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公子你看看這個。”說著掌柜從櫃檯里拿出一卷白的東西。

  王詡接過來一摸,便知道是棉線,便問道:“這可是棉線?”

  “是啊,公子可不知道,在申知州來之前,我們崖州的百姓都穿的是麻。後來,申知州帶著我們種木棉,又找來了幾個異族女子幫忙紡織,這才讓我們崖州人穿上了棉質的東西。”掌柜不無感戴地說道。

  “嗯”王詡摸著手中的棉線,忽然想起好像很多杭州的一般百姓也都穿的是麻,轉身朝著丁強求證道:“丁強,棉這種東西在杭州也是一般百姓穿的嗎?”

  丁強難得露出一個樸實的笑,說道:“不是。公子可能有所不知,小的乃是農戶出身,這些事小的知道得多些。木棉這種東西,我們中原雖然也有,但是很少。而且用來紡紗織布的更是極少,主要不過用來放在被子裡面,衣服裡面,為保暖之效。它有很多優點,比起桑蠶,它不用采養,只要種植得當,一定能有好的收成。比起麻來說,又是不用緝績,而且比之麻綢更能禦寒。它能生長在不出糧食的土地上,不會與糧爭地,而且通常是穀雨下種,大暑立秋摘實,所以也不會耽誤農時。”

  王詡奇道:“既然這樣為何不大面積地推廣種植呢?這樣不僅能讓穿不起絲綢的普通百姓能穿暖,還能開墾出很多荒地,讓流民們有地可耕。”

  丁強朝著王詡拱拱手道:“公子眼界開闊,宅心仁厚,看得較小的長遠。但是,這木棉有一個難纏的地方,就是木棉所結果實很是輕柔,不似蠶絲、苧麻能夠很容易地紡織成匹。”

  王詡聽著,心中不由得嘆息,看了看手中的棉線,忽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掌柜的,這棉線是從何而來?”

  掌柜不解地看著王詡道,亦是含糊道:“這個我也不大清楚,不過公子可以去問問申知州。”

  王詡想想,出來的時間也不短了,於是帶著丁強告辭了掌柜,徑直朝著衙門走去。一路上,王詡都在想著,如果是崖州人有更高效的方法來將木棉做成棉線繼而紡織的話……但轉念一想,也有可能崖州地處偏遠,物產甚少,所以不辭辛勞地用人力來做這些事。

  “相公。”冉兒站在衙門口,見王詡和丁強回來,興高采烈地蹦到王詡的身旁。

  “咳咳咳,一點規矩都沒有。”清瘦但不失精神的申山松說了一句,隨後便走到王詡的身旁拱手道:“小女年幼失母,老朽又不在身邊,若有失禮之處,還望王公子見諒。”

  “岳父大人這是折殺小婿。”王詡連忙深躬道。

  申山松扶起王詡道:“小女如此,老朽甚覺憂慮,怎能進得王家的門。”

  王詡握住一旁冉兒的手道:“小婿已經決心迎娶冉兒過門,而且小婿也覺得娘子甚是可愛。”

  申山松被王詡的話和舉動驚得一愣,看看王詡又看看冉兒,這才別過身去,朝著衙門裡走去。

  從剛才申山松的眼神中,王詡讀出了吃驚,也看到了感謝和欣賞,而深知申山松秉性的冉兒則是在一旁朝王詡吐吐舌頭。

  第五十章 岳婿論政

  是夜,一燈如豆,映照在空蕩的房間裡,將兩人的剪影飄忽不定的地投射在窗紙上。

  “這是小婿從杭州帶來的日鑄茶。”王詡說著將茶杯恭敬地遞到申山松的面前。

  “哎。”

  申山松滿面皺紋的臉上舒展開一絲寬慰,接過茶杯道:“我父女受你爹爹恩惠良多,如今你又如此待小女,申某……”

  王詡接過話道:“岳父大人且勿做如此想,娘子心地善良,為人質樸,乃是賢內助。小婿還要感激岳父大人養得如此好女兒。”

  申山松笑著擺擺手道:“小女秉性我是知道的,你也勿要太過寵她,於外人面前,還是講些禮的好。”想起今日在衙門口的一幕,申山松又不禁地搖了搖頭。

  “岳父大人教訓得是,小婿以後定然會注意。”

  申山松見王詡恭敬地回話,身上沒有絲毫的紈絝氣,心裡很是喜歡,不禁悠然地端起茶杯品了一口,“好些年沒有喝到這麼好的茶了,不知令尊近況如何?”

  “家父兩年前就已經去世了。”王詡雖未曾見過這個爹,但是說起來依舊有些嘆息。

  聽王詡說完,室內陷入了短暫的安靜,至於燭芯發出細微的嘶嘶聲。

  “令尊可是好人,不想這麼早就西去了,你也請節哀吧。”

  “是,多謝岳父大人寬慰。”王詡說完,想了想,又接著說道:“我王家在杭州還算是富足,如今暫住小院,回去之後便會購置府宅和冉兒正式成親。如若岳父大人不棄,不知可否與小婿和冉兒一同回杭州。”王詡想著,若幾日後一走,冉兒定然還是要想她爹爹的。

  “賢婿好意老朽心領便是了。”申山松出言婉拒。

  “家父已然辭世,而若岳父大人您也不在身邊,這門親事實在是有憾。而且有岳父大人在身邊,邵牧也能彌補未盡孝道之憾。”王詡見申山松推遲,連忙說道。

  申山松洒然一笑道:“有你這句話,就足矣了。老朽明年才至花甲,方能向朝廷申請致仕,屆時若這把老骨頭還能走得動,那就去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