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轟炸結束後,當淵田海軍中佐再觀察的時候,戰鬥場面已經轉為由戰鬥機隊掃射各個機場了。為了觀察一下腳下展開的戰鬥,淵田海軍中佐乘坐的指揮官機飛到各機場上空,然後又飛回珍珠港,觀察攻擊敵艦的戰果。
在福特島西側,“猶他號”靶船遭到攻擊後很快就傾覆了。在福特島東側;最易遭到攻擊的“西維吉尼亞號”和 “俄克拉何馬號”戰列艦,受到魚雷機隊集中攻擊,現在象死魚一樣,船體傾斜著,半截沉到水裡去,附近海面漂著一層烏黑的柴油。“亞利桑那號”戰列艦遭到水平轟炸機轟炸後,引起彈藥艙爆炸,艦桅歪斜著,烈火在繼續熊熊燃燒,其狀慘不忍睹。後來聽說,人們形容“亞利桑那號”的劇烈爆炸聲時,說這是幾百年前在這個平靜的瓦胡島上發生蓬奇包耳和代阿芒特頭兩坐火山大爆發以來聞所未聞的。“田納西號”和“馬里蘭號”戰列艦也起了大火。特別是“田納西號”,大火猛燒,濃煙沖天。但是,在海軍造船廠船塢里的旗艦“賓夕法尼亞號”戰列艦卻完好無損,它自然不會受到魚雷機隊攻擊,也沒有遭到水平轟炸機隊轟炸。
魚雷機隊的主力由村田海軍少佐率領,從海軍造船廠迂迴過來,集中攻擊了停在福特島東側的戰列艦。部隊返航後,根據飛行員報告的戰果,命中魚雷數是:最北面的“田納西號”命中一條魚雷,第三艘“西維吉尼亞號。命中九條,第四艘“俄克拉何馬號”命中十二條,第五艘“加利福尼亞號”命中三條。
魚雷機隊的另一部分攻擊了停在福特島西側的軍艦。這裡沒有戰列艦。但是,魚雷機隊卻把曾經是戰列艦的“猶他號”靶船當成戰列艦加以攻擊,使它中了六條魚雷。後續的魚雷機,由於在福特島西側找不到攻擊目標,又飛到福特島東側。在這裡,他們發現了“賓夕法尼亞號” 這塊肥肉。不料它停在塢里,因此,不可能對它實施魚雷攻擊。進退兩難的這個魚雷機中隊偶然看到,左邊碼頭停著巡洋艦和驅逐艦,便立即進行攻擊。據報告,這兩艘軍艦一共中了五條魚雷。巡洋艦是“海倫那號”,驅逐艦是“奧克拉拉號”。
淵田海軍中佐看到的第一攻擊波取得的戰果因為攻擊剛剛告一段落,眼下還看不出有多大。受害最明顯的是,業已傾覆的“猶他號”靶船、遭到轟炸的“亞利桑那號。和半截歪著沉入水裡的“俄克拉何馬號”戰列艦。其餘的軍艦也幾乎都著了火,淹沒在濃煙之下。高射炮火已經不那麼活躍了。不管怎麼說,魚雷攻擊的效果最明顯,停在福特島外側的戰列艦,似乎都遭到了魚雷攻擊,附近海面漂浮著一層很厚的烏黑色柴油。
淵田海軍中佐想起了部隊在鹿兒島灣進行的劇烈無比的訓練的情景,又看了看海面發生的情況,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部隊在訓練中所做的努力沒有白費,它使不能辦到的事終於辦到了。不過,美國艦隊為什麼如此麻痹大意,沒有布設防雷柵呢,淵田海軍中佐又看了看周圍,想再核實蘭下戰果。
日本襲擊珍珠港這天,美國太平洋艦隊沒有布設防雷柵。這的確是這次作戰所以取得戰果的決定性因素。美國太平洋艦隊一向慎重從事。當存在危機和可能開戰的時刻,為什麼不布設防雷柵呢?其根本原因是,太平洋艦隊雖然考慮到了日軍可能空襲珍珠港,但它認為,對珍珠港實施魚雷攻擊是不可能的。
