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桓溫誅除庾氏,威勢極盛。侍中謝安見而遙拜,更以君臣稱作二人關係。而簡文帝雖被立為皇帝,但卻形同傀儡,常擔心被桓溫廢黜,甚至向郗超詢問桓溫是否會再行廢立。郗超以家族百口擔保不會再發生政變,簡文帝這才稍微安心。

  簡文帝繼位不久,便進封桓溫為丞相,留其在京師輔政。桓溫辭讓不受,率軍返回白石,還鎮姑孰。後來,簡文帝又派侍中王坦之徵召桓溫,請其入朝輔政,並增食邑萬戶。桓溫再次推辭。

  咸安二年(372年)七月,簡文帝病重,急召桓溫回朝,並在一晝夜內連發四道詔書,桓溫仍推辭不肯入朝。簡文帝只得傳下遺詔,讓桓溫攝政,效仿周公。侍中王坦之卻更改詔書,將“攝政“改為“輔政“,依照諸葛亮、王導舊例。隨即,簡文帝駕崩。桓溫原以為簡文帝臨死會禪位給自己,或讓自己攝政,而今大失所望,怨憤不已。

  簡文帝駕崩後,群臣懼於桓溫,不敢擁立太子,都認為應請桓溫決定。尚書僕射王彪之極力反對,太子司馬曜方才得以繼位,是為晉孝武帝。褚太后認為孝武帝年幼,且正在居喪,再次提議讓桓溫攝政,結果被王彪之阻止。後來,孝武帝又命謝安征桓溫入朝輔政,並加其前部羽葆鼓吹,賜武賁六十人。桓溫仍舊辭讓,既不接受,也不入朝。

  寧康元年(373年)二月,桓溫帶兵入朝,拜謁皇陵。當時,京中流言四起,都說他此次入京是要誅除王謝、顛覆晉朝。朝廷命謝安、王坦之率百官到新亭(今南京西)迎接,拜於道側,朝中位望稍高者皆驚慌失措。但桓溫卻只以“盧悚入宮“一案,將尚書陸始收付廷尉。不久,桓溫患病,返回姑孰,前後在京不過十四天。

  桓溫回到姑孰後,病漸沉重,但仍逼朝廷加其九錫之禮,並多次派人催促。謝安、王坦之見桓溫病重,以袁宏所作錫文不好為由命其修改,藉此拖延。同年七月,桓溫姑孰病逝,終年六十二,至此錫文仍未完成。朝廷追贈桓溫為丞相,諡號宣武,喪禮依照安平獻王司馬孚、霍光舊例,又賜九旒鸞輅、黃屋左纛等物。

  桓溫這一生輔佐了成帝、康帝、穆帝、哀帝、廢帝、簡文帝六代皇帝,就差一點沒有當上真正的皇帝,但是桓溫證明了桓家取代了庾家成為第三屆掌權者,也算是不虛此生了。簡文帝在位兩年,也對於朝廷事務看開了,他又是晉朝的大家長(他的哥哥已經死了)。

  桓溫立了新的皇帝,這位皇帝姓司馬名曜,在他的統治之下,晉朝出現了一些迴光返照的景象,而且在他執政的中期出現了一位田園詩人,而這位田園詩人寫了一篇《桃花源記》,只不過詩人的生活一般都有文人的氣質。

  司馬曜雖然成為了皇帝,但是由於桓溫的糟蹋,朝政方面一片混亂。桓溫死後,桓玄只能沉默著,因為一個姓謝的老頭帶領著自己的家族已經登上了政治的舞台。當然,這位姓血的老頭在之後會保護著這個苟延殘喘的王朝到達頂峰,但也是他將這個王朝打向地獄。

  請看下一講:東山再起

  28.東山再起

  更新時間2016-5-1 17:47:16 字數:1908

  當司馬昱病死之後,桓溫本來希望自己稱帝,但是謝安和王坦之兩個人聯手將他挫敗,桓溫鬱鬱而終,由桓溫所立的皇帝司馬曜在經過桓溫一年的輔政之後最終從魔爪中脫離出來,但是這位十二歲的皇帝確實執政的年齡太小了,所以謝安覺得就這樣讓權力在自己的手中掌握似乎不符合時宜,所以他決定讓那位兩次垂簾聽政的禇蒜子再次聽政。

  禇蒜子深切的明白,桓溫的死代表著桓氏政權完全下落,而政權的重量慢慢向謝安的謝氏家族傾斜。而且禇蒜子知道,謝安在四十多歲之前不做官的原因是桓溫的權力欲望膨脹,讓他很不滿。當然,謝安和王坦之組成了聯合內閣,目的當然是防止桓溫的弟弟桓沖再次復辟他兄長的勢力。

  所以禇蒜子並不干涉謝安的攫取權力,在375年王坦之病死之後,謝安代表的謝家政權,慢慢的獲得了獨裁權力。而桓沖覺得應該以大局為重,所以自願去外地做刺史,謝安也最終感受到桓家勢力的強大,所以謝安和桓沖兩個人分管中外。

  同年八月,司馬曜大婚,迎娶了王濛的孫女王法慧為皇后,他的弟弟琅琊王司馬道子迎娶了王坦之的從侄女為王妃。晉朝時代的王氏政權死灰復燃,雖然沒有人敢於參政,但是外戚勢力的上台本質上就是一種暗中的干政。這也為司馬曜後期的主相相持的政局埋下了隱患。

  太元元年(376年)正月初一,司馬曜元服,崇德太后禇蒜子歸政,謝安以中書監錄尚書事的官職,成為名符其實的宰相。謝安當權的最大弱點就是沒有軍事力量的支持,這也是他為什麼會在四十多歲的時候才出任官職。

  由於對內要防範桓沖盤踞的荊州勢力,對外要對付日益強大的秦政權,謝安感覺到沒有軍事力量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所以謝安決心將自己的陳郡勢力扶植成為軍事實力,然後拱衛自己的利益。

  太元二年(377年),謝安推舉自己的侄兒謝玄為兗州刺史,鎮守廣陵郡,兩年後又兼領徐州刺史,駐守節制北府。謝玄招募劉牢之、何謙、諸葛侃、高衡、劉軌、田洛和孫無終等驍勇善戰的將領,整合了他們麾下的流民軍隊,組成了晉朝後期赫赫有名的“北府兵”。北府兵的戰鬥力之強,可以說是拱衛陳郡謝氏和東晉王朝的力量,但是他們也成為最終埋葬埋葬晉王朝的絕對軍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