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雖然幼年吃過苦頭,但凡人夢寐以求的三樣東西上蒼已全賜給了和珅,那麼,他還要奢求什麼?他還有什麼不滿足呢?有。
人的貪心是永遠不會被滿足的,和珅的貪心更難以滿足。人是不會嫌財多,權高,更不會棄美色於不顧的。人心不是蛇吞象,和珅的所作所為愈發證明古語的真理性。
可不管你擁有多少財富,擁有多大權力,擁有多少絕色女子,你可以藐視人間一切王法,可以踐踏任何道德倫理,可是你不能違背自然規律,生老病死這條亘古不的法則在誰面前都有效,都一視同仁。和珅一日只能吃三餐,管家、僕人等人一日也能吃三餐。上蒼在人們不平等的時候總會讓人在某些方面平等。
和珅以前不知這些道理,在獄中的面壁恩過令他明白了,他不由想起了豐紳殷德為他編排折了戲時小伶唱的“……草茫茫阿房陵闕,世代興亡,卻使似月影圓缺。山人家堆案圖書,當窗松桂,滿地薇蕨,決不羨那朝中華奢,為貪今日榮華無盡,落得明日子孫盡戮沒。我只在這白雲間,自可怡悅。……”
如前所述,和珅在初聽這首小曲時其實完全可以激流通退的,正如朱洪武時的徐達,以退為進,使自己免於牢獄之災。
也許,那時,和珅已經沒辦法全身而退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權力和財富的*瘴已把和珅的雙眼和耳朵擋的嚴嚴實實,他怎能聽得進這首小曲?
道理是人人皆懂的,行動卻未必人人能行,和珅也不行,他與乾隆一樣都做了權力的奴隸,乾隆禪位都成名正言順的太上皇,和珅為了爭寵與劉墉、紀昀、阿掛,互相爭鬥,甚至對付起了嘉慶皇帝,這世就如同自掘墳墓。
再好的飯只能一口一口地吃,再好的床自己只能睡一張,再多的寵妾自己只能幸一個;和珅躺在獄中的小床上,終於也睡的塌塌實實,雖然嘉慶一鍋端掉了他的九億家產,但他知道這原本不是他的,……所以,和珅很平靜……
死後無知萬事空
和珅萬萬想不到,乾隆屍骨未寒之際,嘉慶帝就會把他送去與自己的父皇相會,或許是乾隆太寵愛和珅,在陰間也離不開和珅?和珅原以為嘉慶會讓他做一個兩朝元老,因為嘉慶從一開始就對他唯唯喏喏,甚至多次在公開場合宣稱他乃“兩朝股肱之臣”。可嘉慶的突然發難讓他知道,自己的一切都完了。嘉慶帝總顯得對他很尊崇,而且,自太祖入關以來,真正被皇上賜死的前朝老臣除了鰲拜尚無他人,所以和珅在為乾隆守靈時還在盤算將來如何與嘉慶“和平共處”,可是,乾隆駕崩沒幾天,嘉慶就派人送來一條白練,而且這其中還有固倫和孝公主的情面在內,和珅才得以保有全屍。
和珅也許對這一天的來臨有思想準備,所以,雖然家人都驚慌失措,可他顯得很平靜,並沒有被嘉慶的一紙詔書擊潰,即使他知道現在已經是在劫難逃,他依然保持著平靜的心境。因為人間的榮華富貴,寵辱是非他都經歷過了,可以說,自己可以不留遺憾地笑別人世。他似乎看見了乾隆,自己一生深沐帝恩,為了乾隆可以萬死不辭,在幽冥,乾隆帝會不會孤獨?妻子馮氏也先自己而去陰間的家也被她收拾的井井有條吧?還有自己的小兒子,一想到幼子,和珅心中不由得驚起一絲傷痛,阿爸馬上來看你!還有與自己同甘共苦,出生入死的親弟弟和琳,他們都在朝和珅微笑,在向他召喚……。