美軍發表的珍珠港事件正式報告裡,關於日本對珍珠港實施魚雷攻擊的問題占了很多篇幅。現在把其中一節摘錄如下:“十二月七日,艦艇受到攻擊而遭受的最大損失,是由日本魚雷機發射的魚雷造成的。這些魚雷都經過了特別改裝,以便適合當天日本飛機的攻擊方法。日本的行動證明,在淺水和攻擊距離很近的不利條件下,也能實施魚雷攻擊,而在此以前,美國以及英國的有關部門都認為,要實施這種攻擊是不可能的。”
六、第二攻擊波
應該記著,在高射炮猛烈射擊的同時,美國航空部隊也是英勇善戰的。勇敢的美國飛行員利用日本部隊猛烈攻擊的間隙,駕駛幾架戰鬥機起飛,試圖反擊優勢的日本航空部隊。他們跟日本的戰鬥機進行了勇敢而激烈的戰鬥。
第一攻擊波的攻擊大約持續了一小時。日本方面損失了九架飛機,其中,戰鬥機三架,俯衝轟炸機一架和魚雷機五架。第一攻擊波返航的時候,“瑞鶴號”飛行隊長島崎海軍少佐指揮的第二攻擊波,共一百七十一架飛機抵達瓦胡島上空。
四時十分(檀香山時間八時四十分),第二攻擊波在卡胡庫角上空展開完畢。四時二十四分,他們冒著越來越猛的高射炮火,躲開硝煙,開始攻擊。
島崎海軍少佐直接率領的水平轟炸機隊共五十四架飛機,繞到瓦胡島東側,攻擊了卡內歐黑機場、希凱姆機場和福特島機場。江草海軍少佐指揮的俯衝轟炸機隊共八十一架飛機,飛過東面的山脈,來到了珍珠港,攻擊艦船。進藤海軍大尉指揮的制空戰鬥機隊共三十六架飛機,繼第一攻擊波之後,繼續保持了對瓦胡島上空的制空權。
這時,整個珍珠港空中的高層被斷雲遮蓋,而下面濃煙滾滾,嚴重妨礙著俯衝轟炸機隊尋找目標。飛高了,不易找到目標;飛低了,又不能進行俯衝。
在福特島西側,“猶他號”靶船遭到攻擊後很快就傾覆了。在福特島東側;最易遭到攻擊的“西維吉尼亞號”和 “俄克拉何馬號”戰列艦,受到魚雷機隊集中攻擊,現在象死魚一樣,船體傾斜著,半截沉到水裡去,附近海面漂著一層烏黑的柴油。“亞利桑那號”戰列艦遭到水平轟炸機轟炸後,引起彈藥艙爆炸,艦桅歪斜著,烈火在繼續熊熊燃燒,其狀慘不忍睹。後來聽說,人們形容“亞利桑那號”的劇烈爆炸聲時,說這是幾百年前在這個平靜的瓦胡島上發生蓬奇包耳和代阿芒特頭兩坐火山大爆發以來聞所未聞的。“田納西號”和“馬里蘭號”戰列艦也起了大火。特別是“田納西號”,大火猛燒,濃煙沖天。但是,在海軍造船廠船塢里的旗艦“賓夕法尼亞號”戰列艦卻完好無損,它自然不會受到魚雷機隊攻擊,也沒有遭到水平轟炸機隊轟炸。
魚雷機隊的主力由村田海軍少佐率領,從海軍造船廠迂迴過來,集中攻擊了停在福特島東側的戰列艦。部隊返航後,根據飛行員報告的戰果,命中魚雷數是:最北面的“田納西號”命中一條魚雷,第三艘“西維吉尼亞號。命中九條,第四艘“俄克拉何馬號”命中十二條,第五艘“加利福尼亞號”命中三條。
魚雷機隊的另一部分攻擊了停在福特島西側的軍艦。這裡沒有戰列艦。但是,魚雷機隊卻把曾經是戰列艦的“猶他號”靶船當成戰列艦加以攻擊,使它中了六條魚雷。後續的魚雷機,由於在福特島西側找不到攻擊目標,又飛到福特島東側。在這裡,他們發現了“賓夕法尼亞號” 這塊肥肉。不料它停在塢里,因此,不可能對它實施魚雷攻擊。進退兩難的這個魚雷機中隊偶然看到,左邊碼頭停著巡洋艦和驅逐艦,便立即進行攻擊。據報告,這兩艘軍艦一共中了五條魚雷。巡洋艦是“海倫那號”,驅逐艦是“奧克拉拉號”。
