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蔡卞對於沒能整倒陳瓘亦是耿耿於懷,但是他比章惇更有城府,更精於算計,殿試的題目只要是維護變法,支持新黨,他就沒什麼意見,他不打算第一個站出來說話,卻死死地盯著陳瓘,隨時準備抓他犯的錯進行攻訐。在他看來,這時候應該第一個跳出來的不是李清臣就是許將。

  果然李清臣第一個出列,持笏道,“陛下,臣以為此次殿試題目,應秉承熙豐之志,順紹聖紹述。臣建議,以北魏孝文之變為題,繼述變法之意圖。”

  同為中立派的許將亦出列附和道,“臣亦以為然,拓跋宏(北魏孝文帝)全面改制。尤重財政。乃與王荊公所倡之變法相仿,藉此提點諸位登科進士,能起拋磚引玉之效。”

  趙煦點點頭,卻沒有立刻拍板,即是他心中已經定數,也不能當著一眾臣子說出來。

  章惇厭惡李清臣已久,此人入得政事堂。卻時時與自己唱反調,早就恨不得將他弄出京城,此刻見李清臣提議,章惇自然站出來反對道,“拓跋氏乃是鮮卑族,即是異族。若以拓跋宏之變革來做題,恐怕引天下臆測。”

  章惇話語一出,滿朝文武不禁一駭,此刻的局勢正是兩夷覬覦中原沃野之時,這番話可大可小,若是硬扣在李清臣帽子,他想摘都摘不掉。

  趙煦對章惇很是倚重,對他的話也格外地謹慎對待。蹙眉想了想卻沒有表態。

  趙煦的一舉一動。一個表情都是朝堂上所有臣子尤其是宰執們窺探聖心的門路,既見趙煦沒有表態。說明趙煦此刻心中不完全贊同章惇。

  李清臣此刻心中亦是一凜,手中記事的笏板都有些微顫,見趙煦未駁斥自己,只是蹙眉,李清臣知道此刻必須站出來為自己辯解,否則再讓章惇添油加醋,就來不及了,“陛下,那拓跋宏雖是鮮卑人,但其改革措施眾所周知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漢化,從制禮作樂,提倡孔孟之學到衣著習慣,盡去鮮卑之制,而習我中國之法。臣竊以為,用拓跋宏之變革為題,不僅不會引來天下文人臆測,反而能說明一點,即是我中國文化之博大精深,厚重深遠,夷狄唯一之出路及時效仿中原之制禮作樂,奉我大宋為正朔,否則必被討伐征服,落得身死滅族。”

  聽完李清臣慷慨地一席話說完,趙煦眉頭復又展開了,露出笑容點了點頭。

  蔡卞在將這一幕看在眼裡,心中冷笑,朝堂之上往往一句話,就能定生死,一句話也能挽乾坤,就看你在帝王心中的地位和詭辯的能力了。除了針對陳瓘,他是不會站出來當章惇的刀劍,為章惇掃除李清臣的,不僅如此,他還樂得有人跟章惇死磕,消磨其在趙煦心裡的地位,這樣他才有機會。

  就在蔡卞暗暗打著如意算盤的時候,一個他萬萬沒有想到的人竟然站了出來。

  “陛下,臣亦認為李侍郎所言極是。”持笏出列的卻是同知樞密院事林希。

  蔡卞和章惇均是一愣,林希怎麼這時又橫插一槓子,開始支持起李清臣來。二人不約而同地看向了曾布,在他們看來,無論林希說什麼話都是曾布在背後指使的。

  章惇有些惱火,如此一來,若是自己執意反對,不光對上李清臣和許將,還要包括上林希和曾布兩人,而且蔡卞如今不僅不站在自己這一邊,極有可能隨時倒戈一擊。

  章惇選擇了沉默,他倒想看看,這幾人今天唱的是哪一出。

  “稟陛下,誠如李侍郎所言,拓跋宏之改革不僅不會讓人臆測,還能給予西賊一個警告,即是我大宋開邊之策決不會變,除非西賊效拓跋之舉,改官制、禁胡服、穿漢服、斷西語、改漢姓、定族姓、奉降書順表,以示臣節。”林希一字一頓說完,他和曾布早有定計,如今正好附李清臣之意,就算陛下怪罪,第一個也輪不到他林希。

  蔡卞此刻有些醒過味兒來,他倒不認為曾布會和李清臣一氣,但是開邊之策,從上到下,都未曾動搖過,所以談不上為保開邊之策的繼續進行,曾布此舉究竟是為何?蔡卞隱隱覺得有哪裡不對,他琢磨著不管曾布的意圖如何,定然不能讓他得逞。

  章惇卻沒有蔡卞沉得住氣,或者說他宰相,乃是首當其衝的人,不能坐視一眾人視他為無物,“陛下,臣以為鮮卑族起於西北,若論拓跋宏之變,勢必牽扯其朔源。而如今依舊幾位宰執所言,要用拓跋宏隱射西賊,則西北之故事避不可避。但今科進士者,了解西北諸事又有幾何?”

  蔡卞暗呼不好,沒想到章惇在他前面搶先說話了,如今這話讓他怎麼接下去,順著章惇的話往深了說,則勢必牽出軍事,而談及軍事,樞密院就最有發言權,豈不是正中了曾布的下懷,若往深了說。猶如隔靴撓癢。起不到半點作用。蔡卞只能按捺住,靜觀其變。

  章惇話音剛落,曾布就從西班之首位站了出來,“陛下,《禮記?大學》有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齊家如今進士者。大凡都能做到,而為陛下為社稷分憂治國平賊,則少有幾人。誠如章僕射所言,今科進士少有知西北邊事者,是故才更應該以此為題。不僅要讓今科進士,更要讓天下士大夫莫忘西北故地。久懷開邊復土之心。若士人皆不知西北之事,皆以為西賊乃是與我大宋並立之朝,則何其可笑也。元昊竊土,天地不容,天下士大夫之心更是不容!所以,臣懇請陛下,以此為題,點醒士人。莫忘復土之志。不掉滅賊之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