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王詡還在蘇州的時候,就著馬華給夏桑和夏彥寫過信,讓他們開始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生意上的部屬。夏桑也確實開始了紡織院的建設,本來王家的絲綢織品生意買賣就在北方。所以,在原料產地建起紡織院也不是什麼難事,同時,王詡還讓夏桑去各地開始紡織院的時候,藉助行商會調查各地的地理地況地貌以及風土人情和出產等等,要為以後的事做好準備。

  而夏彥也選出了幾個信得過的錢莊掌柜去了揚州、蘇州等州府開設錢莊,王詡同時也給夏彥增添了另一件事,就是注重錢莊印票號以及放貸流程和規範的建立,還有人才的培養。

  最讓王詡意外的就是任遠,之前王詡一直不知道任遠掌管著王家的哪一方面的生意。直到今天,他才知曉,原來任遠是掌管著金銀鋪的,不僅買賣金銀飾品,同時也收購金銀,在北宋金銀是允許商人自行交易的,而金銀礦也是准許百姓開採,但是要繳納一定稅賦的。聽任遠說到這些,王詡心思又開始活絡了起來,他腦海里產生了一個宏大的構想,他讓任遠開始把生意的重點放在金銀礦的收購上來,並且將開採出來的金銀不進行加工買賣,而是儘量大規模地囤積起來。雖然任遠不明白王詡的作法,但是已經徹底承認王詡的傲氣男子保證自己會不遺餘力地去做。

  夏陸看著王詡給自己的兒子們安排事宜,就像他當年看到王老爺給這些毛頭小子們還有自己分配生意買賣一樣。少了當年的一份感激和激動,心裡卻倍感安慰。

  安排好了諸項事宜,看著夏家父子離開,王詡知道自己宏大的商業藍圖已經開始慢慢展現了。金銀的儲備,紡織業份額的擴大,紙幣的推行,更重要的還有技術的革命和對社會變革的一些試驗和嘗試。

  其實,在馬華投靠王詡的時候,他就有了一個初步的想法,著個想法隨著他自己實力的不斷壯大,開始慢慢地構建以至於達到今天的豐滿:用學術影響北宋士林,為自己今後的變革提供土壤甚至是人才。遊刃於權臣於皇帝之間,在歷史的縫隙中找到足以立足於廟堂的位置。脫殼於北宋現有的成熟商業貿易,用後世的經濟理念和手段想盡一切方法積累財富,支撐起自己的變革甚至帶來資本主義的萌芽。集中引導技術革命和創新,提高生產力改善農業狀況,甚至藉此抵禦夏、遼雙夷。一切的一切,都只是為了挽救靖康之變,再創一個屹立東方傲視世界的北宋王朝。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這一天王詡要將他一手從歷史裡徹底地抹去。所以,他做了那麼多的事,他也知道這些事的發展以至於完善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北宋是一個金銀匱乏的國家,金銀的儲備能夠到什麼規模還不知道,能不能夠支撐起金本位制的貨幣體系一改北宋缺錢以及濫發紙幣交引的現狀還是個極大的未知數。而紡織業除了棉紡織一項以外,在商品貿易和運輸還不發達的北宋,能夠對其他的紡織品有多大的占有多少份額也是不清楚的。抄襲而來的經世致用學術,雖然遇上了一個極佳的時機,但是能不能夠登上太學以至成為帝王之學,還要等待時間的考驗。技術的革新和農業的發展,同樣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所以,王詡沒有把一切都想得太美好,雖然這些東西都已經開始悄無聲息地進行了,但是春雨潤物究竟能不能發芽,都很難說。王詡極力地在小心翼翼地呵護著所有的成果,不惜一切代價和金錢的投入。好在今後的宋徽宗趙佶如今還只是端王,王詡還有一大把的時間。

  “老爺,外面有個叫裴健的人,要見老爺。”姜麽很是納悶,自家的這個老爺失蹤了好些天,一出現就是人來人往。

  正巧王詡在想著書院的事,裴健就來了,真是說曹操曹操到,“哦,快快請進。”

  “王公子,聽說你失蹤了許多天,真是讓裴某很擔心啊。”裴健大笑著,臉上的傷疤都帶著一絲喜悅。

  王詡將裴健和他帶來的人迎進了前廳,著姜麽給二人上了茶。這才將自己這些天的事簡單地說了一遍。

  “這位是?”王詡見來人陌生,方臉粗眉,穿著樸素,倒很像是裴健一類的匠人。

  裴健一拍膝蓋,笑著道,“裴某盡顧著和公子說話了,這位是熊七孟純孟管事留下的人,負責幫忙打理酒坊場的事。”

  來人即刻站了起來,拱手道,“熊七見過公子。”

  “熊管事不必多禮了。”王詡還禮道,隨即又問裴健,“酒坊場拿回來了?”這事他還有些納悶,本想借著蘇州的事給祁裕一個台階下,也好乘勢拿回酒坊場,畢竟黃禮已經替自己交了錢,三年的時間裡,就是淨賺的利益。但是,奈何要對付更加棘手的白天南所以此事只能作罷,沒想到祁裕竟然主動伸橄欖枝。

  裴健有些得色地笑笑,“朝廷要和買,現在的酒坊場出不了好酒,他祁裕怎麼擔待得住。與其死扛,還不如主動聯絡我們,也算是賣個人情。”

  “那價格呢?”王詡不由得俯近了身子,這是他最關心的事,彼時為了榨乾黃禮,做了個繭,沒想到如今倒真的成了作繭自縛了。他要的不僅是三年的買撲權,而是今後很多年的,所以這個價格就不能由祁裕說了算,要不然以後的上任的官吏比照著來,甚至加上幾層,這酒坊場賺錢的生意也就成了燙手山芋,官府捨不得丟,商人們又不敢高價接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