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午夜時分,部隊到達目的地,團長程業棠親自察看地形,立即部署戰鬥。
攻擊開始後,整個戰鬥過程簡直就是車橋戰役的翻版。先是突擊組員偷偷越過壕溝,突過籬笆缺口,衝進圩子。被敵哨兵發現後雙方立即交火。經過三個小時的激戰,特務四團徹底解決了敵人的中心碉堡,守敵僅有六名偽軍逃竄。童家甸戰鬥打響後,二窵日軍警備隊隊長中根正秋聞悉帶領日軍、偽警察十二人,攜帶步槍八支、輕機槍一挺、擲彈筒一個,趕來增援。拂曉時分,增援的日偽軍在童家甸以南陷入了特務四團預設的伏擊圈,被全殲。
打下童家甸後,四分區的地方部隊東南警衛團攻克豎河鎮日偽據點。但由於敵據點較密,敵各路援兵迅速趕到,特四團和東南警衛團打下童家甸、豎河鎮後又被迫撤出。
與此同時,台北獨立團一部在東台至大中集七灶河伏擊,擊沉日寇汽艇一艘,將偽屯墾署署長擊斃,俘虜偽東台縣長及聯絡官。各縣警衛團、區隊、民兵攻克日偽據點二十八處,殲滅日偽軍近千人。
這一天,偵察科嚴振衡向粟裕匯報最新的敵情:新來的山本旅團長二十六日到寶應巡視,如皋的偽第三十四師召開團長會議討論“清鄉”事宜,並決定該師每團抽一個營參加“清鄉”。
粟裕說:“敵擴展清鄉何時到來雖未能完全斷定,但我對其企圖與部署已大致明了。為更有力地堅持蘇中鬥爭與鞏固蘇中根據地,必須予敵以慘重打擊,使其不敢輕易嘗試‘擴展清鄉’,進而完全打破其擴展清鄉的計劃。”
六月三日,粟裕發電給軍部,提出以二、四分區力量組織一次較大的戰役,軍部復電錶示同意。
抗戰到了這個時期,反據點鬥爭是一切工作的中心環節。要用一切辦法來達到反據點鬥爭的勝利,使敵人被逼放棄小據點,集中到大據點,並使大據點一個個處於孤立局面。
粟裕制定了詳細的作戰方案:戰役以四分區的南坎據點為攻占主要目標,得手後可乘勝打下八總據點,最終目的是以打開敵封鎖線上的缺口。彭德清和張雲龍指揮的七團附炮兵連為主攻部隊,程業棠的特務四團擔任阻擊殲滅掘港援敵的任務,吉洛、梅嘉生指揮二分區特務團擔任阻擊豐利出援的敵人的任務。同時,四分區挺進支隊及各地方部隊、民兵積極行動,適時乘機攻占“清鄉”圈內薄弱據點。在如皋地區的部隊應在掘港、馬塘、岔河之線進行破擊戰,以阻撓如皋出援之敵。三分區特務團全部及如西、泰州兩地方團在通如線上或如皋至石莊線上選擇薄弱據點,同時實行攻擊,使通如地區的敵人無法出援。聯抗部隊轉向堤東,向富安、安豐之線攻擊,使敵人不能向南增援。一團佯攻台南線之日偽據點。
粟裕原打算親自指揮夏季攻勢,因突然接到華中局、軍部的電報,要求粟裕同志立即趕到盱眙的新鋪去,商討要事。粟裕和陳丕顯、鍾期光等區黨委幾位負責人研究後,決定原戰役計劃不變,由副師長葉飛按既定方案部署戰鬥。
一九四四年六月五日粟裕正式下達南坎戰役作戰命令,然後於當天離開固晉,經淮安再西渡運河,而後從林集奔盱眙縣的新鋪。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三章1
一九四四年六月,粟裕下達南坎戰役作戰任務時,主攻南坎的七團正在寶應縣益林一帶戰備休整練兵。粟裕令七團歸建三旅,由陶勇指揮參加南坎戰役。接到粟裕命令後,七團官兵知道要回四分區打仗,頓時群情振奮,一片沸騰。
六月二十二日,團長彭德清率第七團離開益林前往如東縣苴鎮地區,當天夜抵東台縣李堡,第二天進入如中地區。
如中是四分區清鄉的邊沿,情況複雜,敵偽軍時常出來“掃蕩”,因此,彭德清以一營為右梯隊,團部率二、三營為左梯隊。兩梯隊以戰鬥姿態並排前行,搜索前進。這樣如果遇到敵人,七團可以左右開弓,各營互相配合,協同包圍殲敵。
上午八點左右,七團兩個梯隊如兩條長龍,奔馳在廣闊的如中平原上。七團的左梯隊以三營為前衛,團部、偵察連、教導隊為本隊,二營殿後。進到耙齒凌時,彭德清、張雲龍、俞炳輝等人聽到左前方傳來了清脆的槍聲。
“腳下已經接近‘清鄉’區了,莫非有敵人前來騷擾?”
