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浪子回頭金不換吶。”

  “四大家插手了,今後我也不用再來了。”

  “賠本都要做,還真是財大氣粗。”

  人群中你一言我一語,吵雜不堪,宛若失魂的張駿這時才回過神來,急急忙忙地呼喊著:“劉通判,劉通判。”朝著劉權離開的地方追去。王詡看得心中冷笑,戲排得爛,演員選得更爛。得勢驕狂,鋒芒畢露的人定然難成大事,若不是搭上了劉權的車,怎能走到今天。不過讓他不解的是,就他自己觀察,劉權城府應該不低,怎會選中了這樣的人?

  被人認出來的王詡也再一眾人的道賀聲中將三十九萬貫票號交給了官差立下字據,而江南四大家之一的王家插手酒買撲的事情也在坊間開始不脛而走,漸漸傳開。

  第十二章 邁出了第一步

  坐在馬車內的王詡釋然了不少,雖然知道孟純對他多有保留,但從競價一事上來看,孟純對他並無歹意,是故他也暫時不想再深究整件事的來龍去脈,現在他要面對的最大問題便是經營酒坊場的生意。

  一直在馬車裡靜靜觀察這外面動靜的孟純也知道了王詡的選擇,雖然二人彼此之間仍有心結和疑慮,但到目前為止,至少能肯定是友非敵了。

  馬車沒有直接回王家,而是應王詡的要求去了離酒坊場不遠處的倉房,倉房便是釀酒的地方,緊挨著酒坊場。

  站在酒坊的倉房裡的王詡第一次見識到了宋代的酒製造業,足有三丈高的倉房內,豎立著幾個巨大的木桶,灰磚砌成的牆壁將四周圍了個嚴實,四溢的醇香隨著蒸汽充滿了整個空間,赤膊的男人們汗流浹背地忙碌著。

  酒霧繚繞,猶如醉鄉,王詡站在巨大的木門邊上,朦朧中,一個男子朝著他走了過來。來人霜鬢微白,衣著簡單但是較為得體。

  男子上前拱手道:“我是酒坊場的主事,也是酒鋪的總管事楊冶,剛才官爺來吩咐過了,王公子以後有什麼事都可以問我。”

  官府的人辦事效率如此之高倒是讓王詡感到有些意外,他仔細打量了一下楊冶,年過四旬的樣子,舉止得體,面相嚴肅,只是衣衫較為樸實,不像是個管事的人。王詡對他的第一影響倒是很不錯。

  “楊管事給我介紹下這裡的制酒流程吧。”說實話,王詡來此一是對古代釀酒懷著些好奇,二則他想來雖讓酒坊場是隸屬官府,但終究是他壞了別人好事,所以他是想要從源頭開始了解探查,以防被人使壞下絆。

  楊冶領著王詡和孟純二人一路走,一路介紹道:“先在這裡,將酒麴塊搗碎,然後再放進這個桶里浸泡,稱之為浸曲,待達到一定時間後,用濾網濾出曲汁放入大口缸內,混合著蒸熟冷卻的釀酒原料發酵,繼而再次過濾,就能得到成酒了。”

  王詡點點頭,心裡暗忖:看來這個楊冶處事很有分寸,既沒有拂自己的面子說這是官府管理的酒坊,不能泄露釀酒過程。又能拿捏恰當地將一些關鍵步驟省去,能讓人聽懂的同時,又不露出關竅。但若此人是張駿和劉權的人,以後的事就麻煩了。就在他聽著楊冶講解時,忽然有所思地側頭看了看孟純,見其悄悄地用手指蘸取了一點酒,然後面色凝重地放入口中,他留下了個心眼,沒有當場說破。

  三人繞著倉房走了一轉,王詡再三叮囑了些安全事宜之後,便和孟純上了馬車。

  馬車一路行進中,王詡忽然開口問道:“孟兄剛才品了些酒,可有什麼收穫?”

  孟純笑笑道:“收穫談不上,只是證實了一些事。”

  “孟兄能否言明。”

  “官釀之酒一釀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出酒率有二倍還多。”孟純說完,斜眼看了看王詡的表情,見其似乎有疑惑於是解釋道:“公子不必懷疑,我可以算是與酒打了一輩子交道了。那酒一入喉,我便知道它的來龍去脈。倉房所出之酒,較之杭州所行之酒要好上很多。”

  “倒不是懷疑,只是好奇罷了。孟兄何以認為倉房之酒要好上許多呢?若以倉房好酒出售,買賣豈不是更旺。”

  “經商之事,其中關節我也不知。所以和公子產生了一樣的疑問,才前來證實。”孟純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但有一事,我倒可以幫助公子。”

  王詡眼前一亮,急忙道:“孟兄快快說來。”

  “公子是否還記得在我寒舍所品嘗過的酒。”孟純不緩不急問道。

  “佳釀入喉難忘。”其實王詡早就在打孟純酒的主意了,但是礙於種種原因,他不好開口,不想孟純今天卻主動提了出來。

  孟純見其心切,也不賣關子,說道:“我仔細看過倉房釀酒之後,發現他們出酒率雖高,但用曲率亦是很高,而酒麴不夠,那麼即使出酒率再高,也會限制酒的出產量。”

  “小的不才,以為能通過改變用曲的方法,酸漿的使用,發酵的改進和溫度的掌握來改變出酒量。雖說公子在寒舍喝到了好酒,但是那是偷偷摸摸地釀出來的酒,所以,比照著一樣的方法放大,能不能得到好酒還是個未知數。”

  王詡聽出了他話中有話,繼續問道:“那以孟兄所見,眼下應該如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