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方面軍司令官基爾波諾斯上將始終未能突出合圍圈。9 月18日,他的戰鬥群在舒梅科沃森林遭到德第24摩托化軍的截擊,被迫退回德爾尤科夫奇納,蘇第5 集團軍司令官波塔波夫少將被俘。基爾波諾斯上將帶領其戰鬥群的剩餘部隊繼續戰鬥在茂密的森林中。9 月22日,當德軍炮轟他的戰鬥群時,他周圍僅剩下幾名士兵和軍官。基爾波諾斯被彈片擊中要害陣亡。他的參謀長圖皮科夫少將和他的軍事委員布爾米斯堅科於同一天也陣亡了。
“西南方面軍”的覆滅不僅斷送了千萬名俄國士兵的生命,而且也斷送了被卷進合圍戰漩渦中的許多德意志人的生命。下面這個例子可以說明這方面的情況。同時,對於在蘇聯出生和成長的德意志血統的人的處境也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實例。
蘇聯最高統帥部在8 月底認識到,德軍在占領整個第聶伯河突出部之後,現正進而威逼烏克蘭工業區。然而,這裡的工業對於維持蘇軍的戰鬥力是至關重要的,決不能落入德軍之手。為保護該工業區,蘇軍最高統帥部採取了嚴厲措施:一些指揮官被派到方面軍的後方地區,他們對於參加構築第聶伯河防線的軍人和民工擁有全權。在蘇密-哈爾科夫-波爾塔瓦一線構築了第二道防線。
為構築上述防線,蘇聯不僅徵召了當地的居民,而且還從全國各地調來了集體農莊莊員和共青團團員。9 月3 日,伏爾加河沿岸和北高加索村裡的德意志人突然被派到火車站去裝貨,4 天后又被派到皮爾亞京東南方向的拉祖爾基去卸貨。當天夜裡,他們又被派往索盧奇段的奧爾斯希察河畔構築陣地。
這些天,蘇聯人總共將5 萬名德意志人弄到“西南方面軍”後方地區修築工事。這些德意志人被分成兩個大隊,一個大隊約有3 萬人,負責在基輔東北的涅任附近修築工事,另一個大隊1 萬9 千人,負責在皮爾亞京- 奧爾斯希察地區修築工事。
計劃建立的防線永遠不會竣工。德軍轟炸機不斷轟炸正在施工的勞工大隊。不久,德軍炮兵也對剛剛構築的永備工事和反坦克壕進行了炮擊。俄國監工驚恐萬狀,無心監工,德意志人便成群結隊地趁機逃脫了。
9 月14日,納爾奇克的德意志人勞工逃向皮爾亞京。在這裡,他們遇到了俄國近衛軍部隊,不得不轉而向東逃跑。在位於盧布內西部的切雷夫基附近,它又遇到了俄國騎兵的阻擊,這樣,隊伍便逐漸走散了。一部分人逃向盧布內,接著又奔向烏代河。蘇聯的軍官巡邏隊曾多次盤問他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但他們都順利通過了盤問。到了烏代河畔,他們再也無法前進了。這時,來了一位本地的老人。他願意為他們當嚮導。黎明時,這位老者領這些德意志人過了河。此時,前面出現了帶鐵十字標記的坦克。這些德意志人得救了!
許多人未能突出合圍圈,他們中有俄羅斯人、韃靼人、吉爾吉斯人、哥薩克人、伏爾加德意志人、喬治亞人、亞塞拜然人、立陶宛人和來自蘇聯各地的成千上萬的人,人們被困在傑斯納河- 第聶伯河- 蘇拉河之間的這個大三角地區。東烏克蘭成了一個巨大的墓地。一位曾參加了這些天戰鬥的人對他親眼目睹的情況作了如下描述:
“……留下一片淒荒雜亂。上百輛卡車、轎車零亂地躺在野地里。車上人員下車時遭到火力襲擊,被燒得像黑色的木乃伊一樣歪掛在車門口。車子周圍躺看上千具屍體,田野里也到處是殘缺不全的屍體……”
剩下的幾股蘇軍自行解體了。他們燒毀了車輛、火炮、帳篷和其他物品。濃煙在玉米和向日葵地上空滾動,還不斷從森林和灌木叢中徐徐冒出;房屋如同火把一樣熊熊燃燒。許多蘇聯人在被俘前的幾分鐘不斷在狂呼亂叫,他們匆忙喝光了瓶里的伏特加酒,胡亂朝天打完了卡賓槍和機槍里剩餘的子彈。
“西南方面軍”遭到了軍人完全不應該遭到的失敗!
基輔會戰結束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的合圍戰結束了!
