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國防軍統帥部9 月20日的報告指出:
“正如專題報導所宣布的,德國步兵師在空軍的支援下,經過整天奮戰,已突擊第聶伯河岸上的堅固的基輔築壘地域。昨天,他們大膽突擊,驅走蘇軍,攻入了該城,並在城堡上升起了帝國的戰旗……”
“西南方面軍”的覆滅
1941年9 月19日國防軍統帥部宣布:
“馮·龍德施泰特元帥和馮·博克元帥的集團軍群實施的向心突擊:已……發展成為一場新的大規模包圍戰。戈梅利會戰後,我強大兵力隨即向傑斯納河上游和下游實施突擊。經過頑強戰鬥,強渡了傑斯納河,爾後從這裡繼續向南發展進攻,以求與自南向北進攻的兵力集群會合。該兵力集群已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在12O 公里寬廣正面上於克列緬楚格兩側渡過第聶伯河。9 月13日,上述兵力已在基輔東部200 公里處會師。蘇軍4 個集團軍已被合圍。現正處在被圍殲中。”
這樣,世界輿論就在9 月19日第一次獲悉了有關基輔東部會戰的消息,然而此時會戰實際上已近尾聲。在這一天,蘇軍“西南方面軍”作為建制軍團已不復存在。這次會戰是空前絕後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來的合圍戰(史達林格勒、中央集團軍群、魯爾)中再也沒有出現過。
對於分布在東烏克蘭沼澤地、森林地和田地里的基爾波諾斯上將的方面軍的覆滅,不能用合乎邏輯的軍事思想去分析。自6 月22日起,該方面軍儘管遭受了各種挫折,但一直有戰鬥力,並且在局部地區占有優勢,只是當合圍圈在洛赫維察和盧布內之間合攏時才瓦解了。蘇軍各集團軍、軍和師之間的聯繫尚維持了幾天時間。9月19 日,即在基輔被占領的這一天,這種聯繫才最後地中斷了。
10年後.德國總參謀部的一位軍官在描述這一奇異的現象時寫道:
“幾乎在德國戰旗在基輔城堡上升起的同時,被分割並趕進3 個小包圍圈的紅軍的突圍企圖也破滅了……想必是由於戰術方面的失誤,他們的突圍一直沒有成功。基輔的陷落成了紅軍突圍失敗的信號,這兩件事在時間上的巧合併不是偶然的。因為隨著基輔的陷落,逃生的最後一線希望也消失了,對於最強大的蘇軍集群在已被合圍之後仍向基輔地區蜂擁而來這一事實,除了解釋為基輔對周圍廣大地區的紅軍部隊具有一種近乎神奇的吸引力之外,還能作何解釋呢?——除非最高統帥部不惜如此高昂代價命令它們到那裡去。”
西南方面軍迅速覆滅了。它的覆滅,既不歸咎於基輔的神奇的吸引力,也不應歸咎於最高統帥部的命令,而純粹是由於突然崩潰引起了混亂所致。
從9 月18日起,基爾波諾斯上將已無法對他的各集團軍實施指揮。在這一天的早晨,鑑於與各集團軍司令部的聯繫業已全部中斷,已沒有什麼命令可下,且德軍已開始炮擊指揮所所在地,基爾波諾斯上將下令撤消了方面軍指揮所。
他將其參謀部、第5 集團軍司令部參謀部、警衛部隊和第289 步兵師的部分部隊編成兩個戰鬥群,分兩路向東突圍。巴格拉米揚少將(後來晉升為蘇聯元帥)的戰鬥群編有3000人。基爾波諾斯上將的戰鬥群編有800 人,這兩個戰鬥群開始艱難地向東突擊,企圖在羅姆內地段的任何一處與由東向西進攻的蘇軍部隊會合。
與此同時,被任命為西伯利亞司令官的布瓊尼元帥正在與史達林和紅軍最高統帥部軍事委員會委員們話別。他指揮的各集團所遭受的慘重損失,使這位元帥痛不欲生。史達林對他心平氣和地進行了勸慰,才阻止了這位老戰友的自殺。但對蘇軍在東烏克蘭的失誤不無責任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帥卻指責說,是這位哥薩克將軍的“異想天開的戰略導致了這次毀滅性的失敗。”
