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來問你,你買那麼大的一塊荒地,想要幹嘛?那地方,我去看了,那兒可沒有河!雖說那片地可以開出一條河,引上游的河水進來。可是,這項工程可不小。咱們又沒人,要是請人來開河,也未必能找的到這麼多的閒人,何況還未必划算!

  我算了一下,要在那兒開一條河引水,就算是請一百人一天不停的挖,沒有七八個月的時間,也挖不好!何況,就算是挖好了,那些荒地也得慢慢一點點的來開荒。這也不是三五日就可以完成的事。

  以你的急性子,必不會做這樣慢的投資。

  你就跟我說實話吧!你買那塊地倒底想要幹嘛?”

  第二百四十七章 聚和新村

  俞仁看著李瑩,突然笑起來,“還是老婆了解我啊!我買這塊地,確實並非為了置產。而是有一個大計劃要在那兒實施。”

  說完,俞仁便將自己在京里遇到梁如繼,之後又與梁如繼和聚和門眾人討論,如何復建聚和村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詳細跟李瑩進了一遍。接著,又把他們在山東遇到災民的事情也順便講了一遍。

  李瑩聽到這裡,搖了搖頭。“要真這樣,這地咱就不能出面去買了。你可莫忘了,你們這樣干,說到底,那還是與朝廷對著幹的呀!如果你以你的名義買地,萬一哪天這事鬧大了,你就不怕官府會來抄咱們家嗎?”

  俞仁聽了這話,吃了一驚,他還真沒想到這一層。此時被李瑩一提醒,不由的驚出了一身冷汗。

  “瑩兒說的對。此事確實是我考慮不周。那麼,以瑩兒你的意見,咱們該當如何?”

  “這事,我們不能出面,與我們家有關的人也都不能出面。只能找一個與咱們家沒有任何關係的人出面,向汪家買下這塊地。而且你還要分外小心,以後經營,也不能讓人看出咱們家與這地方有什麼關聯。”

  俞仁連連點頭。“還是瑩兒考慮的周全!可是,這事又必須要找一個十分靠的住的人去辦才好。要不我去找梁門主他們商議商議?”

  李瑩搖了搖頭,“這隻怕也不好。他們是久走江湖的人,明眼人一看便覺得不像是什麼生意人,只怕到縣衙換名時,反而會惹麻煩。”

  “不如讓我去吧!我從前為出門辦事方便,曾特意做了一張假官牒。我們趙姓又是河北大姓,應該不會惹什麼人懷疑。”

  李瑩上下打量了趙蕊一眼,想起從前在杭州,看到他女扮男裝的樣子,倒還真不易被人看的出來,只是太俊了一些。不過,這反而更符合她世家大族的身份。

  “只怕也不行吧!”俞仁猶豫道。“你身子都還沒好!”

  “我已經好了。你放心好了。再說,當初做錢莊時,我把松江府這兒的地價行情都打聽的十分清楚,再沒有人比我更合適了。”

  李瑩點點頭,“我看也行。就讓趙妹子出馬,你便扮成他的長隨,貼身跟著就行了。如此,你也好放心。”

  李瑩說這話時,還特意別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那意思,好像是在說“你不就是怕她被人占了便宜嗎?讓你跟在身邊,這下總可以放心了吧!”

  俞仁見兩個老婆都這麼堅持,也便不再說什麼了。“好,那就這麼定了。明天一早,咱們就起身,去汪家買地。”

  汪家,在蘇松不算是大姓,而且還是一個外來戶。可是,由於他們父輩的努力,他家在蘇松兩府還是置下了不小的產業。汪家最初是靠賣私鹽起家的,有了錢以後,汪老爺便也想學別人家一樣,買幾塊地,置一份大大的產業好留給後世的子孫。

  可是,蘇松一帶的好田雖然不少,卻早被像徐家那樣的大族給瓜分的差不多了。汪老爺官府里又沒有什麼硬後台,沒辦法,只好買了一塊靠海邊的荒地。他本來想的倒是挺好,地買了以後,再收些從北方逃來的流民,把這片地給開荒出來,不就成了良田了嗎!

  可令他沒想到的是,這些流民見這兒沒有河流,汪老爺又不願再投本錢,結果誰也不願意在這兒種地。至使這塊地一直荒到現在。這一荒便是二十多年。

  後來,汪老爺死了,他兒子便想把這地給賣了,可是卻一直沒有人願買。當初他們家花了七千兩買下的這塊地,如今三千兩都沒人要。

  最終,趙蕊與俞仁以極低的一千八百兩的價格買下了那塊,在汪家人眼裡,沒有任何價值的荒地。

  俞仁買下地,便馬上帶人趕到崇明島。從島上抽調了五十名兄弟先到那兒,在那兒搭了些臨時的草棚。

  俞仁的草棚才剛搭好,聚和門的人便陸續的從四面八方趕到這兒來了。俞仁帶著梁如繼他們,對這兒進行了徹底的摸底,之後又劃了幾張規劃圖。然後,大家便按著規劃圖上的位置開始挖河渠了。

  可是,聚和門的人雖然大多數都響應梁如繼的號召,到這兒來建設新世界了,但因為他們本來人就少,又有不少是拖家帶口的,真正能幹活的不過一兩百人。眼看著再有三四個月便開春了。要是在開春之前挖不好河渠,便要耽擱一年的生計,俞仁決定還是請些人來幫他們挖渠。

  但因為本地農家多數都有種麥子一類的冬季作物,不易容請的到人,價錢還很高。俞仁便想起山東的那些災民了。於是便派人到山東一帶一些受災的村子裡去請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