歷史上最典型的殲滅戰於1941年9 月24日結束了……
★ ★ ★
關於這次會戰的利弊,軍事家和歷史學家寫了許多回憶錄,列舉了不少數字,並進行了探討。但是在當時,在1941年,人們對此並未予以重視。
無論是友人還是敵人撰寫的歷史書籍,幾乎都沒有反映出基輔會戰的特點。德國人評論說,基埔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的殲滅戰,但對東方戰爭爾後的進程只起了“消極”作用。蘇聯的歷史學家和軍事家對此自然是保持緘默。在最新出版的俄文書籍中幾乎找不到有關這次會戰的內容,因為蘇聯人不願意承認失敗。
《偉大的衛國戰爭》這一官方著作雖然不否認東烏克蘭境內發生的事件,但把它看得無足輕重。該書斷言,德國的統計數字是完全錯誤的。它認為,蘇聯“西南方面軍”原有67萬6 千零85人,其中有15萬零541 名官兵在9 月底以前就已衝出合圍圈,由於自9 月初開始,該方面軍一直在連續作戰,且損失嚴重,因此被德軍俘虜的人數可能有20萬人之多。
如果看一看德軍參加合圍戰的各戰鬥部隊的戰報,就會發現,俄國人的這個數字顯然是站不住腳的。當然,德軍也可能報重數字,但是任何一個親身經歷了基輔會戰的人,都可以作蘇軍絡繹不絕的俘虜隊伍的見證人。
“西南方面軍”的覆滅不僅斷送了千萬名俄國士兵的生命,而且也斷送了被卷進合圍戰漩渦中的許多德意志人的生命。下面這個例子可以說明這方面的情況。同時,對於在蘇聯出生和成長的德意志血統的人的處境也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實例。
蘇聯最高統帥部在8 月底認識到,德軍在占領整個第聶伯河突出部之後,現正進而威逼烏克蘭工業區。然而,這裡的工業對於維持蘇軍的戰鬥力是至關重要的,決不能落入德軍之手。為保護該工業區,蘇軍最高統帥部採取了嚴厲措施:一些指揮官被派到方面軍的後方地區,他們對於參加構築第聶伯河防線的軍人和民工擁有全權。在蘇密-哈爾科夫-波爾塔瓦一線構築了第二道防線。
為構築上述防線,蘇聯不僅徵召了當地的居民,而且還從全國各地調來了集體農莊莊員和共青團團員。9 月3 日,伏爾加河沿岸和北高加索村裡的德意志人突然被派到火車站去裝貨,4 天后又被派到皮爾亞京東南方向的拉祖爾基去卸貨。當天夜裡,他們又被派往索盧奇段的奧爾斯希察河畔構築陣地。
這些天,蘇聯人總共將5 萬名德意志人弄到“西南方面軍”後方地區修築工事。這些德意志人被分成兩個大隊,一個大隊約有3 萬人,負責在基輔東北的涅任附近修築工事,另一個大隊1 萬9 千人,負責在皮爾亞京- 奧爾斯希察地區修築工事。
計劃建立的防線永遠不會竣工。德軍轟炸機不斷轟炸正在施工的勞工大隊。不久,德軍炮兵也對剛剛構築的永備工事和反坦克壕進行了炮擊。俄國監工驚恐萬狀,無心監工,德意志人便成群結隊地趁機逃脫了。
9 月14日,納爾奇克的德意志人勞工逃向皮爾亞京。在這裡,他們遇到了俄國近衛軍部隊,不得不轉而向東逃跑。在位於盧布內西部的切雷夫基附近,它又遇到了俄國騎兵的阻擊,這樣,隊伍便逐漸走散了。一部分人逃向盧布內,接著又奔向烏代河。蘇聯的軍官巡邏隊曾多次盤問他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但他們都順利通過了盤問。到了烏代河畔,他們再也無法前進了。這時,來了一位本地的老人。他願意為他們當嚮導。黎明時,這位老者領這些德意志人過了河。此時,前面出現了帶鐵十字標記的坦克。這些德意志人得救了!
許多人未能突出合圍圈,他們中有俄羅斯人、韃靼人、吉爾吉斯人、哥薩克人、伏爾加德意志人、喬治亞人、亞塞拜然人、立陶宛人和來自蘇聯各地的成千上萬的人,人們被困在傑斯納河- 第聶伯河- 蘇拉河之間的這個大三角地區。東烏克蘭成了一個巨大的墓地。一位曾參加了這些天戰鬥的人對他親眼目睹的情況作了如下描述:
“……留下一片淒荒雜亂。上百輛卡車、轎車零亂地躺在野地里。車上人員下車時遭到火力襲擊,被燒得像黑色的木乃伊一樣歪掛在車門口。車子周圍躺看上千具屍體,田野里也到處是殘缺不全的屍體……”
剩下的幾股蘇軍自行解體了。他們燒毀了車輛、火炮、帳篷和其他物品。濃煙在玉米和向日葵地上空滾動,還不斷從森林和灌木叢中徐徐冒出;房屋如同火把一樣熊熊燃燒。許多蘇聯人在被俘前的幾分鐘不斷在狂呼亂叫,他們匆忙喝光了瓶里的伏特加酒,胡亂朝天打完了卡賓槍和機槍里剩餘的子彈。
“西南方面軍”遭到了軍人完全不應該遭到的失敗!
基輔會戰結束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的合圍戰結束了!
歷史上最典型的殲滅戰於1941年9 月24日結束了……
★ ★ ★
關於這次會戰的利弊,軍事家和歷史學家寫了許多回憶錄,列舉了不少數字,並進行了探討。但是在當時,在1941年,人們對此並未予以重視。
無論是友人還是敵人撰寫的歷史書籍,幾乎都沒有反映出基輔會戰的特點。德國人評論說,基埔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的殲滅戰,但對東方戰爭爾後的進程只起了“消極”作用。蘇聯的歷史學家和軍事家對此自然是保持緘默。在最新出版的俄文書籍中幾乎找不到有關這次會戰的內容,因為蘇聯人不願意承認失敗。
《偉大的衛國戰爭》這一官方著作雖然不否認東烏克蘭境內發生的事件,但把它看得無足輕重。該書斷言,德國的統計數字是完全錯誤的。它認為,蘇聯“西南方面軍”原有67萬6 千零85人,其中有15萬零541 名官兵在9 月底以前就已衝出合圍圈,由於自9 月初開始,該方面軍一直在連續作戰,且損失嚴重,因此被德軍俘虜的人數可能有20萬人之多。
如果看一看德軍參加合圍戰的各戰鬥部隊的戰報,就會發現,俄國人的這個數字顯然是站不住腳的。當然,德軍也可能報重數字,但是任何一個親身經歷了基輔會戰的人,都可以作蘇軍絡繹不絕的俘虜隊伍的見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