和珅唯一不滿的是自己如何會被嘉慶輕而易舉地扳到,是自己鬼迷心竅還是別有原因?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還是夠心狠手辣,存婦人之仁,早就該借太上皇乾隆之手翦除嘉慶的。但是一切都晚了,現在在獄中的是自己,而不是嘉慶。
人之將死,總希望能在世界上留下點什麼。有人為了名垂青史,不惜殺身成仁,有人為了百年留芳,不惜斥巨資為自己塑像,塑碑立傳,捐廟建亭。總而言之,“身後事”實際上是一個名聲名譽問題,中國講究蓋棺論定,和珅知道自己做了不少壞事,而且身為欽犯,是絕對不參奢望什麼好名聲的,他退而求其次,他要做一聰明人,所以,他毫不在乎地招供了自己的數十條罪名,當然,很多不能啟齒的無恥罪狀則堅決不能承認,自己已經完全被斷絕生路了,和家的振興和自己將來名聲的平反全靠和家的後世了,幼子早夭,原望只有寄托在長子豐紳殷德上了,豐紳殷德身為額附,有固倫和孝公主為之撐腰,相信嘉慶不會為難於他的,只有期望豐紳殷德能振作起來,倘若,他日後能飛黃騰達,我的聲譽自然會扶搖直上,身後事不也就是子孫事了,故和珅坦然認罪,他知道只要和家子嗣不絕,自己尚有翻盤之日,因此,他一定要一個獨攬所有罪狀,絕不能對子孫造成影響,和珅這一步是走對了,嘉慶由於固倫和孝公主的求情,並未怎麼為難他的家人,可惜眾多子嗣尤其是豐紳殷德在父親倒台的打擊中一蹶不振,又是和珅始料不及的了。
和珅在獄中靜候死期到來,換作常人,早已被等死的心境擊潰了,和珅沒有,因為他認從甫一入仕便做好了應付最壞結果的思想準備,當初初覯乾隆的時候,自己還不是靠置生死於度外才倍受乾隆寵愛?官場廝混,已耳熟能詳,怪只怪自己太忠心於太上皇乾隆,開罪了當時的嗣皇帝嘉慶,現在自己的靠山倒了,樹倒猢猻散,自己很自然地應受處罰,自己還是太輕信奸詐的嘉慶了。無論如何,自己只不過是帝王手中的工具,有用時,百般寵愛,小心呵護,沒用的時候,就都嫌自己是累贅了。自己好似憔夫手中的利斧,太鈍了,砍不了柴會被主子拋棄,太鋒得了,倘若傷了主子,也會被主子無情的拋棄,自己不過是水中無根的蘆葦,主子讓飄到哪就到哪!
人的貪心是永遠不會被滿足的,和珅的貪心更難以滿足。人是不會嫌財多,權高,更不會棄美色於不顧的。人心不是蛇吞象,和珅的所作所為愈發證明古語的真理性。
可不管你擁有多少財富,擁有多大權力,擁有多少絕色女子,你可以藐視人間一切王法,可以踐踏任何道德倫理,可是你不能違背自然規律,生老病死這條亘古不的法則在誰面前都有效,都一視同仁。和珅一日只能吃三餐,管家、僕人等人一日也能吃三餐。上蒼在人們不平等的時候總會讓人在某些方面平等。
和珅以前不知這些道理,在獄中的面壁恩過令他明白了,他不由想起了豐紳殷德為他編排折了戲時小伶唱的“……草茫茫阿房陵闕,世代興亡,卻使似月影圓缺。山人家堆案圖書,當窗松桂,滿地薇蕨,決不羨那朝中華奢,為貪今日榮華無盡,落得明日子孫盡戮沒。我只在這白雲間,自可怡悅。……”
如前所述,和珅在初聽這首小曲時其實完全可以激流通退的,正如朱洪武時的徐達,以退為進,使自己免於牢獄之災。
也許,那時,和珅已經沒辦法全身而退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權力和財富的*瘴已把和珅的雙眼和耳朵擋的嚴嚴實實,他怎能聽得進這首小曲?