9 月19日,莫斯科已無法否認“西南方面軍”的失敗——9 月19日德國國防軍統帥部的報告已將此消息公諸於世。
基輔大合圍圈分成了若干個小合圍圈。9 月20日,敵人的一些部隊還堅守在博里斯波爾周圍、盧布內西北、洛赫維察附近和切爾卡瑟北面的索爾托諾青周圍。蘇軍的每一個師、每一個團、每一個營、每一個連、甚至每一個班都竭盡全力千方百計向東突圍。
蘇聯士兵死傷不計其數,成千上萬人被德軍飛機投下的炸彈炸死;成千上萬人在炮彈、機槍子彈和手榴彈面前喪命;成千上萬人在沼澤地和原始森林中悲慘地了結了一生;成千上萬人則象動物一樣在灌木叢和沼澤地中過著非人的生活,直到餓死;而還有更多的人則麻木不仁地聽從命運的擺布。
沒有人知道,哪兒還有“西南方面軍”的官兵,他們的結局如何。
9 月19至20日,巴格拉米揚少將的戰鬥群進至森恰地區。在這裡,該戰鬥群第一次向德軍部隊發起突擊,但被擊散了。當巴格拉米揚少將9 月24日在加德亞奇附近遇到其它蘇軍部隊時,其3000人的戰鬥群僅剩下50名軍官和52名士兵。
只有少數蘇軍部隊向東突圍獲得了成功。其中有第21集團軍司令官庫絲涅佐夫中將及其參謀長戈爾多夫少將、軍事委員科洛寧少將。第26集團軍司令官科斯堅科中將及其軍事委員科列斯尼科夫也與已方援軍取得了聯繫。第37集團軍司令官弗拉索夫中將也逃出了合圍圈,他被史達林調往莫斯科,奉命指揮第20集團軍。此外,紅軍將軍中歷盡風險突出重圍的有:莫斯卡連科少將、科爾孫少將、洛帕京少將、什馬琴科少將和鮑里索夫准將。鮑里索夫以其4000名騎兵組成的最強大的戰鬥群,衝出了德國的合圍圈。
“正如專題報導所宣布的,德國步兵師在空軍的支援下,經過整天奮戰,已突擊第聶伯河岸上的堅固的基輔築壘地域。昨天,他們大膽突擊,驅走蘇軍,攻入了該城,並在城堡上升起了帝國的戰旗……”
“西南方面軍”的覆滅
1941年9 月19日國防軍統帥部宣布:
“馮·龍德施泰特元帥和馮·博克元帥的集團軍群實施的向心突擊:已……發展成為一場新的大規模包圍戰。戈梅利會戰後,我強大兵力隨即向傑斯納河上游和下游實施突擊。經過頑強戰鬥,強渡了傑斯納河,爾後從這裡繼續向南發展進攻,以求與自南向北進攻的兵力集群會合。該兵力集群已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在12O 公里寬廣正面上於克列緬楚格兩側渡過第聶伯河。9 月13日,上述兵力已在基輔東部200 公里處會師。蘇軍4 個集團軍已被合圍。現正處在被圍殲中。”
這樣,世界輿論就在9 月19日第一次獲悉了有關基輔東部會戰的消息,然而此時會戰實際上已近尾聲。在這一天,蘇軍“西南方面軍”作為建制軍團已不復存在。這次會戰是空前絕後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來的合圍戰(史達林格勒、中央集團軍群、魯爾)中再也沒有出現過。
對於分布在東烏克蘭沼澤地、森林地和田地里的基爾波諾斯上將的方面軍的覆滅,不能用合乎邏輯的軍事思想去分析。自6 月22日起,該方面軍儘管遭受了各種挫折,但一直有戰鬥力,並且在局部地區占有優勢,只是當合圍圈在洛赫維察和盧布內之間合攏時才瓦解了。蘇軍各集團軍、軍和師之間的聯繫尚維持了幾天時間。9月19 日,即在基輔被占領的這一天,這種聯繫才最後地中斷了。
