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天,他橫掃了這裡的十個棋局,還有幾個收了攤,不和他下了。他沒要哪些攤兒的錢,只對他們說:“就憑你們這些臭棋,還到這兒騙錢?快滾!”

  那些棋攤主兒,個個紅著臉,收起攤子離開了。

  周圍觀棋的人發出嘖嘖的聲音,看著董玉麟,像看一個奇異的神人。

  許傳領傍在他身邊,神氣也壯了許多。他光知道董老頭兒在部隊裡打遍天下無敵手,好象這還不說明問題,可今兒一看,在南京街頭他也是威風八面哩!不覺更佩服他了。

  第九卷 偵察連(165)

  其實這董老頭兒的棋術到底是從何而來的,他一直沒對人細講。

  他是河北滄州人士,生於1902年,早年父母雙亡,十幾歲就流落到北平,在香山寺附近結交了一幫流浪小兒,成了他們的頭兒。討飯之餘,圍著香山寺上牆爬樹,打狗掏鳥,也有好多孩童的樂趣。過不多久,寺里一個胖胖的方丈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在他一張坐氈面前,有一個巨大的木製棋盤,經常有一些棋界高手過來找他下棋,可無一能將動他的老帥,就別說贏他了。因他的老帥從來沒動過,時間久了,顏色就比別的棋子深了許多,並蒙上了一層灰塵。

  一次董玉麟偷偷動了動那老帥,竟然紋絲不動。這才明白,這老帥是用釘子釘在棋盤上的。怨不得方丈放言,哪個能將動他的老帥,他就從此不下棋了呢。

  對董玉麟這搗蛋鬼,方丈是不討厭的,反覺得他聰明伶俐,手腳利索,內心裡挺喜歡。董玉麟在旁邊看棋,時間長了,偶爾提醒客人幾招路數,竟然也讓方丈暗暗心動。後來乾脆收他做了一個“跳牆和尚”——就是在寺里幹些雜活,跟著和尚做點功課,寺里施捨一些衣食,但不是正式出家——常教給他武藝和棋術。

  孰不知這董玉麟天資聰慧,不論是武術還是棋術,功夫日進。1918年6月的一天,師徒二人又在對弈,十幾步下來,已是十六歲的董玉麟果真一步將到了點子上,方丈盯著棋盤,啞然不語了許久,忽然舉起手掌,“啪”地一掌,棋盤粉碎,棋子像顆顆彈丸迸向空中,竟然打斷了些許樹枝,噼里啪啦掉了下來。

  董玉麟臉嚇白了,忙跪地謝罪。

  方丈趕緊將他扶起來,說:“弟子不必這樣,我是早就盼望這一天了。要不我會終身扯

  在這局棋上,迷也迷死了,今日是你把我解脫了出來。不過我早就看出來,這一方小寺,並不是你的久居之地,既然你的技藝已成,可以闖蕩江湖了。記住,不論走到哪裡,擺下棋局,只要說是從香山寺里出來的,別人都不敢小看你。”

  其實方丈早就看出董玉麟不是出家之人,要不早就收他當正式和尚了。眼見得他成為了一個小伙子,棋藝、武藝日精,也期望他闖蕩社會,成就一番事業。

  董玉麟滿懷傷感,謝了師傅,這就走出了寺門。誰知時世難料,上天並沒給他特別的造化,他在外流浪多年,走投無路,只好走入行伍,先跟吳佩孚,後跟張作霖,又跟共產黨,顛簸半生,從武二十餘年,臨時來看,似乎並沒成就一番事業,好在面上看,他在隊伍里自我感覺尚可,至於究竟能不能有什麼造化,還看以後了。

  第23章

  1

  沒想到董玉麟橫掃街頭棋局這事兒,馬上就傳遍了南京的象棋界。

  第三天上,有一個七十多歲的老者走上門來,要見識見識大軍里的奇人。他穿長袍,戴寬邊眼鏡,蓄銀色長須,很有飄逸之風。連長、指導員讓通訊員給老者倒上了熱水,對他的

  要求也不好拒絕,把董玉麟找了來,將就連部,擺好了棋局。

  偵察連的人聽見了,都過來看。但指導員不讓別人進,他們只好圍在門口,嘰嘰咕咕地邊議論邊向這看。

  董玉麟連著和那老者下了三盤。前兩局董玉麟贏,本來他們說好了是三局兩勝,按說勝負一定,但老者非還要下第三局。這一局董老頭輸了。不過老者臉紅紅的,雙手在胸前一抱,說:“我知道是先生讓我,慚愧,慚愧。”

  董玉麟說:“哪裡,哪裡,先生的棋術已經很是高明了。”

  言談中還是隱隱透著一股傲氣。

  連長、指導員客氣地請老者喝點水,休息一下。

  沒想到這老者也不客氣,坐在他們當面,藉此洋洋灑灑地抒發開了情懷:“大軍里真是什麼高人都有啊!在下深表佩服!佩服!其實我早就知道,天下非你們莫屬。老夫通讀史書,遍覽幾千年,自漢末以下,腐儒充斥,骨軟氣懦,華夏早沒了堂堂氣象,尤近百年來,以廣大軀身,竟墮為垂垂病體,任列強剪割,老夫猶深埋窨井,心死久矣!沒想到時至今日,霍霍殺出一彪精英,老夫豁然開竅,漢家並非無人,武魂猶在!早年漢武大帝手下有衛青、霍去病兩員大將,千里飆擊,萬軍叢中取上將頭顱,驅匈奴於萬里之遠,皆因武帝刻意培養擢拔,明珠終現。如今毛澤東麾下更是猛將如雲,人才濟濟!這樣的大將何止千百!只不過漢武大帝從早襟帶衛、霍,帶出了一種皇家氣度,其實就才質而言,大軍里的猛將絕不亞於他們。倘日後咱華夏倡勇武,行剛健,以此等威猛精神經營家園,威勢四方,則中華興盛指日可待!在下以區區棋局窺大軍魂魄,一番感言,請不要見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