道理是人人皆懂的,行動卻未必人人能行,和珅也不行,他與乾隆一樣都做了權力的奴隸,乾隆禪位都成名正言順的太上皇,和珅為了爭寵與劉墉、紀昀、阿掛,互相爭鬥,甚至對付起了嘉慶皇帝,這世就如同自掘墳墓。
再好的飯只能一口一口地吃,再好的床自己只能睡一張,再多的寵妾自己只能幸一個;和珅躺在獄中的小床上,終於也睡的塌塌實實,雖然嘉慶一鍋端掉了他的九億家產,但他知道這原本不是他的,……所以,和珅很平靜……
死後無知萬事空
和珅萬萬想不到,乾隆屍骨未寒之際,嘉慶帝就會把他送去與自己的父皇相會,或許是乾隆太寵愛和珅,在陰間也離不開和珅?和珅原以為嘉慶會讓他做一個兩朝元老,因為嘉慶從一開始就對他唯唯喏喏,甚至多次在公開場合宣稱他乃“兩朝股肱之臣”。可嘉慶的突然發難讓他知道,自己的一切都完了。嘉慶帝總顯得對他很尊崇,而且,自太祖入關以來,真正被皇上賜死的前朝老臣除了鰲拜尚無他人,所以和珅在為乾隆守靈時還在盤算將來如何與嘉慶“和平共處”,可是,乾隆駕崩沒幾天,嘉慶就派人送來一條白練,而且這其中還有固倫和孝公主的情面在內,和珅才得以保有全屍。
和珅也許對這一天的來臨有思想準備,所以,雖然家人都驚慌失措,可他顯得很平靜,並沒有被嘉慶的一紙詔書擊潰,即使他知道現在已經是在劫難逃,他依然保持著平靜的心境。因為人間的榮華富貴,寵辱是非他都經歷過了,可以說,自己可以不留遺憾地笑別人世。他似乎看見了乾隆,自己一生深沐帝恩,為了乾隆可以萬死不辭,在幽冥,乾隆帝會不會孤獨?妻子馮氏也先自己而去陰間的家也被她收拾的井井有條吧?還有自己的小兒子,一想到幼子,和珅心中不由得驚起一絲傷痛,阿爸馬上來看你!還有與自己同甘共苦,出生入死的親弟弟和琳,他們都在朝和珅微笑,在向他召喚……。
和珅唯一不滿的是自己如何會被嘉慶輕而易舉地扳到,是自己鬼迷心竅還是別有原因?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還是夠心狠手辣,存婦人之仁,早就該借太上皇乾隆之手翦除嘉慶的。但是一切都晚了,現在在獄中的是自己,而不是嘉慶。
人之將死,總希望能在世界上留下點什麼。有人為了名垂青史,不惜殺身成仁,有人為了百年留芳,不惜斥巨資為自己塑像,塑碑立傳,捐廟建亭。總而言之,“身後事”實際上是一個名聲名譽問題,中國講究蓋棺論定,和珅知道自己做了不少壞事,而且身為欽犯,是絕對不參奢望什麼好名聲的,他退而求其次,他要做一聰明人,所以,他毫不在乎地招供了自己的數十條罪名,當然,很多不能啟齒的無恥罪狀則堅決不能承認,自己已經完全被斷絕生路了,和家的振興和自己將來名聲的平反全靠和家的後世了,幼子早夭,原望只有寄托在長子豐紳殷德上了,豐紳殷德身為額附,有固倫和孝公主為之撐腰,相信嘉慶不會為難於他的,只有期望豐紳殷德能振作起來,倘若,他日後能飛黃騰達,我的聲譽自然會扶搖直上,身後事不也就是子孫事了,故和珅坦然認罪,他知道只要和家子嗣不絕,自己尚有翻盤之日,因此,他一定要一個獨攬所有罪狀,絕不能對子孫造成影響,和珅這一步是走對了,嘉慶由於固倫和孝公主的求情,並未怎麼為難他的家人,可惜眾多子嗣尤其是豐紳殷德在父親倒台的打擊中一蹶不振,又是和珅始料不及的了。
和珅在獄中靜候死期到來,換作常人,早已被等死的心境擊潰了,和珅沒有,因為他認從甫一入仕便做好了應付最壞結果的思想準備,當初初覯乾隆的時候,自己還不是靠置生死於度外才倍受乾隆寵愛?官場廝混,已耳熟能詳,怪只怪自己太忠心於太上皇乾隆,開罪了當時的嗣皇帝嘉慶,現在自己的靠山倒了,樹倒猢猻散,自己很自然地應受處罰,自己還是太輕信奸詐的嘉慶了。無論如何,自己只不過是帝王手中的工具,有用時,百般寵愛,小心呵護,沒用的時候,就都嫌自己是累贅了。自己好似憔夫手中的利斧,太鈍了,砍不了柴會被主子拋棄,太鋒得了,倘若傷了主子,也會被主子無情的拋棄,自己不過是水中無根的蘆葦,主子讓飄到哪就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