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隆和元年(362年)正月,前燕將領呂護、傅末波攻陷小壘,兵臨洛陽。正月十三日,推尊生母親周氏為皇太妃,進升琅邪王司馬奕為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四月,呂護再次侵犯洛陽。五月,司馬丕派北中郎將庾希、竟陵太守鄧遐率領水軍救援洛陽。七月,呂護軍退守小平津。十二月初一日,出現日食,司馬丕下詔表示要減輕嚴峻繁瑣的賦稅,周詳地商議法令,全部遵循減損之要。

  興寧元年(363年)正月,改元興寧。同年二月,大赦天下。三月,司馬丕生母皇太妃周氏去世於琅邪府,皇帝奔喪,詔令司徒、會稽王昱總管內外眾務,同月將其下葬。後司馬丕因為喜得一子而大赦天下。同月,司馬丕親自下田勞動以發展農業。三月八日,因為司馬丕一向喜歡長生不老之術,按照道士傳授的長生法,斷谷、服丹藥,侍中高崧諫曰:“這不是好事情啊,陛下不應如此。“哀帝不聽,結果服藥後藥性大發而不能聽政,於是崇德太后褚蒜子攝政。

  司馬丕先任命桓溫揚州刺史,後又派人讓其入朝為宰相,結果桓溫不同意。七月,司馬丕下聖旨讓桓溫入朝,但八月,桓溫到了赭圻後就築城居住在那裡,桓溫的權勢和野心暴露。

  興寧三年(365年)三年正月一日,皇后王穆之去世。正月,司馬丕因服藥過多發病在西堂去世,時年二十五歲。葬在安平陵。司馬丕死後諡號為哀,和王皇后並葬於安平陵。

  晉哀帝沒有後嗣,皇太后下達詔令,讓琅邪王司馬奕繼承帝位。

  司馬奕更是一位可悲的皇帝,沒有什麼過失,只是因為權臣當道,而被廢去皇位,這位權臣就是桓溫。

  司馬奕即位之時,桓溫掌握朝政,而且桓溫也有意廢掉司馬奕自即位為皇帝,但司馬奕本身並無過失可言,桓溫便指司馬奕不能人道,於371年廢司馬奕為東海王,之後在貶為海西公,遷居吳縣。

  司馬奕遭此挫折,心灰意冷,又怕再遭禍端,便枉塞聰明以苟且偷生。之後司馬奕便沉迷於酒色,於386年過世。

  禇蒜子輔佐的兩位皇帝,一位是自己的兒子,一位是自己的小叔子。這兩位皇帝都很不成事,所以無法顯示禇蒜子的才幹。

  那麼在下一講之中我們將會解釋一下庾氏家族是怎樣被桓氏家族取代的。而且在下一講中,我們會講述一下他們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成就。

  請看下一講:霸權主義

  25.霸權主義

  更新時間2016-4-30 18:16:09 字數:2141

  .

  今天的這一講,我們不講皇帝,因為晉朝後期的這些皇帝都屬於一種不參政的狀態,比方說晉朝的第三位皇帝司馬衍,四五歲登基,在位十七年,活了二十二歲。請問這個二十二歲的年輕人能夠親政的年數也不過兩年,更不用說他這位皇帝一直是由庾太后垂簾聽政了。

  這位皇帝確實當的比較短,而且相當憋屈。雖然最後名以上親政了,但是大權還是有兩個舅舅把持著。不過這也不錯了,在當時晉朝皇帝能歐冠得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已經阿彌陀佛了。

  隨著司馬家族第四代領導人庾亮在王導病逝的次年(公元340年)病逝之後,庾家的勢力就大受打擊。庾冰看清了形勢的險惡,不願意多管政治上面的事情。這樣庾家勢力就開始走了下坡路。

  就在庾家的勢力走下坡路的時候,桓家的勢力卻在慢慢的上升。桓家在蘇峻之亂之前還不屬於一個很出名的家族,而且它的排位的確是排在王庾兩家之後,所以說破了天,它也不過就是三品官。但是即使官小,力量也是無窮大的,這就要看一看桓家的第一人桓彝是如何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

  桓彝在晉朝的前半時代,做的都是些小官吏,官職不過副市長。等到了後面的晉朝政府建立的時候,司馬睿徵召他為中書郎官,藉此獲得了進入丞相階層的權利;明帝在位的時候,封為男爵,領宣城國內史。

  但是這樣的升遷之路卻被蘇峻和祖約兩個人破壞了。咸和三年(328年),桓彝在蘇峻之亂中被叛軍將領韓晃殺害,涇縣縣令江播也曾參與謀劃。當時桓溫年僅十五歲,枕戈泣血,誓報父仇。咸和六年(331年),江播去世。其子江彪等兄弟三人為父守喪,因怕桓溫前來尋仇,預先在喪廬內備好兵器,以防不測。桓溫詭稱弔唁而入,手刃江彪於喪廬之中,並追殺其二弟,終報父仇,得到時人的稱許。

  桓溫為人豪爽,姿貌偉岸,風度不凡,後娶南康長公主為妻,加拜駙馬都尉,並襲父爵為萬寧縣男。咸康元年(335年),桓溫出任琅琊內史(相當於太守)。後加輔國將軍。

  建元元年(343年)七月,朝廷以桓溫為前鋒小督、假節,讓他率部據守臨淮(今江蘇盱眙),協助荊州刺史庾翼北伐。同年十月,桓溫升任徐州刺史,並都督青徐兗三州諸軍事。他與庾翼交好,曾相約一同匡濟天下。

  永和元年(345年),庾翼病逝,臨終前請求讓兒子庾爰之接掌荊州,但輔政的侍中何充卻推薦桓溫。丹楊尹劉惔認為桓溫確有奇才,但亦有野心,不能讓其掌握荊州形勝之地。他建議會稽王司馬昱自領荊州,但司馬昱卻不肯採納。同年八月,桓溫升任安西將軍、荊州刺史、持節,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事,並領護南蠻校尉,掌握了長江上游的兵權。

  桓溫出鎮荊州後,打算西伐占踞巴蜀的成漢政權,以建立功勳。而當時的成漢正日漸衰微,皇帝李勢更是荒淫無道。江夏相袁喬對此極力贊同,建議桓溫率領一萬精兵輕軍速進,並認為北方的後趙政權必不敢趁機進犯。桓溫遂決定伐蜀。永和二年(346年)十一月,桓溫與征虜將軍周撫、輔國將軍司馬無忌溯江而上,西進伐蜀,並命袁喬率二千人為前鋒。他臨行前曾上疏朝廷,但不等回音便已率軍出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