10年後.德國總參謀部的一位軍官在描述這一奇異的現象時寫道:
“幾乎在德國戰旗在基輔城堡上升起的同時,被分割並趕進3 個小包圍圈的紅軍的突圍企圖也破滅了……想必是由於戰術方面的失誤,他們的突圍一直沒有成功。基輔的陷落成了紅軍突圍失敗的信號,這兩件事在時間上的巧合併不是偶然的。因為隨著基輔的陷落,逃生的最後一線希望也消失了,對於最強大的蘇軍集群在已被合圍之後仍向基輔地區蜂擁而來這一事實,除了解釋為基輔對周圍廣大地區的紅軍部隊具有一種近乎神奇的吸引力之外,還能作何解釋呢?——除非最高統帥部不惜如此高昂代價命令它們到那裡去。”
西南方面軍迅速覆滅了。它的覆滅,既不歸咎於基輔的神奇的吸引力,也不應歸咎於最高統帥部的命令,而純粹是由於突然崩潰引起了混亂所致。
從9 月18日起,基爾波諾斯上將已無法對他的各集團軍實施指揮。在這一天的早晨,鑑於與各集團軍司令部的聯繫業已全部中斷,已沒有什麼命令可下,且德軍已開始炮擊指揮所所在地,基爾波諾斯上將下令撤消了方面軍指揮所。
他將其參謀部、第5 集團軍司令部參謀部、警衛部隊和第289 步兵師的部分部隊編成兩個戰鬥群,分兩路向東突圍。巴格拉米揚少將(後來晉升為蘇聯元帥)的戰鬥群編有3000人。基爾波諾斯上將的戰鬥群編有800 人,這兩個戰鬥群開始艱難地向東突擊,企圖在羅姆內地段的任何一處與由東向西進攻的蘇軍部隊會合。
與此同時,被任命為西伯利亞司令官的布瓊尼元帥正在與史達林和紅軍最高統帥部軍事委員會委員們話別。他指揮的各集團所遭受的慘重損失,使這位元帥痛不欲生。史達林對他心平氣和地進行了勸慰,才阻止了這位老戰友的自殺。但對蘇軍在東烏克蘭的失誤不無責任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帥卻指責說,是這位哥薩克將軍的“異想天開的戰略導致了這次毀滅性的失敗。”
9 月19日,莫斯科已無法否認“西南方面軍”的失敗——9 月19日德國國防軍統帥部的報告已將此消息公諸於世。
基輔大合圍圈分成了若干個小合圍圈。9 月20日,敵人的一些部隊還堅守在博里斯波爾周圍、盧布內西北、洛赫維察附近和切爾卡瑟北面的索爾托諾青周圍。蘇軍的每一個師、每一個團、每一個營、每一個連、甚至每一個班都竭盡全力千方百計向東突圍。
蘇聯士兵死傷不計其數,成千上萬人被德軍飛機投下的炸彈炸死;成千上萬人在炮彈、機槍子彈和手榴彈面前喪命;成千上萬人在沼澤地和原始森林中悲慘地了結了一生;成千上萬人則象動物一樣在灌木叢和沼澤地中過著非人的生活,直到餓死;而還有更多的人則麻木不仁地聽從命運的擺布。
沒有人知道,哪兒還有“西南方面軍”的官兵,他們的結局如何。
9 月19至20日,巴格拉米揚少將的戰鬥群進至森恰地區。在這裡,該戰鬥群第一次向德軍部隊發起突擊,但被擊散了。當巴格拉米揚少將9 月24日在加德亞奇附近遇到其它蘇軍部隊時,其3000人的戰鬥群僅剩下50名軍官和52名士兵。
只有少數蘇軍部隊向東突圍獲得了成功。其中有第21集團軍司令官庫絲涅佐夫中將及其參謀長戈爾多夫少將、軍事委員科洛寧少將。第26集團軍司令官科斯堅科中將及其軍事委員科列斯尼科夫也與已方援軍取得了聯繫。第37集團軍司令官弗拉索夫中將也逃出了合圍圈,他被史達林調往莫斯科,奉命指揮第20集團軍。此外,紅軍將軍中歷盡風險突出重圍的有:莫斯卡連科少將、科爾孫少將、洛帕京少將、什馬琴科少將和鮑里索夫准將。鮑里索夫以其4000名騎兵組成的最強大的戰鬥群,衝出了德國的合圍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