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著童貫為自己打抱不平,王詡倒不覺得有什麼關係,只是不知道朝廷為何將自己升遷到這麼個位置,“道夫,何以我被除授這個職闕?”

  童貫滋滋地品著好酒,“邵牧兄,你切莫小看了這個職闕,這職闕雖無甚權利,但卻有個好處,就是能單獨面見陛下,這可是只有宰執們才能享有的待遇。”

  王詡頓時從中品過味兒來,“這是陛下的意思還是?”

  “當西軍大獲全勝,俘虜敵將的消息傳到京師,陛下高興得從龍椅上都站了起來,連說了幾個好字。滿朝文武大臣也是齊聲敬賀,邵牧兄你可沒見著那場面,那場面真是…嘖嘖…”

  “咳咳”王詡忍不住出聲打斷童貫的美好回憶,童貫不好意思地笑笑,“章經略他們的職闕倒還真是沒什麼爭論的,就是在邵牧兄你這裡。”

  “我怎麼了?”

  “曾樞密最先提議你入樞密院,但是陛下卻沒作回答,當時我記得陛下是像在沉吟。之後,章相公提議你入兵部,陛下眉頭就皺得更緊了。”童貫連比帶劃地說著。

  王詡心頭暗忖,曾布應該是希望我能助其一臂之力,而章惇顯然知道了曾布在拉攏我,所以打算讓我入兵部,如今三衙掌兵,樞密院調兵,邊境更有將兵法,兵部完完全全就是個擺設。

  “陛下聽著多方提議,一直都沒有開口,最後還是蔡承旨站出來了。”童貫說著,不知是醉酒,還是說得興奮,隨即就站了起來,竟然學著蔡京的樣子道,“陛下,臣以為,王詡在西北雖有邊功,但是畢竟乃是狀元出身,若是入了兵部,恐天下譁然。再者,其於經義史論上建樹頗豐,廣有著作,於士林更是名聲顯著,所以,臣提議,除授加王詡從七品承議郎之職,除崇政殿說書。”

  聽著童貫尖銳的聲音,又看著其模仿蔡京的莊重樣子,王詡忍不住笑了出聲,童貫也自知滑稽,跟著大笑了起來。

  二人笑了好一陣,才歇了下來,童貫拎著酒壺給王詡斟上一杯,“邵牧兄你可不知道,蔡承旨提議一出,陛下立刻龍顏大悅,還沒等其他宰執反對,當即就這樣拍下了板。邵牧兄,陛下對你可是器重有加啊。”

  端起童貫敬的酒杯,王詡從童貫的眼神中就讀出別樣的意味,“想來道夫也應該深的陛下信任,這麼快就進了皇城司,還混了個皇差。”

  不想童貫卻擺手道,“非是陛下,而是章相公。”

  “哦?!”王詡露出詫異的表情。

  隨即,童貫便毫無保留地將那日大朝會上的事說了出來,並不掩飾自己和章惇的關係。

  “邵牧兄,想當神宗朝曾公亮、富弼等相公哪一個不是威望高著,廣有人脈,結果神宗皇帝銳意改革,王安石王相公便乘風而起……”童貫說著停了下來,笑眯眯地看著王詡繼續道,“當今聖上為了有關邵牧兄你在西北的大小諸事,可是沒少駁章相公的面子,今次又是如此。”

  若說蔡京乃是權奸,童貫就是權閹,二人除了生理特徵有明顯差別外,察言觀色,見風使舵,揣度聖心的伎倆只在伯仲之間,若真要分出高下,恐怕更能接近皇帝的童貫更甚,一面搭上章惇,一面拉攏自己,王詡在心頭暗自沉吟著,做了崇政殿說書便屬於翰林院了,蔡京便是自己的頂頭上司,而童貫身在皇城司,作為皇帝耳目,消息通達,手眼通天,結交兩人有百利而無一害。

  呵,看來自己是逃不過和臭名昭著的六賊同坐一條船的命運了,王詡心頭苦苦一笑。

  王詡緩緩地端起酒杯,“今後咱們禍福同當,唇齒相依。”

  “好好好!禍福同當,唇齒相依!”童貫舉起酒杯和王詡輕輕一碰。

  西北皎潔的月色下,兩個未來呼風喚雨手握權柄的人就此走到了一起。

  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京

  由於之前早就做好了安排,所以王詡就只帶著兩女和孩子以及刻意挑出來準備作為自己親衛隊長的山誠一行浩浩蕩蕩地離開了渭州城。

  童貫特意邀請王詡和自己同乘一輛馬車,而王詡也很是會意地拿上了一袋子的真金白銀在車廂里塞給童貫。王詡的豪爽大氣,倒是把童貫弄了個驚喜交加,心中更加篤定此人能夠攜手前行了。

  一路上二人談笑風生,品茶對弈,很快汴京城就出現在了眼前。

  忽然,大隊人馬緩緩地停了下來,前方一騎飛馳而來,駐馬在了童貫的馬車邊上,“童提舉,李侍郎和許侍郎率隊出城來迎了。”

  “哦?!”童貫忙不迭地整理好衣衫,匆匆地走了下車。

  李清臣和許將兩位宰執都出城來迎,看來平夏幾戰的功勞還不小,王詡這才似乎意識到幾場勝仗對於新黨,對於銳意開邊的趙煦來說有多麼重要,隨後也跟了下去。

  李清臣和許將見章楶和王詡走來,也各自下了馬。

  “章樞密、王說書,可喜可賀啊。”李清臣和許將笑著拱手走了上來。

  章楶拱手回禮道,“此乃朝廷之功,普天之喜,只是有勞了二位宰執出城迎接。”

  許將哈哈大笑道,“質夫乃是戍邊功臣,我等碼字的談何能及啊?”

  若不是甚至許將為人,再加上其說笑之言,這番話放在別處別人。在此時重文輕武的風氣下,恐怕就揶揄挖苦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