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堪忍受這種心靈與精神折磨的賈蘭坡,強撐著身體,於1998年夏季,與14位志同道合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聯名寫了尋找“北京人”的倡議書,呼籲全世界人類立即行動起來,在新世紀的光照中,共同攜手尋找失蹤達57個春秋的“北京人”。倡議書通過媒體發表後,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因為這不只是賈蘭坡與14位院士的心愿,它同樣代表了具有文化良知和精神追求的全世界一切進步人類的希望。

  於是,中外人士紛紛加入到尋找“北京人”的行列之中,並以各種方式為這一世紀末偉大文化行動,盡心盡力地尋找一切可能的線索,發表自己的推斷和意見,從而再度掀起了一股尋找“北京人”的熱潮。就在這股熱潮中,一個日本人和一條新的線索引起了中外科學界的注意。

  ——此人的名字叫中田光男。

  1998年10月28日,在日本東京的一座公寓裡,已是80歲高齡的中田光男正在書房撰寫自己的回憶錄,家人將幾份剛收到的報紙送了進來。中田光男順手拿起一份《朝日新聞》,當他剛翻到國際新聞版時,一則消息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

  消息是《朝日新聞》駐華記者從北京發回來的電傳稿,標題是:《揭開世紀之謎,尋找“北京人”化石》。文中說:中國科學院91歲的賈蘭坡院士仍沒放棄在有生之年找回遺失的“北京人”的願望。日前他聯合14位中科院院士在新聞媒體呼籲全社會都要關注“北京人”的下落,積極提供有效線索,力爭讓“北京人”早日回到現代人類的懷抱……

  據中田光男後來說,他看罷這則消息後,不知什麼原因,心裡一下受到很大刺激,周身的血液仿佛要沸騰起來。他再也無法安心寫作了,壓抑已久的思緒不由自主地便回到了53年前那段刻骨銘心的往事之中——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剛剛爆發,時年23歲的中田光男從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俄語系剛一畢業,便被派往日本關東軍司令部參謀本部情報部從事搜集、研究蘇聯紅軍情報工作。在華期間,由於中田光男為日本關東軍提供了不少具有重大價值的情報,曾受到日本關東軍參謀本部的嘉獎。

  第十章 世紀末尋找(4)

  1945年8月,隨著“蘑菇雲”在日本廣島、長崎的升起和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日本軍隊開始全面崩潰。日本關東軍官兵除大部分被蘇軍俘虜外,剩餘的軍政要人和官兵倉惶逃命。僥倖未被蘇軍俘虜的中田光男,也與潰敗的隊伍一起,踏上了狼狽而又艱辛的逃亡之旅。

  就在這次逃亡中,與中田光男緊緊相隨的,是他的一個名叫山口本秀的部下 (南按:因真名不宜公開,受中田光男先生特囑,山口本秀為化名)。途中,二人幾經商議,決定先去長春山口本秀的岳父家中暫避。

  於是,經過幾晝夜膽戰心驚的奔逃,二人終於輾轉逃到了長春,在山口本秀的岳父遠藤博士家中暫時隱居下來。

  遠藤早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後留學美國,是日本著名的考古、地質和古人類學家。日本侵占中國東北後,他被派往中國擔任偽滿洲自然博物館自然科學部部長,專門從事地質、考古、古人類學研究。此次女婿和中田光男的突然到來,既為他帶來了一份驚擾,又為他平添了一份鄉情。正是這位古人類學家和兩個情報人員的意外相逢,演繹出了一連串奇特而神秘的故事。

  中田光男和山口本秀在遠藤家中躲藏了三天三夜,感到這樣下去不是最佳辦法,因為遠藤本人也同樣陷入了危險的旋渦,整個東北乃至中國已不可能再是日本人的長居之地。面對大勢已去的敗局,中田光男和山口本秀經過一番密謀,決定化裝成商人先離開長春,而後再由大連乘船逃亡日本。這個計劃得到了遠藤的贊同。

  想不到就在臨行前的晚上,奇特的故事發生了。

  那是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夜晚,遠藤與中田光男、山口本秀二人交談至深夜,主要話題自然是關於戰爭、日本的敗局以及各自今後的命運與歸宿等等。據中田光男後來回憶,這個晚上他們三人的臉上都刻滿了驚恐與悲壯,對今後各自的命運誰也沒有把握,每個人的心裡仿佛都壓著一塊石頭,沉重得讓人難以喘息。可就在談話快要結束時,遠藤突然對他二人說:“我拿一件稀罕的東西給你們看看。”

  遠藤說完,起身走進他的書房。不一會兒,搬出來一個半米見方的木箱子。遠藤麻利地打開箱子,從裡頭取出一個30厘米見方的用白布包裹著的盒子。借著幽暗的燈光,那包裹著的盒子在遠藤手中被層層揭開。當最後一層白布揭掉時,驀然出現在二人面前的,竟是一個茶色的骷髏!

  中田光男和山口本秀由於事先沒有心理準備,被眼前的骷髏驚得目瞪口呆。遠藤望著二人驚恐的樣子,微微笑了笑道:“別怕,這可不是你們關東軍司令官的頭,他的頭沒有這麼寶貴。告訴你們,這就是舉世聞名的50萬年以前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

  “真的?!”中田光男頓時驚愕不已。此前,對中國的“北京人”他雖久仰大名,但這“北京人”頭蓋骨到底是什麼模樣、什麼顏色,卻一概不知。後來由於他所學專業和特殊工作性質的關係,“北京人”的事兒也就幾乎從腦海中消失了。沒想到自己在這生死未卜之際,竟有機會一睹“北京人”頭蓋骨的尊容,令他感到意外又驚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