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樣說並非是誇讚和伸的詩作,只是作一客觀評論,在清人錢泳的《履園叢話》中就道:和伸詩中並非沒有佳句可錄,他舉例說“人從絕山獻如魚貫,馬入塞林列雁行。”這句,他認為雖然有前人嘗作類似和詩句,“句余以為和相未必有此詩在胸中而用其典故,亦偶爾相同耳。”那所謂異曲同工之妙。

  和伸寫詩尚有另一功利目的--討好乾隆。乾隆自命風流,且號稱“十全老人”,意即自己“琴棋書畫、詩作俱佳”,和伸為了討好乾隆,投其所好,自然要加強詩歌方面的素養了,而且,乾隆經常給臣下出題讓其做詩或和詩,為了得到乾隆寵愛,和伸惟有努力刻苦了,何況對手中還有名滿天下的才子紀昀。

  陳康祺《郎潛記聞》記載:嘉慶元年,太上皇乾隆作了一首《重華宮恭宴詩》,並命令廷臣接其字韻吁嗟作和詩,但許多人作的殊不得體,唯有和伸的“帝典五漠三日若,騶虞麟趾五吁嗟。”深得太一皇喜愛和嘉慶皇上的誇獎,當然,這不排除是乾隆的個人喜好,那麼讓我們看看他幾乎奉命而作的詩吧!

  《奉敕恭題肖照瑞應圖》

  南渡傳說靖康,江山半壁守餘杭。

  貞符漫詡中興許,此守誰嗟禾黍傷。

  瑞應圖成十二楨,題詞繪事兩兼精。

  為憐卷余緘素,不補霜天五國城。應圖協瑞溯勝初,又見臨安勝汴居。欲借丹青好手筆,寫成二章奉迎書。榮辱分明睿制標,畫書以絕表曹肖。解嘲徒鶩鋪張美,侄宋貽譏事小朝。“

  《奉敕警題射鹿圖》•《御寶匣》

  木蘭較獵乘秋令,苹野合圃幼鹿竟。霜葉平鋪青嶂紅,角弓曉狹寒風勁。圖來制匣寶裝成,貯就天章玉彩瑩,文修武備雙含美,猶日孜孜體健行。

  上列二首詩皆應景而作,殊為不易。

  然而,清人王芑孫對和伸詩作極為貶低,”和伸一四作七古一道,風數十然,而實無一句押韻,用典紕繆處亦甚多,乃以委予。時予客其京邸,故自圓明園致札如此。“這裡王芑孫把和伸的詩貶的一無是處。實事不然。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先生嘗言:”和伸的《嘉樂堂詩集》實在不至於象王芑孫所貶的那樣不通,相反倒是時時有思致,有作意,有真情感,雖格調不甚至高,亦何至如所言之陋劣。若說和伸作詩有人提入,或倩人潤色,那自然也是可能有的,但也不應就應制題詠的十分典則雅麗的篇章來講那是合乎情理的,絕不會是倉部發此。比如他那些寫家常生活、細瑣抒懷、悼亡、傷子、挽弟、挽舅等詩篇,都很真切,不無感人之處,他還是很能寫一些詩句的,甚至有用一句杜枚詩連作五首轆轤體七律的本領,絕不是連押韻都不懂的木道這人。--我的意思是以此一說明:和伸的詩雖不甚高,但他還是個有詩意,懂詩境的人,也得過且過通詩律。“

  此外,和伸還有一些獄中詩,這些詩寫的時候和伸已經倒台,是不可能請人代寫!

  而且,和伸的獄中詩二首也有力地駁擊了他找人捉刀的說法,和伸下獄後,其時已無權勢,如何找人捉刀?而且嘉慶帝看了幾首詩過後,也情不自禁地誇獎:”小有才“。

  值得一提的是,《紅樓夢》(也即《石頭記》)因和伸而廣為流傳,而和伸的詩作也多受《紅樓夢》影響。有時甚至大同小異,如”崗氣界空林“

  ”茫茫幻海待如何?生滅循環萬劫過。

  當時境界皆空色,本地風光是寢歌。“

  色空色兩微茫,彼岸同登一葦航。”

  “金釵十二渾閒事,漫擬風車攜手行。”

  “耳邊分鐘嶺邊載,旅館樂多將春色來……

  愛此幾枝消寂寞,滿山桃李浸相猜。”

  可見,和伸善長吸收新鮮材料納於自己詩中。

  和伸喜歡賦詩,但並不善飲酒(詩與酒有關係)詩人與酒總是有緣,故和伸並非真正詩人?

  “我素不善飲,寄情杯斗外。

  喜與雅士觴,厭共酒徒令。

  遮莫槽共枕,何如醫可蓋。

  晝起笑蟻旋,宵寢譬蛇蛻。

  名教樂地多,及亂萬惡最。

  醉醒慎在躬,易為行止害。”

  “同人納爽晚涼中,豪飲連傾百斗空。

  自笑疏狂無檢束,強顏猶愛入詩叢。”

  從上述詩句我們知道,和伸從不善飲,只小酌啜飲,而且是遇到雅士,助興也。

  正所謂“酒將微醉花未全開,實乃人生最佳境界。”

  人不可能一輩子聰明

  

  也許是以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也許歲月催人老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和珅這個聰明人在“四十不惑”之後屢屢干出糊塗事,而且,一件接著一件,或許,這也預示了這幾年是和珅生命的最後幾年?還是和珅已經江郎才盡了,再也玩不出什麼花樣了?

  這首先要從乾隆立太子說起,由於有康熙立太子時的紛爭為前車之鑑,乾隆處理這事顯得格外小心翼翼,從一開始就不立儲,大臣們體察聖意,沒人敢出來說話,直到乾隆四十三年九月,錦縣有不怕死的生員金從羲呈上“建儲”“立後”奏摺,結果乾隆果然龍顏大怒,將金處以極刑,有此為記,群臣更不敢再提此事了。然而到了乾隆五十九年,乾隆自己卻不能等下去了。因為他登基時曾許諾不能超過祖上康熙的六十年帝王生活,而且,十月初一日,按照慣例要頒發下一年的《時憲書》,上面必須有新皇帝的年號。所以,乾隆不得不“諭示天下”,確定新皇帝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