彭德清想,決定使用前衛三營打它一仗。他立即帶偵察班策馬加鞭趕到前方。然而走到前一看,沒看到三營,卻看到平原上黑壓壓的一片日偽軍。粗略估計有一百多個日本兵、三四百個偽軍。這股日偽軍正在向西匆匆追趕,看情形像是在追擊如東縣的地方部隊。
原來當天拂曉前,駐栟茶據點的日軍加藤中隊(隸屬小林師團菊池聯隊)與偽二十六師歐陽志誠一部奔襲如東縣警衛團及縣大隊,在大鎮港、小鎮港一帶咬住如東縣警衛團。如東縣警衛團與敵接火後發現敵強我弱,即分數路邊打邊撤,在洋漲庵附近甩掉了尾追的敵人。日偽軍循跡追到耙齒凌,與南下的七團狹路相逢。
活該這股日偽軍倒霉!——七團在打車橋時打得不過癮,因為他們消滅的是偽軍,不像廖政國的一團,打死的三百多名敵人全是純日本鬼子,還抓了二十四名活的。彭德清想起這就心裡痒痒地。所以在前往南坎的途中,彭德清下令部隊擺出戰鬥姿態,準備來一個摟草打兔子,活捉幾個日本鬼子來彌補車橋戰役的遺憾。看到鬼子和偽軍的那一刻,彭德清興奮了,——機會來了。
攻擊開始後,整個戰鬥過程簡直就是車橋戰役的翻版。先是突擊組員偷偷越過壕溝,突過籬笆缺口,衝進圩子。被敵哨兵發現後雙方立即交火。經過三個小時的激戰,特務四團徹底解決了敵人的中心碉堡,守敵僅有六名偽軍逃竄。童家甸戰鬥打響後,二窵日軍警備隊隊長中根正秋聞悉帶領日軍、偽警察十二人,攜帶步槍八支、輕機槍一挺、擲彈筒一個,趕來增援。拂曉時分,增援的日偽軍在童家甸以南陷入了特務四團預設的伏擊圈,被全殲。
打下童家甸後,四分區的地方部隊東南警衛團攻克豎河鎮日偽據點。但由於敵據點較密,敵各路援兵迅速趕到,特四團和東南警衛團打下童家甸、豎河鎮後又被迫撤出。
與此同時,台北獨立團一部在東台至大中集七灶河伏擊,擊沉日寇汽艇一艘,將偽屯墾署署長擊斃,俘虜偽東台縣長及聯絡官。各縣警衛團、區隊、民兵攻克日偽據點二十八處,殲滅日偽軍近千人。
這一天,偵察科嚴振衡向粟裕匯報最新的敵情:新來的山本旅團長二十六日到寶應巡視,如皋的偽第三十四師召開團長會議討論“清鄉”事宜,並決定該師每團抽一個營參加“清鄉”。
粟裕說:“敵擴展清鄉何時到來雖未能完全斷定,但我對其企圖與部署已大致明了。為更有力地堅持蘇中鬥爭與鞏固蘇中根據地,必須予敵以慘重打擊,使其不敢輕易嘗試‘擴展清鄉’,進而完全打破其擴展清鄉的計劃。”
六月三日,粟裕發電給軍部,提出以二、四分區力量組織一次較大的戰役,軍部復電錶示同意。
抗戰到了這個時期,反據點鬥爭是一切工作的中心環節。要用一切辦法來達到反據點鬥爭的勝利,使敵人被逼放棄小據點,集中到大據點,並使大據點一個個處於孤立局面。