淵田海軍中佐看到的第一攻擊波取得的戰果因為攻擊剛剛告一段落,眼下還看不出有多大。受害最明顯的是,業已傾覆的“猶他號”靶船、遭到轟炸的“亞利桑那號。和半截歪著沉入水裡的“俄克拉何馬號”戰列艦。其餘的軍艦也幾乎都著了火,淹沒在濃煙之下。高射炮火已經不那麼活躍了。不管怎麼說,魚雷攻擊的效果最明顯,停在福特島外側的戰列艦,似乎都遭到了魚雷攻擊,附近海面漂浮著一層很厚的烏黑色柴油。
淵田海軍中佐想起了部隊在鹿兒島灣進行的劇烈無比的訓練的情景,又看了看海面發生的情況,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部隊在訓練中所做的努力沒有白費,它使不能辦到的事終於辦到了。不過,美國艦隊為什麼如此麻痹大意,沒有布設防雷柵呢,淵田海軍中佐又看了看周圍,想再核實蘭下戰果。
日本襲擊珍珠港這天,美國太平洋艦隊沒有布設防雷柵。這的確是這次作戰所以取得戰果的決定性因素。美國太平洋艦隊一向慎重從事。當存在危機和可能開戰的時刻,為什麼不布設防雷柵呢?其根本原因是,太平洋艦隊雖然考慮到了日軍可能空襲珍珠港,但它認為,對珍珠港實施魚雷攻擊是不可能的。
美軍發表的珍珠港事件正式報告裡,關於日本對珍珠港實施魚雷攻擊的問題占了很多篇幅。現在把其中一節摘錄如下:“十二月七日,艦艇受到攻擊而遭受的最大損失,是由日本魚雷機發射的魚雷造成的。這些魚雷都經過了特別改裝,以便適合當天日本飛機的攻擊方法。日本的行動證明,在淺水和攻擊距離很近的不利條件下,也能實施魚雷攻擊,而在此以前,美國以及英國的有關部門都認為,要實施這種攻擊是不可能的。”
六、第二攻擊波
應該記著,在高射炮猛烈射擊的同時,美國航空部隊也是英勇善戰的。勇敢的美國飛行員利用日本部隊猛烈攻擊的間隙,駕駛幾架戰鬥機起飛,試圖反擊優勢的日本航空部隊。他們跟日本的戰鬥機進行了勇敢而激烈的戰鬥。
第一攻擊波的攻擊大約持續了一小時。日本方面損失了九架飛機,其中,戰鬥機三架,俯衝轟炸機一架和魚雷機五架。第一攻擊波返航的時候,“瑞鶴號”飛行隊長島崎海軍少佐指揮的第二攻擊波,共一百七十一架飛機抵達瓦胡島上空。
四時十分(檀香山時間八時四十分),第二攻擊波在卡胡庫角上空展開完畢。四時二十四分,他們冒著越來越猛的高射炮火,躲開硝煙,開始攻擊。
島崎海軍少佐直接率領的水平轟炸機隊共五十四架飛機,繞到瓦胡島東側,攻擊了卡內歐黑機場、希凱姆機場和福特島機場。江草海軍少佐指揮的俯衝轟炸機隊共八十一架飛機,飛過東面的山脈,來到了珍珠港,攻擊艦船。進藤海軍大尉指揮的制空戰鬥機隊共三十六架飛機,繼第一攻擊波之後,繼續保持了對瓦胡島上空的制空權。
這時,整個珍珠港空中的高層被斷雲遮蓋,而下面濃煙滾滾,嚴重妨礙著俯衝轟炸機隊尋找目標。飛高了,不易找到目標;飛低了,又不能進行俯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