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何以見得?”王詡實不明其中關竅。

  章楶對王詡解釋道,“邵牧,你可還記得之前遼國便替西夏人求和?”

  王詡點點頭。

  “此事被陛下言辭駁回,之後梁氏就開始領兵親征,卻在你手裡吃了大敗仗。梁氏回朝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和後黨權力,很有可能會大伐皇族,甚至再次領兵親征。這是遼國人不願意看到的。”

  看著王詡露出了疑惑的表情,章楶繼續解釋道,“遼國人明白,西夏人明白,咱們也明白,目前咱們和西賊究竟孰強孰弱,西賊接連受創,國力又不如咱們大宋,若是一味的窮兵黷武,不出三年,便會不攻自破。”

  章楶的這番話,王詡倒是有所體會,雖然說目前的宋朝在平原上還沒有多大的優勢,但若是梁氏一味地前來進攻,他們必敗無疑。而從德吉傳來的消息顯示,西夏國內很多部族已經開始表現出不滿梁氏的情緒,尤其是出丁數多,傷亡嚴重的部族,更是如此。

  “若是收復了西夏,邵牧你想想,對誰最為不利。”章楶諄諄善誘道。

  “邵牧明白了,若是遼人在背後策劃了這次暗殺,那麼親政的李乾順必然惟遼人之命是從,立刻罷兵,和咱們修和。這樣一來,咱們就沒有了再出兵的理由了。”王詡頓時恍然過來。

  章楶沉沉地點頭道,“是啊,如今沒煙峽一線已經完全牢牢地握在了咱們手裡,妹勒和嵬名阿埋兩員名將又被俘,西賊國力大大受創,部族多有怨言,此時正是步步進逼的好機會,若咱們依託沒煙峽為扼,靠橫山肥沃的產糧田為補給,慢慢築城蠶食,西夏人必然大亂。但是,梁氏已經死,李乾順再上表稱臣求和,遼國從中斡旋,朝廷恐怕只得答應合議。更為麻煩的事,從今往後,西夏恐怕會更加依附於遼國。”

  經章楶此番一說,王詡這才意識到問題嚴重性,西夏若是上表求和,宋朝便再沒理由進行討伐,若是強硬出兵,很難說遼人不會趁火打劫,再次上演澶淵之故事。

  章楶嘆了口氣,“等等再說吧,朝廷的詔旨可能馬上就要到了。”

  第二百五十六章 又見童貫

  浩浩蕩蕩的隊伍緩緩抵達渭州城外,奢侈華貴的馬車驟然停在了眾人面前,一雙黑靴踏著馬凳走了下來,“狀元公,咱們又見面了!”

  王詡聽著來人一喊,眯著眼仔細地辨認,“你是……”

  來人頗有些得意地搖晃著腦袋,“我如今可是皇城司提舉了。”

  這童貫倒是很能鑽營,這麼快就混到皇帝身邊去了,王詡心頭想著,臉上笑著,拱手道,“恭喜童提舉!”

  童貫雙眉一揚,笑道,“狀元公,這回可要恭喜你了!”說著,童貫直起了身子清了清嗓子,“聖旨到!”

  “呼啦”一聲,渭州一眾官吏齊聲跪倒。

  “詔曰:西北諸臣,屢立戰功,平夏、靈平已築,西賊喪膽……除章楶右銀青光祿大夫,遷樞密副使;除折可適西上閣門副使,遷涇原路安撫副使知渭州事;除折彥質內殿承制,遷涇原路副將;除郭景修內殿崇班,遷涇原路副將;除郭成西上閣門副使,遷涇原路正將……除王詡承議郎,遷崇政殿說書……”

  童貫朗聲念完,章楶率眾高呼萬歲,雙手過頂接過聖旨。

  隨後,章楶在渭州城大設酒宴,款待童貫一行皇差,同時也是為渭州立下戰功的將士們賀喜。

  西北的酒不烈,喝到最後,卻只剩下了童貫和王詡兩個清醒的人。

  “嘖嘖嘖”童貫將酒杯倒懸撇著嘴,“這酒還真不如京城的。”說著,瞅了一眼。發現整張桌上該歇的歇了,該醉的醉了。就剩下王詡還清醒著,隨即挪著凳子靠了過來。“狀元公,我帶了一罈子好的,咱們去您府上喝?”

  王詡沒想到童貫主動和自己套近乎,且不說今後童貫怎麼樣,就如今也是趙煦的耳目,可謂手眼能通天的人物,“那就有勞童提舉破費了。”

  說完,二人悄然離開了酒樓,離開前。王詡特意向酒保要了醬糟鵝掌、桂花雞、醉仙鴨包上袋子,帶著童貫回到了自家院裡。

  王詡領著童貫來到後院,打發走了婆子,二人便在石桌前坐了下來。

  童貫環視著一周後院的景色,“狀元公不但文武雙全,這品味也很高啊。”

  王詡倒著酒笑道,“初到渭州便是這樣,我只是稍微地打理一番罷了。對了,童提舉。以後便直呼邵牧就是,不用那麼見外。”

  童貫接過酒杯,點頭道,“如是。以後邵牧兄也稱童某表字如何?”說完,有些疑慮地看著王詡,他心頭明白。無論廟堂還是江湖,對讀書人而言。尤其是像王詡這種天驕出身的讀書人是看不起他們的,所以心頭頗有些疑慮。

  王詡舉杯敬道。“邵牧敬道夫一杯,今後咱們便算是結識了。”

  童貫喜出望外,連忙舉杯點頭,“結識了!結識了!”

  王詡放下酒杯,問道,“道夫,這崇政殿說書是個什麼職闕?”

  喝上了好酒,結識了皇帝跟前的紅人,童貫心情大好,“這個職闕設置於仁宗景佑年間,掌為皇帝講說書史,解釋經義,併兼備顧問。”說著,童貫往嘴裡扔了一片鴨肉,“這職闕往往是翰林學士擔任,學術深厚的為侍講、侍讀,官階較低而資歷較淺的為說書。不過,我就覺著,邵牧兄你能寫著作,還中過狀元,也是在這西北荒涼地,現在汴京、杭州、成都府,隨便打聽,只要是讀書人,哪有沒讀過邵牧兄著作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