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俞仁搖了搖頭,“東林君子們,確實是一群有節操的正人君子。可是,他們卻未必挽救的了大明朝這座將傾的大廈!”

  盧象升卻一副很有信心的樣子。“我不贊同俞兄的說法。事在人為嘛!只要我們大家齊心協力,幫助皇上,相信一定可以迎來大明的中興。”

  梁如繼看了一眼俞仁,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俞仁明白,梁如繼其實是想讓自己勸盧象升放棄科考,跟著他們一起去建立那個理想中的新世界。可是,俞仁也是了解盧象升的,知道他認定的事情,是輕易不會改變的。況且,他對自己的這個劃給梁如繼的餅,最終能不能實現,其實也並不是有十足的信心。

  作為朋友,他並不想讓盧象升冒著放棄功名的風險,陪著自己一起干。

  俞仁看了一眼李先生,“李先生認為如何?”

  李先生眯起他那不大的眼睛,放下手中的茶杯。“我對這些是不懂的,也沒有興趣。我只知道,我的命是我師傅給的。我本是一名孤兒,是我師傅在大街上把我領回了家,不然我就餓死了。

  我師傅姓李,所以我也姓李;我師傅是一名行腳郎中。所以,我從小便立下志願,此生一定要學師傅的樣子,行走天下,為天下貧苦人治病。

  對於你們所說的那些東西,我不懂,也無法評論。”

  俞仁默默的點頭,心中似有所悟。

  他輕輕舉起手裡的茶杯,向大家道,“正所謂殊途同歸嘛!雖然我們的認識不同。可是說到底,大家其實都是同一個心愿:解天下百姓於倒懸之苦。若用泰州派的話說,那正是王艮前輩所說的那句:百姓日常即是道,最為貼切了。

  就讓我們以茶代酒,一起幹了這一杯,然後各自向著自己夢想的方向去努力吧!”

  幾人聽了俞仁的話,一時情動,紛紛舉起了茶杯。

  “對,俞兄說的對。殊途同歸,咱們仍是同道中人。”說完,盧象升舉起杯子,一飲而盡。

  飲完茶,盧象升慢慢放下茶杯,又輕嘆了口氣,“只是不知,何時才能迎來這‘江平濁浪清’的太平盛世。”

  坐在一旁陪席的梁如繼聽了盧象升這句話,也出發一聲輕嘆。他想起自己這些年走南闖北,看到的大明世界。那些貪婪的商人、比商人更貪婪的官員,還有那些整日裡為了一點小利而爭吵不休的小民。在利益面前,他們可以出賣友情、親情,為了讓自己能夠多得一點好處,他們隨意的污衊別人、出賣朋友。

  一想到這些,梁如繼只想著快些逃出這個世界,快些建立起一個如俞仁口中所說的無爭的世外桃源。

  俞仁放下茶杯,拍了拍盧象升的肩膀,“放心吧!事在人為,人定勝天。只要我們不斷努力,我們的理想終有一天會實現的。”

  盧象升看著俞仁的眼睛。在俞仁的眼裡,他看到的是堅定與信心。盧象升重重的點了點頭,方才那一絲悲觀的情緒也跟著一下子遠去了。

  第二天,盧象升便告別了俞仁與李先生,說要早些進京,準備來年的會試。對這次的會試,他顯的信心十足。俞仁為他找了一條船,讓他坐船進京,這樣子既快,還可以在船上邊走邊看書。

  俞仁送別了盧象升,也帶著趙蕊和梁如繼他們南下松江去了。這兒的事情,便託付給了曹安和李先生。

  船行了四五日,便到了蘇州。

  眾人下了船,又轉馬車一路向松江而去。眼看就要到家了,俞仁這心裡卻開始緊張起來。雖然他跟趙蕊認識的時間也不短了。可是他還從來沒有跟李瑩提過此事。他不知道李瑩突然看到自己把趙蕊帶回家,會是什麼反映。

  第二百四十六章 近家情怯

  要是按她的脾氣,那可不一定的很。拿把刀追殺自己的可能都會有。

  所以,離家越近,俞仁的心裡便越是緊張。他甚至想要把趙蕊先安排在錢莊,然後待自己向李瑩說明了情況,再把她接回家。

  可是,思來想去,最終他還是狠下心來,把趙蕊帶回家去。長痛不如短痛,如果把趙蕊安置在錢莊上,這對趙蕊就太不公平了,對她也是一種傷害。所以,俞仁最終放棄了這個想法。

  兩輛馬車駛進了巷子,俞仁感覺自己的心情緊張到了極點,趙蕊看上去比他還要緊張。就見她緊抿著嘴,一言不發的盯著前方,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俞仁看到趙蕊這樣子,突然醒悟,自己的緊張會傳染給趙蕊,讓她更緊張。

  於是,俞仁讓馬車停了下來,他扶著趙蕊下了馬車。因為剛剛治好了七寶迷香之毒,趙蕊的身子還有些虛。俞仁挽著她的手臂,兩人並排往家走。

  讓俞仁意外的是,李瑩並沒有出門來迎接他們。只是管家聽說俞仁回來了,帶著幾個下人迎到門口。

  “少夫人呢?”俞仁向管家問道。

  “少夫人昨天出門去了。說是去辦少爺交待的一件大事。”

  俞仁這才知道,李瑩並不在家。他一顆懸著的心,這才算是稍稍放下了些。

  “這是趙小姐,你們從前都見過的了。從今以後,她就是你們的二奶奶了。”俞仁向管家和幾個下人道。

  “二奶奶好!”管家領著下人於是一起向趙蕊請安。

  趙蕊聽說李瑩不在家,這心情也放鬆下來,忙向大家回禮,還從袖子裡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紅包,分給眾人。她是個玲瓏的姑娘,從小生長在世家大族,又從很小便幫著父親打理家裡的生意。對於人情世故,她太熟悉了。所以她知道,在這個家裡,拉攏好這些看似不重要的下人們,那是絕對必要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