對世界歷史(尤是近現代歷史)的發展有著巨大影響的國家。它產生了一流的物理學家、化學家、發明家,孕育了優秀的思想家、文 學藝術家,湧現了傑出的政治活動家。李比希、西門子、黑格爾、費爾巴哈、 歌德、裴多芬、倍倍爾、李卜克內西,等等,等等。他們的名字,使人聞之 如雷貫耳。他們的業績,使人永世景仰。德國還是無產階級革命理論的創始 者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鄉。與此同時,德國也給世界各民族(包括德意志民 族)帶來過深重的災難,尤其是近現代史上兩次世界規模的大廝殺,它都是 戰爭的禍首。高度文明伴之以極端凶蠻,構成了德意志對人類歷史影響力的 兩重性。

  今天,再次統一起來的德意志,重又登上歐洲的頂峰。儘管這個統一的效果仍有待歷史的檢驗,但有一個事實是可以肯定的:這個富有、強大、高 效的中歐大國正在穩健地朝前發展,在景氣的年代,它第一個躍起,在蕭條 的歲月,它最後一個衰退。這狀況使西方諸國必須睜著大大的眼睛密切注視 著萊茵河和易北河彼岸的動態。西方世界耽心的已不是威廉二世的克虜伯大 炮和希特勒的衝鋒隊,而是強大的德國現代化經濟。美國學者哈特里奇在《第 四帝國的崛起》一書中得出結論說:“在威廉二世的第二帝國和阿道夫·希 特勒的第三帝國的統治下,德國人在殖民地和被他們征服的其他國家中尋求 生存空間,在??新的第四帝國中,戰後的德國人發現了一個能吸收其出口 商品和活力的新的、全球範圍的經濟生存空間。”這段話意在告誡世人,德 意志不僅是一個善於爭取政治生存空間的國家,而且善於審時度勢尋求經濟 生存空間。同時,這段話也揭示了一個現實,經受兩次大戰之痛的德國人, 已開始從日耳曼的軍國主義傳統中解脫出來,找到自立自強、立足於世界強 國競爭之林的道路。一個理智的、愛好和平的、民主和文明的德意志終將建 立起來。

  我們力圖根據歷史的內在聯繫來闡明德國歷史的基本點,並把我們多年 從事德國史教學和研究的心得糅進其中,反映自己的編寫特色。但由於本書 是一本簡明通史,必須反映歷史的全貌和當前的研究水平,因而在很多方面,

  尤其是我們缺乏獨立研究的領域內,儘量汲取國內外學術界的研究成果。以 升量石,難免偏差,懇請指正。

  本書是集體勞動的成果。第一章由趙星鐵編寫,第二—七章由孫炳輝編 寫,第八—十二章由鄭寅達編寫。謁誠歡迎學者、讀者賜教。

  作 者

  1995.6

  德國史綱

  第一章 德意志國家的建立和發展

  第一節 德意志國家的形成 日耳曼人和日耳曼諸王國的形成

  日耳曼人屬於雅利安人種,語言屬印歐語系的日耳曼語族,原先生活在 波羅的海沿岸和斯堪地那維亞地區。隨著鐵器的應用、經濟的發展和自然災 害的影響,從公元前 6 世紀左右,日耳曼各部落開始南遷。公元前 3 世紀, 他們沿著易北河南下到達波希米亞北部地區,又沿著薩勒河進入圖林根地 區。公元前 2 世紀末,定居在日德蘭半島的日耳曼部落侵入地中海文化區域, 直接同羅馬人對峙。公元前 1 世紀中期,大批日耳曼人從腹地出發來到萊茵 河邊,同羅馬帝國不斷發生軍事衝突。經過漫長的鬥爭,日耳曼部落的汪達 爾人、勃艮第人和哥特人占領了維斯杜拉河流域。公元前 1 世紀中葉,又將 克爾特人逐出,最終定居於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間的廣大地區。 日耳曼人定居中歐以後,保持著氏族組織。男人狩獵打仗,女人耕作紡 織,沒有階級,沒有特權。公元 1 世紀,大多數日耳曼部落形成軍事民主制, 並出現了按地域關係組成的大家族公社,稱“馬爾克”。公社成員有簡陋的 房子和獨家院子,幾家毗鄰形成小村莊。大家從公社那裡分得土地進行農耕, 產品歸自己所有。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演進,群體人口的不斷擴增,伴隨而來 的更為複雜的事務,決定了建立一種核心權力的需要。部落酋長、軍事首領 和扈從隊長的地位和作用顯著提高。他們開始脫離生產,占有優良土地,獲 取更多的財富。於是,高踞於部落成員之上的特權人物、貧富分配等不平等 現象便逐漸產生。這預示著日耳曼氏族制度正走向解體;而羅馬帝國對日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