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天爺的事兒,咱們有什麼辦法,喝酒喝酒。”一旁黝黑矮小的男人說著聽天由命的話。

  “嘖嘖,你這酒可不咋地。”對坐上了些年紀的人抿了一口。隨即放下了酒杯。

  貂裘帽漢子斜睨著中年男人。“我著酒可是京城裡弄來的,這都不咋地,那還有什麼酒咋的?”

  “誒,你還真別說,我們南方的酒比起京城的好上千百倍,不信你嘗嘗。”中年男人也不吝嗇,順手翻開身邊的一個包袱。拿出一個不大的酒壺。

  “倒上,我倒要看看這是哪路神仙的尿。”兩人槓上了一般,硬是要比比高下。

  “斯…嘖…好酒,好酒,真他奶奶的好,再來一杯?”一杯杜康入喉。漢子頓時放下了身段,笑容里都帶著些諂媚。

  “哈哈哈,喝著,就著一壺,喝完了也就沒了。”中年男人大笑著,將壺中的酒均分給了一桌的幾個人。

  “好好好,好東西,這酒驅寒提神。健脾養胃……就是少了點兒。”

  矮小的男人一番吹捧。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我幾個月前聽別人說是廣南東路出了好酒,當時還不信。今兒嘗著了,果然是真真兒的好啊。”漢子有些意猶未盡地看著空空蕩蕩的酒杯。

  中年男人擺手笑道,“這酒還真不是源自廣南東路的,最早還是兩浙路杭州出的,後來才傳過去的。”

  “說說說,這怎麼回事兒。”一眾人沒了酒喝,聽著這裡面有故事,頓時起了勁頭,來往南北的商人們最愛打聽天南地北的事。並非只是為了消遣解悶,同時也是尋找商機的一種手段。

  “嘿,那我就給大伙兒說說。”中年男人見自己成了焦點,也不由得生出幾分自得,“江南四大家你們可知道?”

  “這誰不知道,靠山面海人稱東南海龍王的陳家,財資豐厚能夠錢貸江南的黃家,經營廣袤貨通南北的王家,世居太湖良田萬頃的李家。若是要論腕子,怕是比京城十三行都不差。”漢子說得頭頭是道,仿佛自己便是其中一家。

  “兄弟眼界開闊,但是這都是舊事了。”中年男人笑著道,“今後的江南恐怕就只有陳夏二家囉。”

  中年男人隨即將江南的一番風起雲湧繪聲繪色地描繪了一番,其嘴上功夫比之茶樓客棧里說書的都絲毫不讓。

  “這酒便是江南夏家釀出來的,兩浙轉運使已經上奏朝廷,朝廷開始和買了。”中年男人的話語中不知為何有些嘆息。

  “哎,朝廷要是一和買,這酒能入咱們的嘴裡還有多少?要是咱們大宋處處都能釀出這般好酒就好了。”漢子感嘆道。

  王詡在一旁聽著他們的話,有些汗顏,這酒的錢已經賺夠了,是應該造福黎民的時候了,看來著孟純去南方拓展酒坊場的生意不是個壞事。為了一些利益,讓自家背負罵名就不值得了。

  “馬車隊來了,要運貨的快來。”客棧外的忽然出現一個彪形大漢,粗著嗓子一喊,客棧里的商人們紛紛涌了上去,只有剛才講故事的中年男人依舊坐在原處。

  王詡聽得他剛才之言,料想他應該是南方人,於是湊上前去,“在下王詡亦是南方人士,不知兄台如何稱呼?”

  中年男人上下打量了王詡一番,怔怔地看了一會不知在想什麼,“在下嚴粟,往來南北,幫十三行做些個金銀銅鐵的生意。”

  兩人寒暄一陣,嚴粟問道,“瞧王官人的模樣不是生意人吧?”

  聽著官人著稱呼王詡笑笑,不禁伸手摸摸下顎長出的一些鬍渣子,本來有剃鬚習慣的他,從陳卯那裡知道了古人成年是必須蓄鬚的,只有內侍(太監)才沒有鬍子,所以他也開始留起了鬍子。

  “嚴官人好眼力,在下的確不是生意人,是要京城趕赴此次科舉的。”

  “哦?!”嚴粟一聽,頓時肅然起敬,“不知王官人要赴哪一科?”

  “進士科。”

  “自古荊楚多英才,沒想到王官人年紀輕輕,就能赴進士科。以茶代酒,嚴某祝王官人榮登龍門。”嚴粟對王詡的敬意又多了幾分。

  王詡亦是回敬嚴粟,看了陳卯所說的宋人,焚香取進士,嗔目待明經,果不其然。

  “為何嚴官人不去和其他商人一道運貨?”

  嚴粟笑道,“王官人有所不知,我販運的乃是金銀銅鐵,這些個東西耽擱得起,不像糧食蔬菜家禽這類,天氣冷凍大,路上耽擱得久了,就要壞事。”

  王詡點點頭,看來眼前這個嚴粟還是很有一番風度的。

  “入京的貨物一般是由誰來運送?”王詡旁敲側擊,一方面打算打聽行商會的消息,另一方面也想多了解了解京城周圍的生意,為以後自己的手伸入京城了解些信息。

  “汴京十三行里有一家就是做運送貨物這一項的,但是近些年來,從南方又起了一家叫行商會的。畢竟荊湖和四川的貨物要進京,必須先送到江南,然後再由汴河進京,行商會在汴河的源頭上,所以就有很大的優勢。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雖然行商會這些年也做得風生水起,但兩家都還保持著明面兒上的友好。王官人問這事兒幹什麼?”嚴粟一氣說完,才又用奇怪地眼神看著王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