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再說,我軍新敗,又是敗的如此之慘。軍中上下對女真人的怯戰情緒極強。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兩軍正面交鋒,只怕沒等女真人放馬沖陣,我們的士兵便先嚇的逃命去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是我們的火槍再利害,又有什麼用?

  不要忘了那句話:狹路相逢,勇者勝。戰場爭鋒,需勇字當先啊!”

  “你一個嘴上無毛的毛頭小子,知道些什麼!”吳鵬叫道。

  俞仁不再說了。他實在覺得跟這種人說話,簡直就是對自己的羞辱。

  眼見雙方的氣氛有些緊張,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趙先生”突然道,“噢,雲兒啊!你剛才不是還說,有什麼事,想要單獨向兩位吳兄請教的嘛!現在正好是個機會,兩位吳兄都是大才,難得有機會碰到。我今天就成全你了。

  我跟俞兄我們到樓下去喝茶。這兒,就讓給你們了。”

  說完,“趙先生”向楊舉使了個眼色。楊舉立刻會意,“噢!對對對。咱們到樓下去。”

  幾人說著,便起身下樓去了。

  那吳氏兄弟自然也不是傻子,他們當然也看的出“趙先生”的這一招是怕他們跟俞仁起衝突。不過,對於這樣的結果,他們很滿意。因為,無論他們用什麼樣的理由避到二樓,都只能說明一點:勝利的是他們。

  楊舉引著俞仁三人來到二樓,他們在一處靠窗的桌邊坐下來。楊舉一個勁的給俞仁陪罪。

  俞仁全然不以為意。這種肚裡沒學問,卻非要充知識分子的人,他見的太多了。“趙先生”又給幾人重新砌了茶。

  楊舉不等茶砌上來,便迫不及待的問,“以俞兄的高見。眼下的遼東,我們當如何行事?”

  楊舉這個才子,必竟還是有些才識的。雖然兵事非他所長,卻也能從俞仁與吳氏兄弟的議論中聽出,哪個是實用的戰術,哪個是虛言浮誇。

  俞仁看了盧象升一眼,“我還是原來的觀點。眼下的遼東,女真人暫時勢大。我們應該避其鋒芒,派一位老成持重的將領,首先在關外收聚散卒。然後再拒城而守,修造火炮、火槍。孫子有云: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我們先守好城,讓女真人不能南下,再緩圖削弱他們的辦法。女真雖然勢強,所得不過數城。我相信,以我大明的人力、物力、財力,只要拖住女真人,用不著很久,他們便會被我們徹底拖垮掉。到那時,女真人不用我們打,他們內部便會先亂起來。

  這時候再來收拾他們,便易如反掌了。”

  楊舉聽後,沉默了許久,才道。“以俞兄的看法,這位派到遼東的人,必須第一要知兵,其次是要老成持重,第三,還要有膽識。如此看來,遍尋朝野,唯有一人可以同時滿意這三條了。”

  “誰?”盧象升第一個問道。

  “現任大理寺丞熊廷弼。此人曾於十年前當任過遼東巡按,對於遼東的形勢比較了解。加之,此人向為朝中有名的大膽派,曾被人暗中起了個外號叫:‘熊蠻子’,派他去遼東,想來他必不會膽怯。”

  俞仁沒有說話。因為他認為,就算他們在這兒談論的再熱火朝天,都不會對朝廷最終的決定產生一絲絲的影響。雖然楊舉的名頭較大,可是要說到影響朝局,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必竟,他只是個在野的士子,而且還是連進士都還沒考的士子。就算是他講的再有道理,那些遠在京師的朝中大佬們,又有誰會把他的話當作一回事呢!甚至連傳到他們耳邊,都是一件難事。

  所以,俞仁對於遼東危局的討論,並不熱心。

  可是,楊舉顯然並不這樣想。他很認真的向俞仁徵求著意見,似乎他們都是朝中的要員,他們的最終決議,將決定這個國家的命運。

  “俞兄認為如何?”

  俞仁有些不太情願的放下手中的幾片瓜子,抬頭見一旁的“趙先生”也正以期盼的眼光看著自己,俞仁於是正了正懶洋洋的身子。收起他嬉皮笑臉的模樣,認真的道,“只是不知道這位熊大人,對於遼東局勢的戰守,作何觀點?”

  “這一點,應該可以放心。我記得曾聽錢先生講過,這個熊廷弼雖然膽大包天,可是對於遼東的大局,卻一直持慎重的態度。他當年巡按遼東時,便曾向朝廷多次上書,主張,以守為戰的存遼大略。”

  俞仁努力的在腦中思索著“熊廷弼”這個姓名。可惜,最終的結果卻仍然是一無蹤影。俞仁知道,這並不能說明這個熊廷弼便沒有名氣。只能說明他的歷史知識,太淺陋了。早知道要穿越到大明萬曆朝,我一定先找本明史來,把這一段歷史背個爛熟。俞仁在心中暗暗後悔。

  可是,現在後悔已經沒有用了。既然不能從自己的歷史記憶中找到答案,那就只好憑著眼前楊舉所說的這些情況做判斷了。

  “我想,如果你所了解的這個人的情況都真實的話,那麼,他應該就是當下最合適的人選了。”

  楊舉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好,我這就給錢先生修書一封,著家人馬上快馬加鞭送到京師。”

  說完,楊舉起身站了起來。“那麼,幾位年兄。今天,咱們便先到這兒吧!晚上咱們再到城內的西子酒樓好好聊聊。現在,幾位年兄也累了半天了,不如先回客棧休息。趙師弟代我送送幾位年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