粟裕制定了詳細的作戰方案:戰役以四分區的南坎據點為攻占主要目標,得手後可乘勝打下八總據點,最終目的是以打開敵封鎖線上的缺口。彭德清和張雲龍指揮的七團附炮兵連為主攻部隊,程業棠的特務四團擔任阻擊殲滅掘港援敵的任務,吉洛、梅嘉生指揮二分區特務團擔任阻擊豐利出援的敵人的任務。同時,四分區挺進支隊及各地方部隊、民兵積極行動,適時乘機攻占“清鄉”圈內薄弱據點。在如皋地區的部隊應在掘港、馬塘、岔河之線進行破擊戰,以阻撓如皋出援之敵。三分區特務團全部及如西、泰州兩地方團在通如線上或如皋至石莊線上選擇薄弱據點,同時實行攻擊,使通如地區的敵人無法出援。聯抗部隊轉向堤東,向富安、安豐之線攻擊,使敵人不能向南增援。一團佯攻台南線之日偽據點。
粟裕原打算親自指揮夏季攻勢,因突然接到華中局、軍部的電報,要求粟裕同志立即趕到盱眙的新鋪去,商討要事。粟裕和陳丕顯、鍾期光等區黨委幾位負責人研究後,決定原戰役計劃不變,由副師長葉飛按既定方案部署戰鬥。
一九四四年六月五日粟裕正式下達南坎戰役作戰命令,然後於當天離開固晉,經淮安再西渡運河,而後從林集奔盱眙縣的新鋪。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三章1
一九四四年六月,粟裕下達南坎戰役作戰任務時,主攻南坎的七團正在寶應縣益林一帶戰備休整練兵。粟裕令七團歸建三旅,由陶勇指揮參加南坎戰役。接到粟裕命令後,七團官兵知道要回四分區打仗,頓時群情振奮,一片沸騰。
六月二十二日,團長彭德清率第七團離開益林前往如東縣苴鎮地區,當天夜抵東台縣李堡,第二天進入如中地區。
如中是四分區清鄉的邊沿,情況複雜,敵偽軍時常出來“掃蕩”,因此,彭德清以一營為右梯隊,團部率二、三營為左梯隊。兩梯隊以戰鬥姿態並排前行,搜索前進。這樣如果遇到敵人,七團可以左右開弓,各營互相配合,協同包圍殲敵。
上午八點左右,七團兩個梯隊如兩條長龍,奔馳在廣闊的如中平原上。七團的左梯隊以三營為前衛,團部、偵察連、教導隊為本隊,二營殿後。進到耙齒凌時,彭德清、張雲龍、俞炳輝等人聽到左前方傳來了清脆的槍聲。
“腳下已經接近‘清鄉’區了,莫非有敵人前來騷擾?”
彭德清想,決定使用前衛三營打它一仗。他立即帶偵察班策馬加鞭趕到前方。然而走到前一看,沒看到三營,卻看到平原上黑壓壓的一片日偽軍。粗略估計有一百多個日本兵、三四百個偽軍。這股日偽軍正在向西匆匆追趕,看情形像是在追擊如東縣的地方部隊。
原來當天拂曉前,駐栟茶據點的日軍加藤中隊(隸屬小林師團菊池聯隊)與偽二十六師歐陽志誠一部奔襲如東縣警衛團及縣大隊,在大鎮港、小鎮港一帶咬住如東縣警衛團。如東縣警衛團與敵接火後發現敵強我弱,即分數路邊打邊撤,在洋漲庵附近甩掉了尾追的敵人。日偽軍循跡追到耙齒凌,與南下的七團狹路相逢。
活該這股日偽軍倒霉!——七團在打車橋時打得不過癮,因為他們消滅的是偽軍,不像廖政國的一團,打死的三百多名敵人全是純日本鬼子,還抓了二十四名活的。彭德清想起這就心裡痒痒地。所以在前往南坎的途中,彭德清下令部隊擺出戰鬥姿態,準備來一個摟草打兔子,活捉幾個日本鬼子來彌補車橋戰役的遺憾。看到鬼子和偽軍的那一刻,彭德清興奮了,——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