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既下定決心,就沒必要再等,時間不在他們一邊,如果袁崇煥一旦補上西線的漏洞,他們就再無生機。

  鐵嶺獵結束後。皇太極幾乎從早到晚都與范文程在一起旦夕謀劃。他們就突入長城後。可能遇到地種種情況預想了相應地對策。而後又根據密探傳回來地情報。隨時調整對策。現在。隨著行動時間地一點點臨近。他們越來越擔心一個問題。那就是西線明軍方面是否突然有什麼變化。

  為此。他們一直密切監視著西線。好。西線一如既往。防禦鬆散。兵甲不備。士卒不練。城郭不全。沒有任何變化。

  除了這個。他們還在焦急地等候著另一個消息。

  “無鋒銳之刃則無以行仁義。”

  看著陳海平地回書。孫傳庭地眉頭越皺越緊。

  八月十七日。申子岳報來確實地消息。察哈爾部地速月台吉等人大肆串聯。極力鼓動林丹汗奪回祖上失去地舊地-歸化。

  綜合各方面的消息,暗部給出的評估結論是:察哈爾部西侵的行動已經不可避免。

  雖然陳海平給以他全權處理蒙古之事,但這等事自然也要告知陳海平,而陳海平給他的回書則一如既往,托他全權,唯一多出的一句話就是這句“無鋒銳之刃則無以行仁義”。

  這句話的意思很清楚,就是立威。

  有恩無威,結果絕對不會好。這話要是放在個人身上,可能多少還有失偏頗,但要是放在一個集體,有其是一個民族身上,那就絕對是真理。所以,在融合蒙古的進程當中,立威是必須的,而且一有機會就要做,沒有機會創造機會也要做。

  這個問題孫傳庭自然清楚,他也絕對贊同,但問題是,立威立到什麼程度,這個尺度可是太不容易把握了,因為這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微妙平衡。

  首先,要保證不能打破察哈爾部與女真人之間的平衡,而這也就是說不能把察哈爾部打的太狠了,目前還需要察哈爾部牽制女真人。

  其次,是不能有損他們和順義王卜失兔之間的平衡。

  在目前,他們和卜失兔的關係良好,但如果現在就頂著卜失兔的名義大肆擴張,那就不可避免,他們和卜失兔的關係必然要出現裂痕。

  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即使卜失兔自己安於現在的地位也不行,因為大部分土默特部的人不會安於現狀。

  說到底,這還是他們現在的力量尚不足以遏制某些人的野心。

  以他們現在的力量,獨自打垮林丹汗的進攻是十拿九穩的,但傷亡必定小不了,林丹汗的力量現在依然不容小覷,而這不論是他,還是陳海平都不能容許的。所以,這場征戰必須要調動土默特部整體的力量,可現在調動土默特各部很容易,但控制就難了。

  目前,他們能絕對控制的還只是卜失兔直屬的部落,其他土默特各部因為利益的關係動容易,但控制不了。

  草原上,蒙古內部的爭鬥是極為殘酷的,失敗的一方將失去一切,而察哈爾部和土默特部更是是世仇和死敵,何況雙方在宗教上還是敵對的。

  在這場即將到了的戰爭中,他既要把林丹汗打疼了,又要設法不讓土默特各部趁機擴張,吞併過多的察哈爾部的人馬。

  這個尺度確實很難把握,孫傳庭心裡也沒底讓他的眉頭越皺越緊的卻還不是這個。

  不早不晚,速月台吉等人偏偏趕在這個時候鼓動林丹汗進攻歸化,孫傳庭自然而然地把這個和皇太極聯繫起來。現在不用問申子岳,他自己就可以肯定管直接,還是間接個速月台吉一定是在為皇太極做事。

  其實,速月台吉是不是為皇太極做事一點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時候,林丹汗要進攻歸化的這件事本身。

  孫傳庭看的很清楚,皇太極面臨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做困獸之鬥勢屬必然而各方面的條件都在向有利於這次軍事冒險的方面轉化。

  際上,對皇太極這次軍事冒險的最大威脅就是察哈爾汗;至於哈拉慎三十六家於崇禎的愚蠢,現在已根本不是問題。如果由他來謀劃下哈拉慎三十六家那是手到擒來的事兒。

  將來的形勢會怎樣變化,或者更準確地說是陳海平心裡怎麼想的才是讓孫傳庭大皺眉頭的主因。

  把整個情勢聯繫到一起想,脈絡就很清楚了,十有**,皇太極的軍事冒險會成功,而女真人只要到了京城腳下,那袁崇煥就危險了,而袁崇煥一旦出了什麼意外,那形勢就會急劇惡化,而到了這一刻,陳海平就要動手了。

  這確實是好機會,但是……

  又想了許久,孫傳庭搖頭苦笑,他沒有任何辦法,即使他想做點什麼,也必定毫無意義,他這個妹夫一定早就布置好了。

  到了這一刻,孫庭方才意識到,這段日子,他就是想見陳海平一面都一定見不著。

  “唉。”輕輕嘆了口氣,孫傳庭身,把陳海平的回書收了起來。

  數十年來,西無警。

  這麼太平是因為關外喇慎三十六家為關門藩籬。

  實上,哈喇慎三十六家的力量很弱,他們最大的部落也不會有超過三千的戰士,少的甚至只有數百人。

  正因們很弱,所以才不得不依附於明廷,而明廷也需要他們為關門之藩籬。

  雙方的合作是互利互惠的,哈喇三十六家每年都可得到一些明廷的撫賞,還有明廷作為強大的後盾,使得其他的部落不敢侵擾他們。也正因為這樣,西線關門數十年無警,而明廷實際上付出的代價只是每年出些撫?>這對雙方而言,都是付出的代價很小,但獲利卻極大的合作。可崇禎上台後,他始終沒有意識到這其中的嚴重性和危險性,從而一意孤行,革除了哈喇慎三十六家的撫賞。




章節目錄