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大夫祖籍天津,具體哪裡我也不知。”中年僕人對於張知秋,一直都是表現地這麼不卑不亢、不冷不熱,而張知秋倒也並不在意。

  從中年僕人的這些話語以及他對張丹楓的稱呼中,張知秋可以斷定的是,這個中年人並不是張丹楓家的僕人,因此他也自然就無需來討好自己這個新鮮出爐的張丹楓地“入室弟子”。

  對於中年僕人所說地張丹楓祖籍天津一事,張知秋此刻卻是並沒有在意,直到後來他知道了錦衣暗衛地總部是設在天津之後,方才回想起今日地這個疏失來。

  “想不到先生走的竟然是如此地匆忙!”在問完了所有自己所感興趣地話題之後,張知秋也已經成功地於不動聲色間把自己的笑臉轉換做苦臉:“我原本還想再聆聽一些先生地教誨的!”

  中年僕人對此卻是並不湊趣,不但是一言不發,而且還面無表情。

  “是這樣——先生在昨晚就已經囑咐我日後要留宿張府、日夜苦讀的,只是他卻沒有提及到今天便會返鄉,也沒有說到還會有你來照看宅院的。”

  在對於中年僕人地不合作態度極度不爽之餘,終於爆發地張知秋也就乾脆地收起了自己的偽善面孔,直接地開始刺刀見紅了。

  根據從那些現代肥皂劇中所得來地經驗,張知秋不但是直接地大言欺人,而且還逕自以莫須有地大帽子來壓人,這種手段,對於應付體制中人是最為靈驗的了。

  所謂“體制中人”,也就是指官場中人,這些人一般顧忌頗多,對於這種關乎上級地似是而非地消息,極少會去直接找當事人核實,通常都是採取一些迂迴曲折地手段去驗證虛偽,如此一來卻是耗時費力。

  不過,對於官場中人來說,“耐性”是其最基本的成功要素,這點時間,他們耗得起。

  眼下的這個中年僕人雖然不是官場中人,但他目前地處境和身份也與之多有相似之處,對於張知秋的這種謊言,先天便極其地沒有抵抗力。

  對於張知秋來說,他也並不害怕謊言被揭穿——事實上他此刻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要見到張丹楓本人。

  中年僕人的臉色於瞬間便垮了下來,他的身體四肢、五官都在無意識地做著一些沒有意義地動作,眼睛中卻是透露出一種集疑慮、焦灼、困惑、憤懣等等無數感情集萃地大全來……

  PS:潛水的撈上來抓咪咪一百下~~~留言的抓咪咪二百下~~~不留言的抓咪咪到死~~~

  哇咔咔咔咔,抄襲自某女頻大作……

  第一百一十二章 思量

  更新時間2012-4-5 17:29:34 字數:3054

  雖然過程有些糾結,但在張知秋最終以張丹楓入室弟子的身份發狠“暴怒”之後,那個中年僕人終於還是退縮了,而張知秋卻更是一不做二不休地藉此拿下來在未來張府地主導之權。

  其實張知秋在最一開始的時候也並沒有這“反客為主”之意的,但是在自覺已經得罪了這個留守管家之後,索性便扯破臉皮直接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了。

  當然,張知秋的這種做法也並非是他自己所創,在現代的時候,老美可是沒有少這麼幹過,理屈詞窮神馬的都不過是浮雲,只有拳頭夠大才是硬道理,他也只是照貓畫虎地邯鄲學步罷了。

  事實上,這個念頭也是在兩人的不斷互動中所逐漸成型的,張知秋在事後還由此而檢討,自己看起來還的確是不夠非常地“成熟”。

  所謂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那就是要在一開始就往死里地算計對手的,象張知秋這樣等到挨打吃虧之後才想著要報復,自然就是不成熟的表現。

  中年人幾乎從始至終都是不卑不亢、畢恭畢敬地地滴水不漏,因為幾乎是被全面地予以了隱形地壓制,張知秋也越來越開始質疑中年人的這個“僕人”身份。

  要知道,所謂“文武雙全”的奴僕雖不是絕無僅有,但卻絕對不應該出現在一個邊陲小城的普通商人家裡,再聯想到張丹楓所自稱的身份,張知秋自覺發現了真相。

  其實,在這件事情中,張知秋並沒有充足地理由來介入——張丹楓之前幾乎與他沒有任何地利害關聯,就連如今地這個所謂地“入室弟子”的身份,也是他自己上趕著近乎坑蒙拐騙來的。

  不過,那個所謂地錦衣衛百戶對他殺人的指控,讓張知秋順理成章地找到了道義地支撐點,雖然他並不介意這個罪名,但還真的不想由此而與錦衣衛交惡。

  對於在這個時代殺人,張知秋心中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心理壓力與負擔,畢竟對於他來說,這些人都已經是一些死的不能再死的古人了,這讓他多少有些“遊戲”地旁觀者心態。

  當然,負面地影響還是有的,但這卻是就象是看恐怖片一樣地那種影響,並不能對張知秋的心態造成真正地改變。

  事實上,一個人如果在經歷了象輜重營那樣慘厲地殺戮之後,絕對是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的。

  這一點,在輜重營的那些從來沒有上過戰場地役夫們身上體現地最為明顯,許多人都出現了所謂地“戰後綜合症”,忻州城兩家藥店地各種安神類藥物也幾乎要賣到了脫銷,價格直接地翻了一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